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应对领导的排挤、孤立和冷落?
面对领导排挤和冷落,我成功地打了一个翻身仗。戏剧的是,后来我成了他的“领导”!
这种感觉,我有过切身的经历,关键要冷静,静能生慧,抽丝剥茧,找到问题的关键!我的经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想大展宏图,不料动了领导的奶酪,被冷落与孤立:
在08年,我被朋友从武汉挖到四川某地级市的一家公司,任策划部经理,上面的领导就是分管的副总,我的朋友是总经理。
02年毕业之后,我一直做的就是运营策划工作,手头上用出去的广告费不低于5000万。开始决定要去的时候,就想着:我经验那么丰富,又相对是从大城市里出来的,肯定可以大展宏图,也不辜负朋友对我的看重。
走马上任之后,我对公司过去三年的运营策划方案,包括运营业绩、市场占有率等都作了详实的摸底,足足用了一周的时间,发现问题很大,存在比如:营销方法单调,缺乏现代运营思维、广告投放不合理等。
写调查报告,我就写了足足三十多页,非常详实,毕竟我是新来的,要客观。我信心十足地,把报告交给了分管副总。
他边翻边一个劲点头说:
果然用心啊,一看就十分有经验,知识非常系统,这报告也做得不错。这样吧,我先看一下,再跟总经理商量一下。总经理,这真为我们挖来了人才啊。
当时,我还心想:不拿点真本事出来,以后又怎么能立足啊。后来想想,我被副总排挤、孤立和冷落,可能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过几天,副总还没有找我谈话,聊聊方案的事情。
总经理亲自过来问我:你的方案怎么样了?我说:我早就交给副总了,他没有拿给你看?
总经理忙问:你交给他几天了啊,他没有跟我谈这件事啊。我说:我都交了四天了。总经理若有所思地说:好吧,放心,我找他问问吧。
当时不明白,副总为什么压着我的方案呢?那可是到新公司工作的基础,不定下来就会很影响工作的开展。
三天后,公司高层开会探讨我的方案。会上很多人给了很高的评价,虽然方案通过了,但我只是隐隐地觉得:副总笑得有些尴尬。
事后的时候,总经理单独跟我聊天的时候,也暗示我:这是小城市,和大城市还是有区别的,不要把过去的事情都推翻了,或者说的很落后。这样大家都容易接受,你也好开展工作。
我没有太当回事,反正方案已经通过了。副总排挤、冷落的反应,来得很快,这我都记得很清楚:
- 总是有意无意地,在会议中问我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这让压力很大,简单迎合吧,有些方案的确很LOW,不迎合吧,又是在否认同事的努力;
- 向副总请示,他都会推给总经理:每次都是“行,我知道了,你跟总经理汇报一下,他通过就行了”,这让我觉得很敷衍,又说不出来;
- 副总经常跟其他同事吃饭,很少带我:我们这条线是运营、营销,同事们比较活跃,经常会隔三差五,会有大大小小的聚会,副总很少带我,这也间接导致部门同事的一些抱怨。
这种被排挤、孤立的感觉很不好,总经理也经常暗示我要处理好跟副总的关系。
冷静处理,缓和关系,为我建立了难得的职场跃迁基础:
有一段时间特别不理解:能力高,对公司不更是好事吗?
职场就是这样,先要解决立足问题,就是你的直接领导问题,否则极其容易被他挤出团队,连证明自己的机会都没有。
经过一番思考,还特别请教了总经理,毕竟是他挖我过来的。我开始了自己的处理计划:
- 第一步,不盲动,不再要求事事完美:
这一步很重要。原来我的感觉,就是不完美的事情就得需要指出来,做得更好,这是在大城市里养成的职场习惯。而在小城市里,公司团队、市场竞争充分度都有很大的不同。
放下这个心态,就降低了对团队、投入的要求,这让自己压力减轻了,也降低了同事们的敌视态度。
- 第二步,露破绽,完美是一种负担:
故意犯点什么错误,主动示弱,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战略。降低对方的防备心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对方知道,你也有犯错的时候,你也不是完美的。
如果不给予他们在小错误上挑你毛病的机会,他们就会憋着大招,可能令你防不胜防。
我有计划地在报告数据、递交时间、表达不准等方面出一些小错误,让副总有了借机批评我的机会。我能感觉到他在批评我时的心理:你会也会犯错吧,落到我手里了吧。奇怪的是,他批评得越厉害,我心里越有些小小的得意。
- 第三步,自我批评,请求对方的指教:
这是直接俘虏对方心理的一步。上面有了错误,就要借势发挥,借势下台阶。面对对方的批评,要比对方更深刻地表达自己的错误:对不起,领导您批评得对,这种错误太幼稚了,幸亏有您及时发现,以后您一定要多多批评,多多指导我。
这一步就是让对方的心理得到更大的满足感。为什么需要这种满足感呢?
很多人想的第一方法是:直接找领导喝酒或承认错误呢。
千万不要这么做,这样做会给对方心理压力:就是让对方承认过去真的是“小肚鸡肠”或对你看不顺眼。
而给他一个批评你的机会,即可以让他轻松地出了心中恶气,又能顺理成章地把未来指导权还给他。
- 第四步,谨小慎微,我则是利用这段时间,给自己充足了电:
当你弱小的时候,与“强势”的一方,一定不能硬干。后来的日子,我基本缓和了这种关系,工作压力也小了,我用这一段时间,学习了很多管理课程,这也成了我后来创业时,最宝贵的学习期。
隐忍,并不是屈服,而是为了更强势的爆发。
- 第五步,我成这家公司的运营管理顾问:
斗争之后,我取得了难得的空闲时间。一年多后,我辞职开始创业,就是这同类公司提供培训、咨询服务。我成了这家公司的运营管理顾问。
副总是董事长的亲信,一直都在。再见面的时候,还能感觉到:还是有点点小尴尬。
总结几点非常有价值的心得:职场斗争无处不在,很多人都是死在不懂人性上。
有职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斗争的主角是人,人又被“人性”所控。
在斗争里,牺牲掉的,往往都是不懂人性的人,总结几点,赋能更多人。
- 第一点,你的优秀,可能会伤害到别人。
优秀不好吗?你的优秀,就意味着周围的人会被你比下去,他们就会努力让与你的差距,看起来不那么大。那,他们是会让自己成长,还是让你看上去不那么优秀呢?
显然是后者,所以想让别人拥护你,要么是优秀到,他们伤害不到你;要么,就是让自己看起来,与他们差距不是那么大。
- 第二点,很多时候,不要立即直接承认错误:
比如:前面已经让领导下不来台了,如果你立即请客、道歉,领导就处于两难境地。不原谅吧,会被认为没有格局;如果说原谅你,那就说明过去的行为都是真的,也是小肚鸡肠。
这样你的请客、道歉就会大打折扣。智慧的人,往往总是会让对方“得了便宜还卖乖”,就是给对方一次反击的机会,在这个机会中,顺利地把事情解决。以后再请客吃饭,双方面子上都过得去。
不要把话说得太明白,是一种智慧。
- 第三点,如果还没有足够强大的能力改变一切,那就要学会在隐忍中积蓄力量:
这也是一种智慧吧。要敢于承认,现在能力还不够强大,至少不能强大到其他人自愿为你改变,那就说明:能力还不够,时机还不对。唯一一个办法,就是后退一步。后退不是放弃,而是积蓄力量,找机会赢得胜利。
当然,赢得胜利,绝对不是指把对方干掉,而是有能力实现自己想要的。让自己强大到,不给对方任何机会。
知人者智,知已者明。人性,这个东西,才是斗争的最大指挥者。
斗争的背后,皆是人性。否则,轻则引火烧身,重则直接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