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健康养生(三伏天到了,你必须知道的养生知识!)

今年三伏天从7月16日开始入伏,一直到8月24日结束,时间长达40天。

初伏(10天):

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20天):

7月26日-8月14日

末伏(10天):

8月15日-8月24日

连日来,我国各地气温陡然上升,北方开启“燥热煎烤”模式,南方拉开“暑湿闷热”帷幕。今年为期40天的三伏天,跨越了大暑、立秋、处暑节气,周期长,大家在做好防暑降温的同时,还需祛湿降燥,防寒避“阴暑”,保健身心。

苦、酸、甘、淡四味,

帮助身心舒适度过长夏

入伏酷热怎么办?

 ——适度食苦

夏季是自然界阳气较旺盛的时节,暑为盛夏火热之气所化,所以伤人多表现为一系列阳热症状,如高热、心烦、面赤、脉洪大等。暑性升散,其性升发,故易上扰心神,或侵犯头目,出现心胸烦闷不宁、头昏、目眩、面赤等,这时可以适当服用清解之品。《金匮要略心典》说“苦者,能泻,能燥,能坚”,苦味有泻热、燥湿、坚阴的效果。苦入心,能清心火,食苦利于夏季养心。

三伏天健康养生(三伏天到了,你必须知道的养生知识!)

夏季可选用莲子心清心火、除烦,夏枯草清散毒热、化瘰消肿,金银花疏散风热、透邪解毒,苦丁茶辛苦清透、清心平肝,食用前请了解药性及自身情况。南方常用苦瓜入汤,如苦瓜排骨汤,在补充水分的同时清泻湿热。夏季常服用的龟苓膏中金银花、蒲公英、罗汉果、凉粉草具有清热透邪的效果,对于手足心热、心烦、口腻口苦、大便黏结、舌苔厚腻发黄者,长期服用具有较好的功效。但苦味并非多多益善,脾胃虚弱、体质柔弱和经期女性则应慎用。

口渴汗出怎么办?

 ——酸甘化阴

暑性开散,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口渴喜饮、尿赤短少,伤及阴津。中医有酸甘化阴之说,因此可以食用具有这类性味的食物。此时各类水果,如杨梅、木瓜等均是较好的选择。

三伏天健康养生(三伏天到了,你必须知道的养生知识!)

夏季心火太过,子病及母,就会出现木火刑金、肝木克脾土等情况。可自制酸梅汤服用,用乌梅10粒、生山楂15克、桂花10克、陈皮10克、菊花15克,冰糖适量,先用冷水浸泡,开大火煮沸,再转中小火,烊化冰糖,待水温约70℃左右时撒干桂花,冷藏即可。熬好的酸梅汤色泽金黄,幽香四溢,清凉爽口,饮后解暑生津。

疲乏倦怠怎么办?

 ——甘润益气养阴

暑易耗气,夏季如出现气短、劳乏、口渴、汗出的症状,是暑邪伤及心肺气阴的表现,此时可以选择一些中药材进行调理(建议在医嘱下服用),比如:参类补气,麦冬养阴,五味子敛汗助阴,可收养心安神之效。实际上,暑伏时节是一年中阳气旺盛的季节,这时候保养阳气,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三伏天健康养生(三伏天到了,你必须知道的养生知识!)

身体困重怎么办?

 ——淡味渗利水湿

淡味可以利湿解暑祛湿。此时上市的各种瓜类大多性味甘凉而淡,富含水分,水能制火,凉能清热,淡能利湿,因此可选择冬瓜、丝瓜、苦瓜、西瓜翠衣等来解暑祛湿。豆类则多具有健脾利湿的效果,可吃些白扁豆、绿豆、赤豆等,改善湿郁热伏的症状。

也可以用性味甘淡的食材自制夏季饮品。如,选用竹叶15克、白茅根15克、雪梨50克、冬瓜30克、甜杏仁10克、陈皮5克、甘蔗、无花果、蜜枣适量,熬制解暑糖水,还可加上薄荷少许点缀。其中竹叶、白茅根、冬瓜均有淡渗利湿、清心除烦之功。

三伏天养生要防暑更要防寒,

保持一个温度,少做五件事!

三伏天可以说是一年之中最难熬的时刻,不仅酷热难当,也很容易给人带来各种疾病。在很多人的观念中,认为三伏天里最重要的是防暑。其实,防寒才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要防寒?夏季暑热让人腠理疏松,如过于避热趋凉可导致风、寒、湿邪侵袭机体而引发“阴暑”,出现身热头痛、无汗恶寒、关节酸痛、腹痛腹泻等症。同时暑热天气里大家喜欢开空调,许多人贪恋冰凉环境,贪食冷凉之物,这时候就更要预防“阴暑”。

三伏天如何防寒?

预防“阴暑”,应当避免夜间露宿室外、或坐卧于阴寒潮湿之地,或在树阴下、水亭中、阳台上乘凉时间过长,或运动劳作后立即用冷水浇头冲身,或立即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或睡眠时被电扇强风对吹等习惯。

一,保持一个温度:空调26℃

1.三伏天开空调温度保持在26℃最适合。在炎热高温的状态下,晚上睡觉闷热出汗,皮肤黏乎乎的,为了凉爽,很多人将空调的温度调得很低。而空调致病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室内外温差过大。虽然人体有一定的体温调节能力,但这个能力是有限度的。建议,室内外温差在8℃-10℃左右最适宜,所以26℃左右的室内温度是比较合适的。

三伏天健康养生(三伏天到了,你必须知道的养生知识!)

2.避免冷风直吹。无论是开空调、吹电扇还是窗边纳凉,都要避免长时间直吹。夜晚睡觉时,门窗别开小缝儿,以防虚邪贼风。

3.护好两个部位。咽喉和后心是人体最薄弱的地方,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犯。护好这两个部位,有助于帮助身体缓冲低温的寒气。

二,少做五件事

1.少吃冷饮。人体的脾胃喜温不喜冷,冷饮进入体内后,会降低体内的温度,从而影响脾胃的功能,容易引起脾胃失调,甚至容易引起腹泻。

三伏天健康养生(三伏天到了,你必须知道的养生知识!)

2.少吃大鱼大肉。夏季食欲旺盛,喜欢吃大鱼大肉,而蔬菜水果却吃的少,这会使得人们的身体维生素缺乏,导致上火等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3.莫用饮料代替水。夏天,人体的排汗量和水分蒸发量都大大增加,如果只喝饮料不喝水,尿液中的代谢物质不能很好稀释,晶体沉积,易形成结石。而且长期摄入含糖饮料容易变胖。

4.不要湿发入睡。很多人认为,夏天气温高可以不吹干、擦干头发就睡,或者头发湿漉漉的,就座在空调屋里,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容易导致“湿邪”在不知不觉中入侵身体。所以,夏天也要把头发擦干再入睡。

5.颈椎、腰身不要对着空调吹。从外面一身汗回来或者在运动后,对着空调使劲吹凉风,湿气会借机顺着张开的汗毛孔进入人体,损伤阳气。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就是因为吹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在空调房里穿衣服,要过肘过肩,女性不露腰,男性不露颈椎。

三伏天健康养生(三伏天到了,你必须知道的养生知识!)

三伏天还要做好“四个一”

一个午觉。夏季气温高,睡眠容易不好。补个15-30分钟的午觉,让下午有个好精力。

一杯温开水。水别等渴了再喝,经常小口小口喝杯温开水,补充水分,散发暑热。

一次泡脚。睡前用40℃的温水泡脚,可舒筋络祛寒湿,还能提高睡眠质量。

一小时步行。走路运动适合夏季,每天快走30分钟到1个小时,以微微出汗为宜,能排除体内湿浊之气,匡扶正气,令人神清气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