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是屈原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楚辞》的代表作,共373句,为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骚体诗,亦称“楚辞体”,是古代诗歌体裁之一。它起源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所以到了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与萧统的《文选》等作品中,就用“骚”来指称具有楚辞特色的诗歌,后人便称之为“骚体诗”。这种诗体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
屈原通过自述身世、表明心志、回顾自己因辅佐楚王改革弊政而受谗被疏的遭遇,表明自身决不同流合污的政治态度和“九死未悔”的坚定信念,抒发了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