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
孔子及其弟子的故事(孔子及其弟子的有趣故事)
孔子在陈三年,陈州有关孔子的传说不少。下面又记几则:一则是孔子讨水的故事。一天,孔子游说来到陈国又热又渴,走到一个村庄,见一妇人正在井边打水。孔子叫颜回稍等一会儿,他去讨碗水喝。 “大嫂请了,天好热啊,...
-
《中庸》经典语录(《中庸》经典名言30句)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
-
《老子》全文带拼音版与注释(孙子兵法全文带拼音)
道德经 刍狗 chú gǒu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后喻微贱无用的事物或言论。《道德经·道经·虚用》:“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橐籥 tuó yuè风箱。《道德经·道经·虚用》:“天地之间,其犹橐...
-
史记伯夷列传原文及翻译注释(史记.伯夷列传翻译)
【说明】《伯夷列传》是伯夷和叔齐的合传,冠《史记》列传之首。在这篇列传中,作者以“考信于六艺,折衷于孔子”的史料处理原则,于大量论赞之中,夹叙了伯夷、叔齐的简短事迹。他们先是拒绝接受王位,让国出逃;武王...
-
《庄子》原文及译文(上):品读圣人的智慧,细细品鉴,终身受益
《庄子·应帝王》 【题解】 《应帝王》是《庄子》内篇中的最后一篇,它表达了庄子的为政思想。庄子对宇宙万物的认识基于"道",他认为整个宇宙万物是浑一的,因此也就无所谓分别和不同,世间的一切变化也都出于自然,人为的...
-
论语心得体会(论语心得感悟)
为人篇: 136. 叔孙武叔 语大夫于朝 原文: 叔孙武叔 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 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
-
体现孔子智慧的故事(哪些事体现了孔子的智慧)
01 满而不覆 孔子到庙堂参观,看到一种倾斜易覆的器皿,守庙的人说是宥坐之器。 孔子说:“我听说宥坐之器,虚则欹(倾斜),中则正,满则覆。明君常将它放在自己的座右。” 孔子让弟子注水,果然如此。 孔子叹道:一切...
-
孟子全书注释译文赏析(孟子全书译文)
《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 孟子·尽心章句上 莫非命也,顺...
-
王充教育内容(王充的教育学思想出自哪里)
王充的教育思想以鲜明的批判精神为特征,尤其是他“不避上圣”的风格具有强烈的学术民主精神。他敢于破除传统,批判权威,给人以耳目新之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一、培养“文人”和“鸿儒”的教育目标王充...
-
孔子拜师的故事简介(孔子拜师的故事及启示)
有一次,孔子外出讲学。正坐车赶路,走到一个路口。见到有几个小孩 子在路上玩堆沙子的游戏,他们用沙子垒了一座城池,正好挡住了他的去路。 于是孔子就问他们:“你们见到马车过来,为什么不让开?” 其中一个名叫项...
-
《礼记》原文及翻译(《礼记》原文全文)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
-
大道至简,上善若水的真正意思是什么(上善若水的含义和蕴含哲学道理)
在中国国学文化中,经典的国学名句比比皆是。这些经典的励志句子一直到现在也在激烈我们要形成好的品格,不断完善自己。 1、上善若水,处下不争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
-
易经为什么越读越可怕?它蕴含着什么道理?(易经越读越害怕)
“天机不可泄露”是自古以来便信奉的道理,人们认为占卜天机是一件有损运数的事情,而作为占卜书籍的易经也就成了令人望之却步的存在,所以人们认为易经阅读越可怕。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学了易经会增长见识,并不会没...
-
关于孔子儒家思想的作文(孔子与儒家文化的作文)
最为儒家开宗立派之端揆,孔子一直被称为圣人,拙作仅谈夫子的学术主张和当前中小学作文关系,不对孔夫子的政治、平生等做述评,留作后面再行讨论。1.孔子的核心思想莫过于智、仁、勇。《礼记·中庸》载:“智仁勇三者...
-
学弈两小儿辩日课堂笔记(学弈和两小儿辩日的主要内容)
小学语文六下,文言文两则。 《学弈》《两小儿辩日》 1.文言文两则 第一课时 学弈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89年)战国时期思想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