联想和华为最大的区别我认为有三点,第一点是领导人,第二点是企业方向,第三点就是爱国精神。
第一点,领导人。
联想在柳传志接手后,不断的在走下坡路。电脑领域占比直线下滑,移动手机也不见起色,第一代联想人辛苦建立的数码帝国就这样被柳传志给毁了。
华为的任正非则是一个身先士卒、坚持创新的领导人。华为在任正非的带领下逐渐成为国产数码领域的扛把子,并且在5G这一国际高精尖领域内走到了世界的前沿,让全世界都知道了华为的力量、中国的力量,现在的华为,在实力上完全不输给美国的苹果公司,在未来也许会成为世界最强的IT公司。
第二点,企业方向。
柳传志在给员工的内部信中公开表示“创新是找死”,这样的企业还能有何作为?联想本身就已经处于技术落后的不利地位,却还不想着创新,那可真的就是破罐子破摔了。
华为则一直走在技术创新的前沿,每一年都在持续的、大力的投入技术研发,看得出他们的决心就是把华为的技术做到世界第一。有了技术的支持,华为完全有希望把中国的产品推向全世界,让全世界都使用中国创新的技术。
第三点,爱国精神。
5G信息数据码投票事件,几乎所有的中国厂商都在支持华为、力挺华为,而联想则带着收购的摩托罗拉一起支持高通。给华为投票的甚至还有华为的竞争队友中兴、OPPO、小米、VIVO,但是联想坚决不投华为。最后华为失败,联想的目的达成,本来属于我们国家的利好旁落,联想被痛骂“卖国企业”。
华为5G技术有那么多专利,为什么生产的手机不支持5G?
文/小伊评科技
因为专利和产品是两码事,有专利没产品,照样也生产不出来产品,本文会分为两个大块——
1、现阶段的华为为什么生产不出来5G手机。
2、华为为什么不能利用5G专利进行回击和搏杀?
第一大块:华为为什么突然不能生产5G手机了?
了解手机行业的应该都知道,在2020年9月份的时候,准确来说是9月15日,美国对于华为的芯片禁令正式生效,华为几乎已经完全丧失了获得芯片代工的能力,大部分麒麟系列芯片都是台积电加班加点赶工出来的产品。但是,这个时候的华为还是可以发布和生产5G手机的,毕竟他在禁令生效之前囤积了大量的麒麟系列芯片,短期内还是可以克服困难的,华为Mate40系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2021年4月,美国对华为展开了新一轮的且规模更大的制裁,也被称为第四轮制裁,该制裁要求——“所有给华为供货的器件供应商只要涉及美国技术的产品,就不允许供应给华为的5G设备”
简单来说,只要一个产品是和5G相关的且使用了美国技术,那么就不能给华为供应商品。所以大家可以发现,华为P50所使用的高通骁龙888芯片其实就已经被阉割掉了5G能力,是一颗4G芯片,本质上就是受到了这个禁令的影响。
大家可能会问了,现阶段销售的部分华为Mate40系列,P50系列搭载的还是麒麟9000芯片,而这款SOC的基带芯片是可以支持5G网络的,但是结果为什么会成为这样呢?原因就集中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小装置上——滤波器。
滤波器是一个被集中在射频前端中的模块,他的作用就是把环境中不需要的波进行剔除,只让那些被允许的波被接受,我们在手机上常见的各种频段,说白了就依赖于滤波器(之前还有用户问我,为什么两个处理器和基带版本一模一样的手机,其频段支持情况却天差地别呢?原因就是因为滤波器)。
在4G时代,滤波器通常采用的都是SAW技术,我们国家还有不少公司可以进行替代,譬如麦捷科技,卓胜微等企业(后者已经被证实成为华为P50系列的射频前端的供应商)。
然而在5G时代,滤波器则主要以BAW为主,而在这个领域我们国家没有任何可以替代的解决方案,全球95%以上的市场份额都被博通以及Qorvo这两家企业所霸占,很不巧他们都是美国企业,都因为制裁而无法向华为供货。
至于原因其实也很简单,这些企业都有着非常显著的半导体行业的特性——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人才密集以及专利鸿沟,其中前三项以我们国家目前的体量来看,是完全可以被解决的,但是难就难在最后一个——专利鸿沟。
什么意思,譬如我们做一道数学题,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通用计算公式,使用这个公式可以较为简单地把这套数学题解开,然而这个算法的专利却被别人占据了,想要解开这道题你就不得不去开发新的公式,新的算法,难度之高可以想象。
当然了,目前也传出在2022年下半年,国内企业将会攻克5G射频相关的技术难题,并且向华为开始供应产品,至于真假如何,我们还是拭目以待吧。
第二大块:华为为什么不能利用手中的5G专利以暴制暴呢?
有些人会说,华为手握那么多5G专利,为什么不能通过专利制裁的方式来进行回击呢?其实华为还真就这么做了,就在去年,华为起诉了美国最大的通信运营商之一的Verizon,要求他支付专利费,索赔费用高达10亿美元。随后,经过几天的庭审之后,华为和Verizon达成了和解,我们援引一下当时的报道:
Verizon表示,它“对与华为就专利诉讼达成的和解感到高兴。尽管和解协议的条款尚未披露,但我们的团队结束了这场旷日持久的争端。”华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很高兴 Verizon和华为达成协议,结束了两家公司的专利诉讼。协议条款保密。”
从双方的描述和语气上可以看到,明显是Verizon最终妥协了(在庭审之前Verizon是很强硬的),这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利用专利技术进行回击的案例。
但是,华为所掌握的必要通信专利毕竟还没有成为像当年高通一样的,拥有护城河级别的能力,华为在拥有一部份必要专利的同时也需要和像高通等通信企业进行专利互换,才能达到专利的平衡,如果华为贸然的利用专利去打击其他企业,到头来还会反噬自己,并且会被落下一个“专利胁迫”的骂名,这对于华为来说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其实说白了还是能力不足所致,当年高通可不给你讲这一套)
END 希望可以帮到你
为什么感觉现在的华为产品那么贵?
文/小伊评科技
华为最近发布的产品贵不贵?确实贵。
譬如售价将近5000元的HUAWEI MateView显示器就是其中之一,最低售价3999元。可能有些小伙伴对于这个价格没什么概念,我来给大家罗列一个竞品——优派VX2880-4K-HDU-2,和华为Mate View同样采用4K 10bit 60Hz面板,同样支持65W Type-C供电,同样支持升降旋转,同样支持HDR400技术,价格只需要1699元,是的你没看错,连华为MateView的一半都没到。
而且大家可以去搜一下市面上的所有4K显示器,除了主打高显示精度的专业级显示器,绝大多数的价格都在2000-3000元左右,包括三星,LG等传统老牌大厂的产品。
而且我还可以告诉大家,单纯从显示素质,参数配置这个角度来说,4000多块钱的HUAWEI MateView在面板素质上并不能和这些产品拉开什么本质差别。除了无线互联版可以支持鸿蒙万物互联技术算是一个独特的技术亮点之外,其他一切都表现平平,但是这款显示器最大的一个核心卖点和优势就是——漂亮,高级,有质感。
近乎一体化的金属机身设计加上3:2比例的大屏以及极窄边框,工业设计的美感一下子就体现了出来,宛如一款艺术品,甚至比苹果显示器还要显得精致(图片和文字很难描述,大家可以去实体店亲自观摩)
再譬如最新发布的FreeBuds Lipstick,也就是华为口红耳机,售价1699元起步。这个价格,可能很多小伙伴也不是特别敏感,作为耳机发烧友我也来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目前蓝牙耳机行业公认的扛把子——索尼,Bose,苹果的顶级产品线的(耳塞式耳机)发布价格也无非就是这个价格,也就是说,华为的耳机在定价上已经比肩这些业界巨头了。另外,单从产品力上来说,FreeBuds Lipstick完全不值这个价,为什么?因为他就是华为FreeBuds 4的换壳版而已,而华为FreeBuds 4目前的价格只需要700多块钱,FreeBuds Lipstick直接贵了1000多。
但是,这款耳机也有一个你无法忽视的巨大优势——好看,精致,犹如奢侈品一般的高级质感。
我的很多女性朋友大多对于数码产品完全不感冒,但是对于华为FreeBuds Lipstick,却非常着迷,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款耳机已经不单单是一副耳机了,而是一件装饰品,为了一个好看的装饰品花上1000多元,还是可以接受的。
从上述两个例子大家应该可以看出华为在目前所发布的一些产品除了价格贵之外,都有一个共性——“高端,精致,好看,贵”。
这其实就是华为想要的,曾经华为的产品之所以可以让大家觉得高端和具备独特性,是因为它拥有很多其他厂商所不具备的特色,譬如在手机上的麒麟芯片,徕卡镜头等等。但是这些特色在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完全地呈现出来,因为麒麟芯片已经不可能迭代了,徕卡的联名也已经被其他人抄袭走了。那么华为如何通过看上去很普通的产品保持自己的“高端形象”呢?答案就是通过工业设计,通过用料,通过品牌塑造,这也是很多奢侈品牌常用的做法。
那么,华为为什么要保持高端?
一方面,保持高端形象可以给华为带来巨大的利润,卖得越贵的东西利润一定是越高的。此外,华为保住自己的高端形象也是为了日后手机行业东山再起做准备,因为生产手机很容易,但是想要把高端品牌做到深入人心可是不容易,小米从2016年开始无数次的冲击高端市场,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取得太明显的成功,小米10,小米11系列的成功其实还是靠着性价比。而保持高端的品牌属性,不仅可以提高品牌溢价,同时也可以拉动低端产品线的拓展,可以这么说,对于一个手机品牌来说,走向高端有万利而无一害。
end 希望可以帮到你
为什么大家都支持华为?
其实这个问题我也没想明白,华为怎么一夜之间就火了?火得一塌糊涂!大家纷纷行动起来买买买支持,甚至还出现“不买华为不爱国”这种极端言论,这种支持行为堪称现象级,在中国企业的历史上,这还是开天辟地的头一回。
你要说鸿星尔克,那还有个慷慨解囊的诱因,可这华为也没大搞慈善呀,况且也不是小米那种走低价路线,民心所向的公司,怎么就这么多人支持?甚至在2021年发布一款五六千元的4G手机,大家都格外宽容和理解,给予充分的人道主义关怀,这是很多人不解的一点,什么时候消费者这么好说话了?
一、大家同情弱者
我想了一下,华为开始冒头的时候正是4G时代,当时华为的4G技术已经遍布全球,但唯独米国进不去,同样行为的还有中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所以大家纷纷为华为鸣不平。
而事件的转折点是5G的到来,而被推向风口浪尖的则是联想那一次投票,哪怕联想的当家人杨元庆、柳传志如何解释,吃瓜群众就是不买账,认定华为这一票之差就是联想胳膊肘往外拐造成的,大家对华为就更支持了。
接下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米国发动几次制裁,一轮比一轮狠,最后到了无芯可用的地步。人心都是肉做的,也都明白艰苦岁月的不易,所以大家就同情心高涨,总想拉一把华为,毕竟这种有担当,有实力的企业不多。就跟大家支持鸿星尔克一样,一加濒临倒闭的企业还能慷慨解囊,那一定不差。能被老美制裁的企业,那一定有点真功夫,所以大家就拧成一股绳支持华为。
二、华为营销手法一流
都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喝,华为深谙此道,在宣传营销上确实比其他公司做得好。
先别急着反驳我,看看同样被制裁的大疆、中芯等公司,为啥大家没有一窝蜂的去买产品支持?被制裁的企业不止华为一家,为何单单华为享受了这一波“红利”?
同样第一批开始就被制裁的中兴(也是做通信的公司),因为没能抗住压力,选择赴美谈判求和,但没想到网友却不买账,没有半点理解和支持不说,反过来骂中兴是软骨头,没骨气,是M的走狗,给人家送子弹。而华为硬抗下来后则被视作英雄典范,形成鲜明对比。但比较讽刺的是,一年以后华为也妥协了,一样采购了高通的4G芯片。但大家却给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没有骂软骨头不说,还纷纷高呼理解万岁,要大众给予支持,真的有点讽刺。
我不是觉得这种方法不对,我就是替中兴委屈鸣不平,成为了别人的垫脚石!同样的小米被制裁后,大家也是落井下石,然后小米打官司后,网友的口风又变了,说小米是组装厂,你看人家老美都不屑于制裁你。合着这“被M制裁”也是件值得炫耀的事?可以拿出来卖惨,可以拿出来彰显实力,也可以拿出来怼竞争对手,这种做法真的有点欠妥。
甚至到现在,在一些平台上,只要你说华为的半点不好,就会遭到莫名的攻击,在他们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说不得半句不好的话。
三、华为的产品确实做得还不错
当然,华为能够取得这么成功,仅靠上面两点是不够的,靠情怀只能支持一时,支撑不了一世。所以华为能够获得成功,跟自身实力也离不开关系,一些产品确实做得不错。
华为从Mate7意外爆火之后,立马扶正Mate系列,后续的P系列跟徕卡搭上关系后,更是一直精耕细作。再加上华为有自研的海思麒麟芯片,这甚至就是华为可以为所欲为的“尚方宝剑”,毕竟整个国产手机圈,能自研芯片的就独此一家,所以华为才会受到万千宠爱。
但也不得不说一个事实。华为手机的溢价确实高,就推荐Mate系列、P系列和Nova系列,那些畅享、麦芒什么的就不要碰了,真的没啥意思。
总之一句话,华为能够独得恩宠,那是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体的!但我个人对华为的情感很复杂,一方面我希望国产品牌当自强,另一方面我又不希望华为涨价太贵了,这种风气不好(不是说国产就不能卖贵,但能不能先把产品跟上来,并且涨价得有个度,要不然吃相也难看)。
鼎桥通信正式实锤,麒麟芯片开始外销,这对华为意味着什么?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鼎桥这家公司是华为和诺西的合资公司,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鼎桥通信担任董事,因此鼎桥和华为的关系还是比较紧密的,而且从鼎桥的产品线来看,基本上是把华为的所有产品系列都复制过来了,然后加上自己的安全化定制服务,这应该是to B的业务,当然后面推向普通消费者也是很有可能的。
无论是从企业结构还是这个产品线的情况来看,鼎桥和华为的关系显然不一般,所以这种情况下的麒麟芯片外销就没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了,当初华为是备了很多货的,这些货也不能一直放在那边,通过鼎桥将相关库存给去掉倒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至于麒麟芯片外销这种事情,华为估计没有网友想得那么多。
毕竟现在麒麟芯片的代工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华为的存货虽然有一些,但是在摩尔定律的影响下,这些芯片不可能永远保持新鲜的,经过几轮迭代就会显得落后了,将会失去市场竞争力,此外华为还面临5G射频元器件相关的短缺,其他地方也有受限,所以华为的手机业务真的是很困难的,从今年华为P50系列产品的磕磕碰碰就看得出来,产品力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华为的手机业务并没有一些人想的那么乐观,说什么14nm工艺叠加这些话,其实都是属于无知的狂欢,可以说只要相关禁令长期持续下去,华为手机业务存活的可能性就越来越低,华为虽然可以坚持相关研发,但是相关市场的丢失是肯定的,在这种情况下,将现有的部分库存交给鼎桥,提供相关技术支持,让鼎桥把这些东西消化掉也是不错的办法。
总之就现在这种情况,麒麟芯片就算真的开始外卖了,华为能够提供那么多的货吗?华为能够提供让客户满意的货吗?别说14nm工艺的产品没有竞争力,就算是10nm工艺的产品现在也谈不上什么竞争力了,所以没有必要过度解读鼎桥这个事情,这个事情其实就是华为通过鼎桥将自己的一些库存清理一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