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开发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敏捷和敏捷开发?

我来说说敏捷的坑吧!

 

敏捷里面有一个很难成立的前提假设,就是搭建项目之初, 团队理解的架构是正确的。

 

然而,这几乎很难。特别是没有业务积累的情况下,架构也可能是错误的。

 

就像最初希望搭建平房,到项目做到一半的时候, 希望做成摩天大楼。

 

这个时候,无论怎么调整无法收拾残局。

 

敏捷天生倾向:变化很快,日后再说,对待架构问题也是如此! 但架构师不容妥协的战略问题,后续无法调整。

 

而不是深思熟虑的考虑当前的决策,导致一开始就产生架构污染。

敏捷开发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敏捷和敏捷开发?

敏捷开发到底是什么?

概括来讲,敏捷开发就是一种以用户的需求进化为核心,迅速迭代、循序渐进地进行软件开发的方法,核心是快速响应和持续迭代。要保证在迭代周期内,团队成员思想保持高度一致、以共同的节奏和共同的周期完成周期性运转,保证在每一个周期的同一时间点,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做的事情是相对一致的。迭代也让团队内外有着共同的预期,知道什么时间点该做什么,该交付什么出来。

或许这样理解起来仍有些抽象,那么让我们来看传统的开发是怎样进行的。传统的开发有个专有名词叫“瀑布式开发”,分为5个阶段: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这套方法定义了很完备的过程规范、严格遵从这种方式会使得研发运作过程十分严谨。但是,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市场环境、用户需求、竞争对手等因素都在时时发生着改变。传统的瀑布式开发要求针对客户需求写出详细的分析说明书,仅仅这一点就耗费了大量时间,严格遵循规范但不够灵活的流程管理的结果可能是研发人员在开发过程中按部就班,产品技术上没有太多瑕疵,但是正式推出市场时可能部分功能已经落伍。

和瀑布式开发相比,敏捷开发的特点就是“小步快跑、尽早交付”。在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变更非常迅速的情况下,为了让需求方尽早地看到结果,并给出反馈,以小步快跑进行开发并尽早地交付新的版本不失为一种好的解决方式。毕竟在互联网时代,可用的产品一定胜过完备的文档,并且及时的迭代可以不断修正问题。

而要做到“小步快跑、尽早交付”,对团队也提出了一定要求:

(1)准确分析市场需求

这一点也是很多人对敏捷开发的误区。敏捷并不意味着不做项目计划,只是不一定拘泥于形式,一定要拿出完备规范的开发计划书,有时候敏捷开发的计划就是团队人员在白板上画出的原型和点、甚至是口头计划。这种计划不代表分析不严谨,事实上,敏捷开发比瀑布式开发更加注重需求的分析和计划的制定。因为敏捷开发的核心就是为了及时响应用户和市场的需求,所以并不会死守着计划不进行调整。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即使到了开发后期,敏捷团队也应该对需求的改变持欢迎态度,对原先的计划进行调整,利用变化来为产品创造竞争优势。

(2)迭代周期尽可能短,且周期固定

“小步快跑”意味着产品的交付时间间隔越短越好,通常是2-4周,频繁地迭代能保证不断修正BUG,而迭代周期固定则能和用户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便于客户及时反馈,不断地完善和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小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MIUI开发版一周更新一次,至今已连续363周进行更新。

(3)团队规模最好也能敏捷

敏捷开发对团队的沟通要求很高,过多的人数会造成沟通成本的增高,信息在传达过程中很可能会有偏差,使团队难以保持步调一致。通常情况下,敏捷团队的人数少于20人,超过的话可以再进行团队分割。比如腾讯在管理200人或者更大规模团队时,就会按照产、研、运的组织结构进行复制,把大规模团队拆分为10个20人的团队,或20个10人的团队,分别负责产品的子模块。拆分时会保证子团队人员仍以产、研、运三驾马车组成,具备交付功能,可独立工作,再通过子团队之间的协作,完成整个大产品的研发和交付。

如何理解敏捷开发呢?

说得通俗易懂点就是快速进行开发迭代,在过程中不断去优化功能。敏捷主要是区分传统的瀑布开发模式,由于现在互联网模式下节奏快,机会点稍纵即逝,所以很多产品必须以更快的速度抢占市场。区别瀑布模式下主要在于瀑布模式下需求固定,而且相对开发周期较长,但往往在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其实用户的需求可能随着很多因素在不断的变动。可能你花了很长时间研发出来的产品最终变很毫无亮点,缺少市场竞争九。而敏捷开发则不同,敏捷开发以用户的需求进化为核心,采用迭代、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软件开发。由于敏捷开发周期短,效率高,所以我们可以根据需求的变化及时的做出调整。从而做出更符合用户的产品。敏捷开发更多的是一种理念,对事物做出快速反应的一种方式。这也符合当时前的社会发展大趋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