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和定义产品的确很容易混淆并造成认知错误,甚至影响企业运营体系。
定位是一种基于消费者心智的差异化竞争策略,是一个独立的营销概念,对应的是心智和品类。定义产品是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对同一种产品进行不同的定义。
一般情况下是先有定位,之后才有定义产品,两者既不冲突也可以独立。
一、创建新品类占领消费者心智,定位是实现差异化战略
在激烈竞争中,品牌想要占据靠前的排名是不容易的,并且同品类中顾客能记住的品牌最多两三个。比如海底捞是火锅餐饮第一,第二三名很多人就不知道。最东边的城市是丹东,第二东边的又是谁呢?
顾客能记住的信息是有限的,并且这些信息不能太复杂,加上对品牌的印象不会轻易改变,这些心智模式都提高了品牌获得竞争优势的难度,这就需要定位逻辑来占领消费者心智,建立一个新品类就是核心。
“怕上火,就喝王老吉”,“海澜之家,男人的衣柜”等,这些信息既简单又好记,同时凉茶是建立了凉茶这个新品类,最终占领了消费者心智,定位的结果是实现了差异化,从而帮助品牌获得市场认可。
二、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定义产品会影响商业模式
一个产品可以满足多种需求,苦丁茶可以是降血脂的保健品,也可以作为礼品送给减肥人群。一种需求也可以有多种产品满足,保健需求可以是苦丁茶也可以是脑白金。社区便利店是个产品,那如何定义这个产品?
如果定义为卖货的,最高销售就是目标。如果定义为卖服务,差异化和体验才是重点。卖货的定义是赚差价模式和收费用,卖服务定义会从顾客立场考虑潜在需求,原创商品开发才是目标。这两种不同的定义会导致盈利能力相差20倍。
同一个产品由于经营者的认知差距,会对产品有不同定义,最终会影响产品的战略制定和生命周期。同样的苦丁茶当做保健品销售利润还不错,如果定义成礼品会不会更有价值?定义产品之后会导致产品设计、营销策略、甚至商业模式的改变。
三、定位在前,定义产品在后,共同构建战略营销体系
定位和定义产品的基础都是需求,定位是从消费者心智出发,不是从产品发起,其实是关注消费者的买点,而定义产品是关注产品的卖点,这是它们很重要的不同。
定位通过建立新品类占据消费者心智,然后不断打造自己,树立自己在这个品类中的领导地位,来获取行业竞争优势。定义产品是满足不同客群的需求,比如苦丁茶定义为礼品找到匹配的用户,或许比定义为保健品更有价值。
从时间维度看定位是在前面,定义产品在后,定位是个基础性问题,精准定位带来的价值无限。没有定位,定义产品也可以独立开展,有了定位,之后定义产品会对需求的把握更有力。两者可以独立,也可以结合制定统一营销战略。
四、总结
定位和定义产品有不同的运用场景,定位是战略层面的,定义产品是战术层面的,因此没有冲突可以递延结合。
如果产品的利润还可以,找到心理账户匹配的消费者是关键点。如果产品盈利能力较弱,将其定义为战略和商业模式的一环也不错,比如爆品战略或免费模式。
定位在完成心智占领和新品类后,需要将市场做大,否则一个新品类再成功但规模太小,定位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总之,结合自身情况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