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纠结选小鹏P7还是特斯拉model3?
小鹏汽车质量不好评估-但销量预计不会理想
小鹏汽车是“新势力造车”企业中知名度仅次于蔚来汽车的品牌,然而这两大品牌基本都是岌岌可危。其中小鹏汽车因肇庆工厂似乎还不具备生产能力,所以P7仍旧由海马汽车代工;而海马汽车在汽车领域的存在感可以说是极低的,甚至因经营不善数度申请破产,由海马代工的小鹏P7,其品质会比江淮代工的蔚来汽车更优秀吗?
小鹏P7的“满身名牌”
评价一台汽车的技术水平或可靠性会如何,参考的因素应该是企业掌握的核心技术,以及汽车生产汽车的历史中是否沉淀了足够完备的制造与品控能力。关于整车制造的水平可参考海马汽车,而在电驱系统的核心技术层面就要参考很多企业了;因为小鹏P7似乎核心技术都不是自主研发,可以说是一台攒出来的“组装车”。
小鹏P7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
电池组-宁德时代
-
电动机-精进电动
-
控制器-英飞凌
-
整车控制器-自主研发
-
减速器-格特拉克
-
充电桩-万帮德和/科陆电子
-
超级充电桩-共计7家供应商
-
自动驾驶控制器-德赛西威/英伟达
-
悬架系统-萨克斯/拓普
-
中控逐级-自研(材料来自高通)
-
液晶仪表-群创
-
车机互联-科大讯飞
-
空调系统-马勒
-
压缩机-翰昂
-
车身结构-爱机
-
等等
怎么从这些零部件与核心总成的供应商中找到“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呢?似乎小鹏P7用“组装车”评价是毫不过分的,那么这台指导价在27~37万之间的B+轿跑车有性价比吗?
小鹏P7车身尺寸为4880*1896*1450,轴距3000mm,尺寸等级对标的竞品无疑不是Model3,而是比亚迪近期将要推出的汉EV与汉DM。该车车身尺寸达到了4980*1910*1495,轴距2920mm,在尺寸与设计方面似乎都有些优势。不过最重要的优势并不是这些外在因素,而是汉这台车的核心技术都是自主研发,且采用了“刀片铁电”。
比亚迪全新磷酸铁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超160Wh/kg,小鹏P7装备的宁德时代镍钴锰三元锂也是这一标准;但是铁电池的安全等级是可以在穿刺后保证稳定的,使用寿命(完成循环充放次数)会是镍钴类三元锂的一倍之多,重点为制造成本可下降30%。面对巨大的优势导致行业整体都看向了磷酸铁锂,镍钴类三元锂必然会成为过去式,所以在这一阶段推出镍钴锰的小鹏P7实则不明智。
在性能方面小鹏P7有4秒破百的能力,汉EV有2.9秒破百的高性能,起售价可低至20万以下的汉DM插电混动低配双擎版也有3.9秒的水平。性能的领先源自电动机与电控系统的技术领先,核心三电系统以及配套设备都能够自主研发,这与小鹏P7相比谁的稳定性会更强呢?所以小鹏P7的推出虽然无奈但也基本决定了宿命,这台车无法参与汉与Model的竞争。
编辑:天和Auto
内容:共享天和MCN头条号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中航锂电与宁德时代,谁更好?
现如今,纯电动车日渐流行,对电池的需求量也日渐增大,原先市场上的民用电池主要由比亚迪、宁德时代、LG化学等国内外民营电池企业提供,但如今市场上又增加了不少民用电池的新秀,比如中航锂电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它和宁德时代一样,都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电池企业,是电池行业的黑马,自打中航锂电全面进军民用电池行业后,其电池装机量与日俱增。
比如在今年5月份,中航锂电的装机配套达到3312台,同比增长118%、环比增长57%,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中,全球市场排名第四名、国内市场排名第三名,成为市场上为数不多逆势上涨的电池企业,实力与宁德时代、LG化学和比亚迪入列第一阵营。
中航锂电能逆势上涨也不是空穴来风,它对市场的把控很到位,有一定远见,加之它的实力也过硬,不信你来看!目前特斯拉、BBA等车企,都在大面积采用锂电池,就连比亚迪这种原先专研于磷酸铁锂电池的电池企业都在大力加速研发锂电池了,可以见得未来行业主流就是锂电池,而中航锂电入局时就洞悉这一点,自然也就会主打三元锂电池,这一点和宁德时代的看法是一致的。
既然中航锂电和宁德时代的主打电池都是三元锂电池,两者又都是第一阵营的前三甲,那么中航锂电和宁德时代到底谁更强呢?
由于中航锂电具有航天军工品质,背靠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航天级”的电池技术自然是它的核心竞争力,比如运-20、”鹘鹰“战斗机、歼10系列飞机、歼11系列飞机等航空飞机的电池都源自中航锂电,那么其产品质量与实力肯定优越于大多数民用电池,自古以来,只要有军工品质加持的企业,都是行业内的黑马选手,像波音、Jeep汽车、马斯克的SPACE X,以及北斗导航系统等等,这些能成为行业的巨头,有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有军工背景,毕竟大多数消费者对军用产品还是有相当高的认可度的,而中航锂电也不例外,把军工级电池技术下放到民用电池身上,竞争力相当足,这一点是宁德时代这种民营电池企业无法比拟拥有的。
当然了,中航战斗锂电的电池值得信赖,还与其制造标准有关,它所生产的民用电池依旧按照航空级严苛标准测试,能适应高温、高寒、高空、耐冲击等极端环境,其单一产品用在单一车型上,累计行驶40亿公里,电池都几乎无衰减,已通过目前最高级别的IP68测试,所以中航锂电的电池一般有这几大优点,低温续航长、电池寿命长、安全性高、电池残值高,等等。
具体到某一产品对比,中航锂电5系电池的实力已经全方位领先宁德时代8系电池,前者能在低温下释放出更多的电,充电循环次数更多,热稳定温度更高,那么回收价值以及保值率也就更高,所以这也是为何目前市场上,越来越多的车企放弃宁德时代,转而投向中航锂电的根本原因!
董明珠护航银隆全国扩张,拟投150亿进驻洛阳造车,董明珠为何选择洛阳?
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携一众好友入股加持后,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银隆”)正展开全国范围的新能源布局,最新一站选在河南洛阳。那么,为什么选择洛阳呢?
一个企业选择一个地方开展生产,重大因素无外乎:税收、人力、物流。
先来看税收,董明珠有格力电器董事长的身份做背书,在今年4月考察过洛阳,当时陪同考察的河南当地官员级别是非常高的,因此不难想象,只要她肯在洛阳投资,那么一定会有相当给力的税收优惠。
再来看人力。洛阳地处河南,而河南是著名的高考死亡之省,人力资源非常丰厚,富士康都被吸引着到那边去建厂,所以在洛阳投资,工人肯定是不用发愁的,且由于地处内陆,人力成本也比较低。
最后来看物流。洛阳身为古都,交通是绝对便利的,何况河南自古以来就有中原之称,各种铁路线、公路线星罗棋布,把工厂选在河南洛阳的话,向北可以辐射京津冀,向南可以辐射珠三角,向东可以辐射长三角,向西可以辐射河西走廊,产品不管是运送到哪里,物流成本都比较适中。
综上所述,有税收优惠、有人力优势、交通发达的洛阳,自然会吸引董明珠去投资建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