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列传
-
史记伯夷列传原文及翻译注释(史记.伯夷列传翻译)
【说明】《伯夷列传》是伯夷和叔齐的合传,冠《史记》列传之首。在这篇列传中,作者以“考信于六艺,折衷于孔子”的史料处理原则,于大量论赞之中,夹叙了伯夷、叔齐的简短事迹。他们先是拒绝接受王位,让国出逃;武王...
-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原文及注释(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解析)
在《唐诗三百首》中,明确标示劝慰朋友落第之作的,仅选此一篇。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①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②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③ 既至君门远,孰云吾道非。④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⑤ 置酒临长道,同心...
-
《野望》原文及翻译赏析(野望的鉴赏)
作者:王绩 原文: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作者简介: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
高考常考文言实词(高中文言文实词归纳)
下列文言实词高考多次重复考查,需重点掌握,以便在文言文翻译中准确落实。 01 属(10年11考) [课本回扣] (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赤壁赋》)________ (2)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
-
史记·伯夷列传原文(伯夷列传解析)
伯夷叔齐 原文 夫学者载籍极博。独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
-
《声律启蒙》原文及译文(声律启蒙原文及注释详解)
《声律启蒙·注释本<1>》 一 东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
-
诗经小雅采薇原文及翻译(诗经小雅采薇赏析)
诗经 |《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原文及译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mǐ)室靡家,猃(xiǎn)狁(yǔn)之故。不遑(huáng)启居,猃狁之故。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说回家了回家了...
-
高考文言文翻译训练(2022高考备考文言文翻译提升专练)
一、虚词翻译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021·全国甲卷)冬十月,遣曹利用诣契丹军。十二月庚辰,契丹使韩杞持书与曹利用俱来,请盟。利用言契丹欲得关南地。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若必邀...
-
古文观止全集原文(古文观止全集目录)
《古文观止》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该书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正式镌版印刷。 《古文观止》收...
-
赠从弟其一赏析(《赠从弟》其一)
赠从弟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译文】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
【语文教学札记】伯夷叔齐,三仕三隐呼酒买醉的唐王绩的偶像
读诗词,知历史,探寻文脉,感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每一首诗,就是一扇知识的大门;每一段历史,就是刻骨铭心的记忆;每一刻感悟,就是探寻摸索成长的小径。小径旁竖立着一座座石碑,碑文就是一首又一首古诗词…… 【...
-
近10年高考最常考的文言实词汇总
下列文言实词高考多次重复考查,需重点掌握,以便在文言文翻译中准确落实。01属(10年11考)[课本回扣](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赤壁赋》)________(2)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______...
-
叔齐伯夷典故说明什么? 伯夷叔齐故事给人启示?
叔齐伯夷典故? 伯夷、叔齐本为商代贵族孤竹君之子,孤竹君临死意欲将君位传于次子叔齐,但叔齐严守礼教,认为长子不继承君位,反倒让自己继承,是不仁不义之举,誓死推脱。而伯夷认为弟弟叔齐贤于自己,要让位给叔...
-
如何背诵高中文言文(高中文言文带朗读的学习软件)
如何背诵高中文言文 背诵高中文言文的方法如下: 1、化整为零法:把整体分析成若干意义段落进行分段熟读,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照生活的逻辑和照人地时与前因后果的交代,贯穿起来。背诵应分段背,各个突破,直到全部...
-
史记内容简介(史记分为哪五部分)
史记内容简介 1、《史记》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也称“太史公书”,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从传说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