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图形界面解决的,不着急去记命令
比如新建文件、复制、重命名、压缩、解压、安装软件包、改ip地址等等一些比较常用,在图形界面下就能很容易滴完成的操作,不用急着去记它们对应的命令。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现在的大多数linux都已经有很好的图形界面、软件商店这些支持了。安装起来之后,先用图形界面去熟悉,给自己一个大体的感受,会比较好。
先把自己安装的这个linux用起来,这里点点,那里看看,打打字,登个鹅聊聊天(如果有人会和你聊的话),上上网,听听歌,试试有哪些地方不适应,不得劲,想办法换一换,或者用搜索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一下子。先把系统玩起来,探索一番,用起来再说。
等到哪天,真正需要用远程SSH连接Linux,只能使用命令行进行操作的时候,这些命令反而会很快地学会。
这样才完全符合人的本能。不用被“我要学习Linux”这个大大的心理压力而把自己给吓跑。
其实你问我会不会linux,我回答会,但是我知道的命令却少得可怜。基本上全靠临场翻手机,给自己一些提示,看了提示,基本就会想起来这些命令具体参数怎么用。因为我看的是我自己整理过的,所以很容易理解。
说白了,我曾把完整的书籍撕碎,夜里的桌上全是瞌睡~
后来,我放弃了专门学习linux的念头,拿着书去查今天用到的命令,再理解一遍参数,再试一遍,然后将这个命令整理到自己的笔记中,效果反而还行。
多看帮助文档,多搜索
以deepin为例,在桌面上面右键,选择`在终端打开`,就打开了终端,输入`help`会列出一些命令:
`man -k man`会列出更多命令的帮助信息:
比如,我们要查看`cp`命令的帮助,输入`man cp`,会显示关于cp命令的帮助文件:
底部提示使用`q`键来退出,与Vim相同的用法。
如果不知道一些操作的命令是什么,可以直接在搜索`linux 重命名文件`,会有很多关于重命名的命令。
提醒,在尝试别人的命令之前,最好先理解一下这条命令要干什么再进行操作。
记笔记,养成记录的习惯
新建一篇叫做`linux常用命令积累`的笔记,这篇笔记不一般,一定要做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一些遇到过的命令,一知半解的命令,弄清楚,整理好更新到这篇笔记里面。
随着使用linux的深入,命令也会越收集越多。并且,每次收集,也会不经意间回顾一下以前的一些命令,这样子就会形成一个很好的复习、学习、再复习、再学习的良性循环。
想起来很美好,做起来的话,最大的阻力来自于记录的习惯。习惯的养成,我的经验是在本该更新笔记而觉得自己已经记住了或者觉得没必要的时候,想象一下,在以后的某一天,自己飞舞的手指敲着键盘,旁边的小迷妹看的一脸崇拜~(快醒醒)
多用,在使用中学习
而不是在学习中使用,前面已经提到,学习是一种反本能的行为,当打着学习的旗号去接触linux的时候,我们会本能地觉得自己在付出着什么似的。
而当把linux做为一种工具来使用的时候,我们会本能地觉得我得到什么似的。
可以试着给自己一个挑战,我今天用一天的linux,而不使用windows。
最后推荐给大家一个国产linux系统:deepin,很符合我们平时操作电脑的习惯。
国人开发维护的软件商店,很多东西都是那么自然。
linux需要掌握哪些知识
一、给自己定位一个领域
笼统的说Linux开发,那个涉及的面太广了,从服务器、到大数据、到常用的嵌入式系统还有桌面软件,甚至是Android的开发也是Linux系统下的。所以第一步,找准一个你要学习的领域,比如嵌入式或者PC软件。
二、一般Linux开发的入门建议
1.先大体了解一下Linux操作系统,知道它包含哪些组件,有什么功能,大体的操作怎样的?这一步推荐《鸟哥Linux私房菜》,不要太仔细读,大体了解一下;
2.定位Linux开发层级,比如做应用开发或者系统内核本身开发,又或者是底层驱动开发等等。越是接近硬件,越要学习更多的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以及常用的各种总线协议。
当然,不管做哪一层,Linux的多进程,多线程,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都要了解一下,推荐《Linux应用开发完全手册》 ,做驱动的推荐《Linux设备驱动开发详解》。
三、Linux的学习进阶
等Linux的基础知识和操作理解了,应用开发相关软件也会设计了,最终都要走进内核的,Linux的魅力完全在于有一个完美强大的Kernel支撑,去解读一下源码的架构和设计之美吧,推荐《Linux内核源码分析》、《Linux源代码情景分析》和《深入理解Linux内核》等书籍。
总之,对于Linux的学习应该从一般概念认识入手,先了解它的轮廓和基础知识,然后弄清楚基本的软件开发,接着试着了解内核和驱动知识,进而走向内核源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