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霍去病的诗(塞下曲其一李白的)

卫青霍去病的诗(塞下曲其一李白的)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前六期,我们先谈论了在写卫青、霍去病的时候,如何寻找感情最饱满的切入点。然后又通过王维的《少年行》、《燕支行》、李白的《胡无人》、隋朝军事家杨素的《出塞二首》领略了卫霍二虎将的英雄豪气,以及汉家王朝的盛世气魄。上一期,我们一起读了李白《塞下曲》的第一首和第二首。今天,我们再来看看《塞下曲》的第三首。(由于《塞下曲》共有六首,且首首豪迈壮美,所以,小淇就把六首分到了几期,每一期读一至两首。)

我们先来看看《塞下曲》的第三首吧!

塞下曲 其三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这一首,依旧是对战争的描写,气势磅礴。

卫青霍去病的诗(塞下曲其一李白的)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骏马如旋风般驰骋,战士们扬起马鞭出了渭桥。这个开头非常生动。李白在这里直接用战士们出征的场景开头,一开始就把读者带入了激烈紧张的战场中,身临其境。“似风飙”和“鸣鞭”的描写也体现出战事的吃紧和将士们昂扬的斗志。

卫青霍去病的诗(塞下曲其一李白的)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这两句真的非常豪迈!战士们背着弯弓辞别了汉家的月亮,挽弓搭箭便击破胡人的军队。“辞”和“破”这两个动作非常传神,从离开汉家地界到大获全胜,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和巨大的转折。但是,作者把这些过程都删繁就简,但又把汉家将士们的攻无不克、势如破竹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弯弓”对“插羽”,“汉月”对“天骄”的对仗既非常工整,却极其自然,毫无刻意雕琢的痕迹。“天骄”根据商务印书馆的《古代汉语词典》,解释是:“天之骄子。汉代称匈奴为天之骄子。后以‘天骄’称边疆强盛的民族。”像王维《燕支行》中的“拔剑已断天骄臂,归鞍共饮月支头。”杜甫《诸将》中的“拟绝天骄拔汉旌”都是这样的用法。

卫青霍去病的诗(塞下曲其一李白的)

祁连山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到这里,战斗就结束了。战时所布的阵解除了,星星的光芒也随之暗淡。营地渐空,沙漠里的大雾也消散了。这里的“海”依旧指的是瀚海,就是沙漠的意思。

卫青霍去病的诗(塞下曲其一李白的)

祁连山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在麒麟阁里,只有的霍去病的画像。“麟阁”,即麒麟阁,汉代阁名,在未央宫中。汉宣帝时曾绘十一位功臣像于其上,后即以此代表卓越的功勋和最高荣誉。这里有一个争议,有人认为这一句是讽刺赏罚不公,只有霍去病一人得以留画像于麒麟阁。但是,小淇认为,在这里,霍去病就是所有将士们的一个代表,皇帝对霍去病的表彰也代表着皇帝论功行赏。此外,既然论功行赏,霍去病的功劳最大,自然赏赐最多。这也是说,只有霍去病配得上麒麟阁功臣~

卫青霍去病的诗(塞下曲其一李白的)

雁门关

此外,为什么“霍嫖姚”是霍去病呢?(小淇在《卫青、霍去病IV——从李白《胡无人》看卫霍》里面也提过,看过的朋友们可以略过~毕竟霍去病是小淇的男神,就让小淇再讲一次呗~)据《史记》记载:“大将军姊子霍去病年十八,幸,为天子侍中。善骑射,再从大将军,受诏与壮士,为剽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可见,霍去病第一次出征就是以嫖姚校尉的身份出征的。当然,因为版本的原因,《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写的是“剽姚校尉”,《汉书·霍去病传》写的是“票姚校尉”,唐诗中基本上都是“嫖姚校尉”。顺便说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代汉语词典》对于“嫖姚”的解释是:“轻锐劲疾的样子。汉代用作武官名号。《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霍去病]以嫖姚校尉从大将军。’亦作‘剽姚’、‘票姚’。”《古代汉语词典》对于“剽姚”的解释是:“骁勇劲疾。《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霍去病]善骑射,再从大将军,受诏与壮士,为剽姚校尉。’也作‘票姚’、‘嫖姚’。”《古代汉语词典》对于“票姚”的解释是:“轻锐劲疾的样子。汉代用作武官名号。《汉书·霍去病传》:‘大将军受诏,予壮士,为票姚校尉。’”所以,霍嫖姚知道就一定是霍去病啦!另外,根据小淇个人的写诗经验来看,为什么要写“霍嫖姚”呢?很大可能也是方便押韵。因为“姚”属于平水韵“二萧”,这是一种非常常见且常用的韵,所以,在写诗的时候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当然,在这里,“霍嫖姚”指的肯定不是霍去病本人。这里李白是用霍去病来指代能征善战的将军。

《塞下曲·其三》语言流畅简洁,气势豪放壮阔,从出征到获胜皆在其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