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初中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孙权劝学历史背景)
【出处】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共294卷,三百万字。记事时间跨度1362年:从战国时期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起,至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止。它在中国史...
-
贞观政要论政体原文及翻译(贞观政要卷一原文及翻译)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争议、劝谏、奏议等,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和治同军政思...
-
古文观止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古文观止郑伯克段于鄢主要内容)
《郑伯克段于鄢》文出《左传》,记录了郑庄公设计驱逐自己的亲弟弟共叔段的一段历史。 郑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根正苗红的姬姓诸侯国,国土主要位于现在河南一带。郑庄公这个人投胎技术很好,是郑武公与王后武姜的长子...
-
曹操的诗词《短歌行》赏析(曹操《短歌行》全诗诗意)
创作背景: 《周西伯昌》,学术界也难以确定其具体创作时间,只能大致推断为建安十七年(212)至二十二年(217)之间。 曹操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
-
山坡羊·骊山怀古翻译及原文(山坡羊骊山怀古赏析)
元曲 |《山坡羊·骊山怀古》: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山坡羊·骊山怀古 元代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
-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简介(中国历史人物故事100字左右)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
-
苏轼留侯论原文及翻译(苏轼留侯论赏析)
原文: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⑵。人情有所不能忍者⑶,匹夫见⑷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⑸然临⑹之而不惊,无故加⑺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⑻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
-
历史10个小故事(十个有趣的历史小故事)
1、唐太宗赐绢惩顺德 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接受他人赠送的丝绢,事情被发觉后,唐太宗说:“顺德确实是对国家有益的,我和他共同享有官府仓库的财物,他为什么会贪婪到这地步呢?”但还吝惜他有功绩,就不惩罚他,只是...
-
子鱼论战文言文翻译(子鱼论战原文及注释)
子鱼论战 【作者】左丘明 【朝代】先秦 【译文】 宋襄公与楚军在泓水作战。宋军已摆好了阵势,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担任司马的子鱼对宋襄公说:“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
-
晏子的故事(晏子故事有哪些)
晏子使楚作为小学必读课文内容,相信很多家长和孩子都不陌生。 该故事讲述了晏子出使楚国时,3次被轻蔑侮辱,都一一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国家的尊严的事。其中那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更是广为流传。 ...
-
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高频字词总结(高中文言文人物传记高频字词)
一 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 诣:到,去。 2. 劝...
-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题解(烛之武退秦师注释)
【题解】 秦晋二强以郑文公没有以礼待晋文公为理由包围了郑国,郑文公采纳了佚之孤的建议,派烛之武去劝说秦穆公,烛之武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慷慨陈辞,终于打动了秦穆公,使他撤兵回国。烛之武的陈辞,既有对形势...
-
唐雎不辱使命 真实性(唐雎不辱使命是不是史实)
“唐先生!天子发怒,后果很严重!‘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您想好再回答!” “大王,您知道平民发怒的后果吗?” “切!平民发怒,大不了扔了帽子赤着脚,以头撞地罢了!” “错!‘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士...
-
抗日期间的英雄故事(抗日英雄的故事 英雄故事)
1938年5月的一天,时任八路军120师359旅718团3营特派员的刘德元(相当于营副教导员),奉命带两个连,隐蔽进驻一个村子,准备伏击日军。 他们刚刚隐蔽好,日军就出现在村子南面的路上。刘德元仔细观察后发现...
-
八五二农场中学清明节系列节目——学生征文《清明扫墓,缅怀烈士》
作者:梅书旗(8年1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年的4月5日,是清明节,也是缅怀烈士的节日。 70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整整70年了,历史的车轮在不经意间前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