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成虫体长约0.8厘米,身体扁平细长,头较小。雄性长有一对较长的触角,大多数都有翅膀。雌性没有翅膀,身体比雄性大,萤光比雄性亮。全世界有2000多种萤火虫,它们都比较喜欢生活在湿度大,植被好,没有污染的环境中。萤火虫的一生可以用蜕变、闪光来形容。萤火虫的幼虫从卵孵化出来后一般要经过一共6次蜕变后才能成蛹,最后再羽化为成虫;而成虫的寿命也只有短短的5天到2个星期。在萤火虫的体内有一种发光质,通过发光酵素的作用,引起一系列化学作用,而发出萤光,这种萤光里没有红外线所以是冷光。萤火虫是“光语者”,它们是靠发光来交流的,夏季是萤火虫繁殖期,萤火虫小伙子们打着灯笼在林间四处飞翔,或快或慢在闪动亮光,耐心地等待萤火虫小姐一次强光的回应。在完成交配产卵后,就结束了蜕变、闪光的一生。
“萤火虫萤火虫慢慢飞,夏夜里夏夜里风轻吹”是一首小时候常听的童谣,那时到了夏天,就会有很多萤火虫出现在院子里,像一个个提着灯笼的小天使,我们不停地追逐着这夏夜的天使,唱呀跳呀。随着时光的流逝,伴随着童年记忆的模糊,萤火虫也随着城市霓虹灯的增加,植被的破坏,水源的枯竭消失不见了,就连乡村也很难寻觅到它们的身影。
童年的萤火虫在哪里?我要在哪里才能找到你?再次遇见萤火虫是在高黎贡山保护区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这离我远去的童年已有30多年。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中国云南省西部边疆的中缅两国边境地区。在行政区划上,从北到南地跨怒江州的贡山县、福贡县、泸水市和保山市的腾冲市、隆阳区。是目前云南省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保护区,其以保护生物气候垂直带谱自然景观、多种植被类型和多种珍稀及濒危动植物为目的。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据初步调查统计,保护区内有种子植物5139种,有1163种是中国特有种,264种是云南特有种,382种是高黎贡山特有种,其中33种被列为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保护区有兽类154种,占云南省的52.0%,占全国的30.9%;有鸟类750种,占云南省的79.4%,占全国的51.9%;有两栖动物21种,占云南省的20.6%,占全国的7.5%;有爬行动物56种,占云南省的37.2%,占全国的14.9%。其中,82种被列为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高黎贡山是我国西南生物安全的第一道屏障,自然也成了萤火虫的最佳庇护所。
暮春初夏当夜色完全笼罩了高黎贡,在斑驳的树影间洒下点点星光;晚风轻轻地从耳边吹过,空气里弥漫着草木泥土的芬芳,远处不时传来阵阵蛙鸣;一个个小精灵提着灯笼在夜空中翩翩起舞,把静谧的森林装点得生机勃勃。萤火虫是高黎贡黑夜的精灵。
朱 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