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者的区别是:云计算是个体系;虚拟化是一个软件技术,也是构成云计算这个体系极为重要的技术之一。
云计算是什么
简单将,云计算就是把很多服务器、存储设备(实际上也是服务器)通过网络联接到一起(并且这些设备不一定要在同一个地理位置),形成了一个设备池,然后再把这个设备池联接到互联网上。
到这个程度,已经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使用这些设备了。
但事情不仅于此。服务器、存储设备本质上能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的,联接到互联网后它也能够提供网络资源了。进一步,我们可以把这些计算/存储/网络资源进行逻辑的划分,按需提供给不同的用户。
那么怎么逻辑划分呢?虚拟化技术出场了:通过软件把一台物理的服务器划分成多个虚拟的“服务器”--也有CPU、内存、网口等等,从使用者的角度与物理服务器并无二致。这样带来的好处时,用户需要怎样配置的服务器通过软件配置即可生成,而且既然是软件配置生成当然也能够动态的更改配置。这一特定的加入,使得计算/存储/网络资源具备了按需分配、动态调整的能力。
虚拟化技术继续发展出现了另外一种形态就是:可以在物理或虚拟服务器上,再进行轻量级的划分:把你要安装的一堆软件用一个叫容器的技术打包到一起,每个容器彼此隔离绝不会互相影响。在使用者角度虽然它不是一个“服务器”,但它是边界非常清晰的盒子。到这里,我们具备了对硬件设施(给它起个小名叫:基础设施)按需分配、动态调整的服务能力。
事情还没有完。上述对服务器资源的逻辑划分对应的是原来的硬件。那么通用基础软件(如数据库)是否也可以照此办理,实现按需分配、动态调整的服务能力呢?可以的。这种划分技术上实现更简单,不再展开。
到了这一步,要构建一个应用系统,可以直接远程、按需获取所需的计算/存储/网络资源,以及通用的软件资源。
事情还未结束。假设基于上述资源构建了一个考勤打卡的应用系统,我们能不能把“打卡”这个功能服务进行逻辑划分、提供给用户呢?可以。你只要把这个功能让用户能通过互联网访问、并辅之以用户注册等功能即可实现,这相当于具备了业务“服务”的按需分配、动态调整的服务能力
上述就是云计算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服务即服务(SaaS)。特征是:远程获取、按需分配、动态调整。
虚拟化是什么
上文其实已经提到了:虚拟化是一个可以把服务器硬件资源进行逻辑划分、按需分配、动态调整的软件技术。
欢迎关注下我、欢迎评论!
电脑的虚拟化技术是什么?如何做到?
简单类比一下吧,最开始的火锅,就是支起一口大锅,大家都在里面涮,结果各种味道互相影响,有人觉得这样不好,不如分成几个小锅,海鲜、肉类、蔬菜分别在不同的锅里。不久又有人觉得这样也不理想,不卫生而且有人想吃清汤,有人想吃麻辣,于是鸳鸯锅出现了。后来有出现了新的问题,8个人吃火锅,只有一个人吃清汤,可是却占了半个锅,于是中间隔板可以活动的火锅出现了。
请注意上面的例子,出现了几个关键意思:互相隔离、按需分配、资源利用最大化、资源动态调整等等,这就是虚拟化技术出现的最初诉求。
虚拟化就是把一个物理服务器,通过技术手段,模拟成多个虚拟服务器(虚拟机),每个虚拟机具有完备的系统指标(CPU、内存、磁盘、网络等),之间互相隔离,互不影响;资源可以根据需要自动调整(比如加大虚拟内存,调整虚拟cpu个数,调整虚拟网卡等等);本来只有一个服务器,现在可以当成多个使用 有没有很开心[呲牙]
除了资源利用率更大,还有一个优势就是管理性,配套的图形操作界面可以通过点击一个简单的按钮完成虚拟机的创建、开启、关闭、重启、销毁、迁移等等。
既然提到了虚拟化,就不得不说一下容器技术,拥有虚拟化的优点,又不像虚拟化这么耗资源的容器技术正在成为虚拟化的最大竞争者。
容器云是什么?
容器云是近两年在云计算技术中新兴的一种产品形态,容器在计算形态上是一种轻量级的虚拟化技术,容器服务是进程级的虚拟化形态封装,容器的启动与部署迅速,能够在应用层面根据资源需求快速的部署与调度,生命周期变化速度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