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解析》主要在说什么?
我是文化领域创作者森屿屿,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梦的解析》一书是弗洛伊德回顾总结之前关于梦的科学著作的解释和补充
乍一听觉得这是 一本很神秘的书,但了解作者的话,或许会发现和我们想象中是有偏差的,它和我国的《周公解梦》也是不同的。
- 关于弗洛伊德的人生履历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1873年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2年至1885年在维也纳综合医院担任医师,从事脑解剖和病理学研究,之后从业治疗精神病,1895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1899年出版《梦的解析》,标志着精神分析体系的正式建立,1930年被授予歌德奖,1936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38年赴英国避难,次年于伦敦逝世,他提出了“潜意识”“自我”“我”“超我”“俄狄浦斯情结”和“力比多”等重要概念,其深刻影响不限于心理学史,且遍及哲学、美学、文学和流行文化等领域,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性学三论》《图腾与禁忌》等。
- 关于梦的解析
《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最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甚至很多人都是因为该书才了解弗洛伊德这个人的,《梦的解析》一书中主要是弗洛伊德对“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验,分析了梦的凝缩、梦的转移和梦的二重加工,讨论了梦的隐意内容,解析了愿望满足的原理,描述了俄狄浦斯情结,阐述了幼儿生活对成人性格的影响。该书的问世不仅为人类潜意识学说奠定了稳固的基础,更是为人类认识自己确立了里程碑,标志着精神分析体系的正式建立。同时,书中还包含了许多对文学、哲学、教育等领域具有启示性的观点,可以说是心理学专业的必读刊物。
对于对心理学没有兴趣的人来说,这本书会略显枯燥,毕竟是专业性较强的书籍,且有些理论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的
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不能当作文学读物去看待的,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大概率是通读不完的。且这本书作为心理学类的书籍来说,不如《社会心理学》更具有适读性。
但如果迈过了这个高门槛,深入进去阅读,会得到不一样的收获,只是让读者知道梦到底是怎么产生的,甚至是一些行为都能找到解释的理由,学习心理学其实也是更好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一个过程。
而该书侧重的主要内容就是人类的潜意识的作用和影响力,梦也就是潜意识的一种体现,比如人类个体一些非理智意识控制的行为,在本书都能找到相关的答案。甚至是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人类在幼年时期遭受到的伤害对成年以后产生的巨大影响都是通过潜意识表现出来的。
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会有一千种形象,对于这本书我的理解是每个人读完的感受不同,收获也不同,正因为如此,在这里我就不详细的赘述书里的细节内容,感兴趣的可以亲自拜读,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就像我们看到的日常行为只是暴露在在海面上的冰山一角般,我们所不熟悉的海面下才隐藏着具体的潜意识,通过这本书了解人类的潜意识行为,也是更好了解自己,学会认识真正自己的一个有效方式。
弗洛伊德是如何理解梦的?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被压抑的想法欲望冲动,我们清醒的时候,这些想法欲望或冲动因为不被意识所接受,它就被压抑着没办法表现出来。当我们睡着后,意识这个所谓的警卫就放松了警惕,这些想法欲望或冲动就会伪装成种各样的形式通过梦来进行表达,因为是经过了伪装的,所以我们很难意识到它究竟是什么。
被压抑的这些东西,属于潜意识的范畴,我们本人无法意识,而弗洛伊德,通过分析精神病人的梦,可以间接了解到病人压抑的想法欲望或冲动,进而去发现导致病人生病的原因。
他以自己及病人的梦的分析为基础,编写了《梦的解析》这本书,感兴趣也可以去看看这本书中弗洛伊德释梦的例子,以及他释梦的原理。他精神分析学派的通往潜意识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释梦。
梦是什么?请您阐述一下对梦的理解?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白日里的景象在记忆里的映射?“庄生梦蝶”现在的你是你,还是梦里的你是你?“存在就有意义”从进化论看,生物体的任何存在的东西都有独特的意义,梦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对未来的预警?
我们每个人夜里都做过梦,做的梦也是光怪陆离,醒来才发现都是梦,还有一种梦,却是我们的理想,一种希望达到目的的梦想。
梦是什么?没有人能解释清楚,我们对梦的了解还沒那么深入,很多梦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答。
《庄子•齐物论》云:“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梦是怎么产生的?人在睡眠时,脑细胞也进入放松和休息状态,但有些脑细胞没有完全休息,微弱的刺激就会引起他们的活动,从而引发梦境。
如果,白天你有一件事让你很高兴,睡前你还在想着这件事,当你睡着了,大部分神经细胞都休息了,但还是有一部分神经细胞还在兴奋, 结果,你就会做一个内容相似的梦,这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我国著名临床心理学家郝滨老师认为,梦境的内容其实是人们神经系统的感知、记忆、存储等功能下所产生的,蕴含着人们潜意识中的愿望和情感,如果可以在专业工作者的陪伴下获得领悟,会有助人们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索。
最早对梦进行研究的国家是中国,在弗洛伊德2000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一本《周公解梦》,这是本关于梦的专著。由于当时的科学还不够发展,这本书对于梦的解释并不科学,相当大的历史、社会局限性。
但古人相信,人之所以做梦,应该是要有原因的,东汉政论家、文学家、进步思想家王符就曾说“夫奇异之梦,多有收而少无为者矣”,就是说做梦总有其原因的。
但目前,人类依然无法解释梦形成的机制原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他的《梦的解析》,被认是一部划时代的不朽巨著。被为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正式形成。弗洛伊德把梦的根源分为四种:
1、外部(客观)感官刺激,如雷声滚滚、雄鸡打鸣、被子掉落、被拍打、闻到香味等等;
2、内部(主观)感官刺激,如入睡前的幻觉、对话语、名字等的幻听等;
3、内部(器官)躯体刺激,如肌肉的感觉、呼吸的感觉、胃的感觉、性感觉、末梢的感觉等;
4、心理刺激源,如日间所从事之事、醒着时感兴趣之事等。
《梦的解析》是人类影响最大的心理学经典,奠定了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解释了他的三大发现:一、梦是潜意识欲望和儿时欲望伪装的满足;二、伊底帕斯情结是人类普遍的心理情结;三、儿童具有性爱意识和动机。
梦,既真实,又虚幻,梦,是梦想、是希望、是美好、还是幸福。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