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的阅读。
oppo、vivo、小米,哪家实力最强?
OPPO、VIVO、小米三家的对决主要是集中在智能手机领域,不妨从市场影响力和研发能力两个维度来看看,到底这三家里面的哪家实力最强?
从市场影响力来讲,OPPO、VIVO、小米在国内的手机厂商里面,都是稳稳地第一梯队。不管是出货量还是市场份额,都是前五的水准。另外小米、VIVO还都曾经一度登上第一,这都说明市场和消费者对这些品牌的手机是非常认可的。
当然很多朋友可能觉得,OPPO、VIVO和小米的市场份额增长,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华为手机业务的退缩,华为原来的市场份额,分给了这三家手机厂商。
这么说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是因为市场和消费者对这三家手机厂商的认可,才能赢得华为空出来的市场份额。
从研发实力来讲,这三家也是在同一个水平线上面。不管是研发投入,还是现在已经成功商用的技术,这三家都可以说是旗鼓相当。并且随着这两年,国内科技企业逐渐认清楚了自研的重要性,纷纷开始加大投入,比如说现在火热的芯片行业,这三家都是有不小的投入。
小结
OPPO、VIVO和小米虽然还是和华为的研发能力有些差距,但是慢慢来了。
如何评价小米2020年研发投入将超百亿?会对科技数码行业有哪些影响吗?
我的评价是:小米2020年研发投入即使真超百亿了,也很不突出,对行业的影响也很不突出,也许,小米的总体科技布局才更值得关注。
1 可喜的一斑
超百亿,对小米自己而言倒是略显突出,从2018年58亿元、2019年70亿元上升至超百亿了嘛,表现、表明更为积极,虽然提升不多,却也可喜。
为什么说小米超百亿很不突出?与OPPO、ViVO相比,至少是平平无奇的,且不说华为了。
此前,OPPO陈明永曾对外表示,2019年研发资金将从2018年的40亿元提升至100亿元,并且将逐年加大投入,小米显然已然落后了,而ViVO在过去两年间也在重金投入研发,ViVO胡柏山表示必要的研发投入都不设上限。
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已知O、V研发投入的投向是单一的,因为都是纯手机厂商,这也是优势所在,区别于小米。
自然,无论小米还是O、V,研发投入全都算不上大手笔,加在一起也对科技数码行业产生不了多大的影响。
高通曾经讲过:“手机芯片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技术门槛过高,如果没有打算长时间的资金、人力和研发的投入,只是小打小闹,博得噱头,难成气候”。有人说高通这是在泼冷水,我说很实在、很在理,至少在客观上是提醒、是好意。关键就在这里,国产手机厂商长期用高投入来持续高强度自研芯片才是靠谱的,才算是动真格的。
2 可期的全豹
我希望,雷军把超百亿全都用于手机科技研发。
雷军不久前表示,除了北京总部,要在南京和武汉再建两个万人规模的技术研发中心,为小米创业第二阶段做好人才储备,再一次强调科技是小米主轴。
据说,小米华东总部落户南京后将成为手机研发中心。2017年8月,小米在美国设立了研发中心。
现在研发人员才区区超2000,而两个万人就比较厉害了,可以成较大气候,加上性价比,护城河就比过去稳固多了,说不定会摘掉组装厂的帽子,并改变小米高端机没有、中端机缺少的手机格局,越来越大的国际市场收入占比才可能保持下去。
3 可察的本心
雷军曾宣称“我们坚持投入,因为这是在投资未来。有了人才才有创新和未来”。前一阶段,还调整了技术组织架构,目的是把握技术方向、预研前沿技术,与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行业专家合作,加强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有人说小米仍然在研发澎湃芯片。反正,雷军在澎湃S1发布会上说过“做芯片九死一生,但小米还要做”,言犹在耳,不过呢,雷军肯定已经体悟到研发投入的“恐怖”性,短短两年、将近10亿,研发出的芯片接近“中端”却又几近无用。
曾经研发芯片、几度冲击高端,投入又要超百亿、人员还要超两万,肯定是由于雷军看到全球前三手机都拥有自研芯片,三星和华为是后来才拥有的,自研芯片成了华为反超小米并且甩得好远的一个至关重要因素,更知道,消费升级大势明摆着,随之,手机厂商之间的竞争和决胜已经日益走向高阶的技术自立和创新,不再单单是比硬件参数,更不是比谁的价格低。
能获得苹果手机那么高的利润当然是小米上上下下梦寐以求的,最终的追求,因为小米要做成伟大的公司。
小米去年研发投入58亿连华为的零头都不到,小米没实力吗?
感谢您的阅读!
在2018年研发投入排行版中,小米和联想不见踪影,而华为以1200亿位居第一。更为主要的是,卢伟冰是这样回应的:小米才9岁!小米还是个宝宝,怎么能“欺负少年穷!”呢?!
小米在2018年研发投入58亿元,比2017年增长了81%,小米的研发费用是逐年上升的,从2016年到2018年,小米三年研发费用达到了111亿元。确实小米三年的研发投入,和华为的研发投入相比,确实不够看。
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几个方面:一方面小米的发展时间相对比较短;另一方面小米作为科技类公司, 它能够做到三年投入111亿元已经非常不容易。
而华为不同,华为的主力是运营商业务,而在投入方面,华为不仅仅是进行手机研发等方面的投入,更主要的是在5G网络,芯片等等方面进行投入,华为的投入更为宽广,它的投入费用自然会更大。
我们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将小米和华为进行比对?因为目前华为和小米是国内手机品牌中的两大丰碑,消费者不自然的讲小米和华为进行比对,特别是荣耀手机的出现,一部分原因是为了狙击小米。所以,我们很自然的将小米和华为进行对比。
实际上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将两者进行比对,在它们的所涉业务中,华为的业务更为宽广,我们可以看到2018年华为的业务分布:消费者业务3489亿元,而运营商业务2940亿元。
所以,我们把小米和华为放在一个天平上进行衡量,是不公平的。小米2018年全年收入1749亿元,而华为2018年全年收入7212亿元,小米在实力方面并不容小觑。
在研发费用方面,小米占比3.3%,华为占比14.1%左右,说明小米已经在足够的提升自己的研发费用,说小米实力不足是不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