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我儿子今年也上一年级。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儿就是写作业,一般晚饭前就写完了。晚饭后还可以玩会儿玩具,再去上轮滑课,回家洗澡,睡前阅读,9:30睡觉,每天的作息时间和安排都是有规律的。分享一下我自己做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家长学会放手,让孩子知道写作业是他的事儿。这个是前提,当一件事情是自己的事情时,自己需要承担责任,做的好坏会影响到自己的时候,他才会去操心,才会去积极,才会想办法做的更好。我们得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儿,写作业是他自己的事儿。他要去操心。当然这不能只是嘴上说说,而是要体现在我们的行动。千万不要变成你比他急,你天天盯着他,催着他,那就会把写作业变成是我们的事,就麻烦了,他的主动性就没了。
每天晚上的时间除了写作业,应该还有其它丰富有趣的家庭活动。让孩子知道在放学后睡觉前的这段时间里,除了写作业还有玩玩具,户外散步骑车、亲子游戏、读故事等等。如果早点完成作业,就有时间去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更有趣的事情。这样孩子的效率自然就会高,因为如果拖拉作业了,就会影响他自己去做其它想做的事情,自己的利益就会收受到损害。反之,如果除了写作业就没别的了,那拖就拖吧,反正也没什么期待,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养成坏习惯。我儿子每天回家不用提醒,自己就会先把作业写完,有时候到吃完饭时还有一点,他都会先写完再吃。他自己自己着急,担心拖拉了时间,就不能去上轮滑课或者晚上就没时间读故事了。
作息时间要有规律,让孩子知道他每天的睡觉时间是固定的,写作业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写作业慢了,其它想做的事情就没时间了。如果拖拖拉拉,有可能作业都写不完就得睡觉了。那就得承担老师的批评。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是希望被认可被肯定的,而不是希望被批评。记得有一天回家忙着搭积木,数学作业忘记写了,要睡觉的时候想起来了。我就跟他说睡觉时间到了该睡觉了,作业不能写了。结果,第二天早上等我像平时一样起床去喊他的时候,人家孩子早就起来了,把昨晚上忘写的作业写完了。后来,他就知道写作业是第一要紧事儿。要是没写完,影响的都是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时间管理的能力,养成高效的习惯。要在生活中给孩子培养时间管理的能力,很多时候在写作业上表现出来的拖拉磨蹭,其实也不是孩子故意的,只是还没有学会很好的去做时间管理。这是一种能力,需要锻炼和培养。随着孩子年级越高,学习科目越多,作业越多,效率很重要。时间管理其实就是事件管理,有多个任务,多件事情时,如何做好合理的安排,及时的去完成。可以给孩子读一些时间管理相关的绘本童书,通过孩子喜欢的故事的形式帮助孩子建立时间管理的一些概念,然后在实践中应用,让孩子感受到时间管理的好处。家里可以准备一些不同时间的沙漏,在生活中用来计时,让孩子知道时间是会跑的,不管你在干什么,都会过去。同样的时间,如果自己专注了,就能做完两件事儿,如果自己不专注一件事儿都做不完。同时,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做计划,比如说安排周末的活动等等,这些都可以帮助孩子培养习惯。
孩子写作业这件事儿的确让很多家长很头疼,以为是孩子不好,是孩子的问题。其实根源在自己,仔细想想是谁在抢孩子的事情抢孩子的责任,影响了孩子的主动性。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培养习惯,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提供支持,但学习写作业必须是孩子的事儿,并让感受到你的言行一致。只有变成他自己的事儿,只有激发他的主动性,让他养成好习惯,才能做好这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