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中描写人物外貌的段落(从《哈利·波特》里学习人物外貌的描写)

01

上周五,咱们的作文课里,依旧讲写人。

第一节课,主要评讲了你们的四篇作文作业。

第二节课,咱们一起读了你们最喜欢的《哈利•波特》。

在《哈利•波特》里寻找人物“外貌描写”的片段。

以下几个出自《哈利•波特》的外貌描写,都是你们在上一节课,我批改你们的作文时,你们自己临时找到的。

哈利波特中描写人物外貌的段落(从《哈利·波特》里学习人物外貌的描写)

02

德思礼先生(在一家名叫格朗宁的公司做主管,公司生产钻机。)他高大魁梧,胖得几乎连脖子都没有了,却蓄着一脸大胡子。德思礼太太是一个瘦削的金发女人。她的脖子几乎比正常人长一倍。这样每当她花许多时间隔着篱墙引颈而望、窥探左邻右舍时,她的长脖子可就派上了大用场。(98字)

【评析】

这是整部《哈利波特》里出场的头两个人物。因是次要人物,所以着墨并不多,两个人,一共用了98个字来描述。而且,两个人抓住了一个共同的点——脖子,来书写。

德思礼先生脖子短,高、胖,一脸的大胡子。我们可以在脑海里想象一下,这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你会想到什么样的与性格有关的词语来形容他?笨重、粗糙,甚至还带着点狂野,是不是?

德思礼太太呢?脖子长、金发,瘦削。而且,对她的长脖子的“功能”还加以强调,强调她用长脖子来窥探左邻右舍。这又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尖酸、刻薄,爱嚼舌头,是不是?

描写如此形象的两个人,主要功用是引出主人公哈利波特,交代哈利波特在人生最初的11年里,是在什么样的两个人的“养育”下成长的。

03

哈利波特中描写人物外貌的段落(从《哈利·波特》里学习人物外貌的描写)

他个子瘦高,银发和银须长到能够塞到腰带里了,凭这一点就可以断定他年纪已经很大了。他穿一件长袍,披一件拖到地的紫色斗篷,蹬一双带搭扣的高跟靴子。半月形的眼镜后边一双湛蓝湛蓝的眼睛炯炯有神。他的鼻子很长,但是扭歪了,看来至少断过两次。他的名字叫阿不思•邓布利多。(129字)

【评析】

这是整部《哈利波特》里出场的第三个人物。推出德思礼夫妇之后,紧接着便推出阿布利多。阿布利多对于哈利波特意味着什么?是师长,更是恩人,是改变他整个人生际遇的非常重要的人。由德思礼夫妇给予哈利的不幸,紧接着便推出这个给予哈利许多幸运的人,说明,全书的情节还是相当紧凑的,而且,是一种转折。说明哈利的命运即将转折。

写邓布利多的外貌,主要抓住了他的银发和银须的“长”,说明他年纪很大了。一件长袍,交代了邓布利多的身份——魔法师;紫色长袍,与下文写麦格教授时的绿色长袍,说明不同颜色的颜色的长袍,代表着魔法师的等级差别。

除了写邓布利多的“老”,紧接着又写他的眼睛,用了“炯炯有神”一词,说明什么?说明邓布利多虽然人老了,但心思还是缜密的,并不糊涂,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嘛。

写他的鼻子,说鼻子歪了,还特意交代断过两次,这不是随便一说,是为后文埋下伏笔。后文会交代是什么样的过往会使他的鼻子断两次的。

因为是重要的人物,所以邓布利多的外貌,仅一个人,就用了129个字来描述。

04

花斑猫不见了,换成一个神情严肃的女人,戴一副方形眼镜,看起来跟猫眼睛周围的纹路一模一样。她也披了一件翠绿色斗篷,乌黑的头发挽成一个很紧的发髻。(71字)

【评析】

相对于邓布利多,麦格教授算不上是主要人物,甚至对于主人公哈利来说,麦格教授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的影响,还比不上德思礼夫妇那么“深重”,所以,对于她的出场,外貌描写并不突出。

但71个字里,同样包含了许多的信息。比如,“神情严肃”,戴“方形的眼镜”“很紧的发髻”。所有的一切都说明麦格教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不苟言笑。方形眼镜?试问,现实里,有几个人会戴方形的眼镜,这里稍带夸张,无非是想以这样的外貌描写,来重申麦格教授性格坦克稍微有那么一点“教条主义”,守着条条框框,特别尊纪守法的那种。“很紧”的发髻,这一点也说明麦格教授的“严肃”。

所以,所有的外貌描写,都不是为写外貌而写外貌的,都是为描绘这个人物的性格而服务。如果某个外貌特征能突出人物的这个性格,你甚至可以特写,可以夸张性去突出描写。

如果某个外貌特征对于你塑造这个人物的主要性格没多大关系,可以略写,甚至不写。

05

哈利波特中描写人物外貌的段落(从《哈利·波特》里学习人物外貌的描写)

(一阵低沉的隆隆声划破了周围的寂静。当他们来回搜索街道上是否有……只见一辆巨型摩托自天而降,停在他们面前的街道上。)

如果说摩托是一辆巨型摩托,那么骑车人就更在话下了。那人比普通人高一倍,宽度至少在五倍,似乎显得出奇地高大,而且粗野——纠结在一起的乱蓬蓬的黑色长发和胡须几乎遮住了大部分脸庞,那双手有垃圾桶那么大,一双穿着皮靴的脚像两只小海豚。他那肌肉发达的粗壮双臂抱着一卷毛毯。(131字)

【评析】

海格,这是个对于哈利来说,亦师亦友的人物,就像后面凤凰社里的出现的小天狼星一样的人物存在。如果说,邓布利多是哈利的幕后老板,那海格就是邓布利多行动的“双手”,是哈利最直接的接触人。所以,作者才会不惜用131个字来交代此人的外貌特征。

而且,很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海格的出场。人未到,巨型摩托的轰鸣就让人心惊了。这叫什么?叫“人未到而声先至”。是一种烘托,一种渲染,说明即将出场的这个人物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这一手法,在《红楼梦》里就有运用。比如王熙凤的出场,即是如此。

林黛玉和外婆在那里正拉着手说话呢,哭哭啼啼。就在这时,王熙凤出场了。没有先让她出来,而是丫头婆子鱼贯而入,排场很大。最后,人未到声先到,“哎呀,不好意思,我来晚了”。搞得林黛玉好纳闷啊。然后,这王熙凤才算正式出场。出场之后的外貌描写,那完全就像画一幅画似的,精绘细描。

重要的话,说三遍;重要人物的出场,当然也得“隆重”又“隆重”,不能让他随随便便出来的。

写海格的外貌,主要突出了两点,一个是高大,一个是粗野。

而且,对于粗野还以破折号的形式,进行了特意说明:头发、胡子纠结到一起,乱蓬蓬的,手掌大得像垃圾桶。形容手掌大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大得像块奖状,大得像金盘银盘,都可以啊,为什么偏偏像垃圾桶?其实,这主要是与前文的“纠结”“乱蓬蓬”相对应的。这种粗野,说明什么?至少说明,海格是个不修边副、不注重个人形象的人,性格里大大喇喇。

像前面写德思礼先生时,也是高大,也带着点粗野,但两个人是完全不同的,可以对比着细细揣摩一番。

06

哈利波特中描写人物外貌的段落(从《哈利·波特》里学习人物外貌的描写)

也许和哈利长年住在黑洞洞的储物间里有些关系,他显得比他的同龄人瘦小。他看上去甚至比他实际的身材还要瘦小,因为他只能穿达力的旧衣服,而达力要比他宽大三四倍。哈利有一张消瘦的面孔,膝盖骨突出的膝盖、乌黑的头发和一对翠绿的眼睛。他戴着一副许多透明胶粘在一起的圆框眼镜,因为达力总用拳头揍他的鼻子。哈利对自己的外表最喜欢的就是额头上那道闪电似的淡淡疤痕。(173字)

【评析】

我们的主人公哈利终于出场了。在小说的第几回里?为什么次要人物德思礼夫妇都出来了,邓布利多、麦格和海格都出场了,哈利才出场?前面所有的情节,其实,都是铺垫,都是故事背景的交代,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渲染”主人公哈利波特的出场。

对于哈利这个主人公外貌的描写,更是字数最多。用了整整173个字。

写他的外貌,主要抓住了他的瘦小,最后一句,隆重推出了他额头的那道闪电形疤痕。其中一个细节,粘了许多透明胶的圆眼镜,很有意思,一句话,等于是交代了许多的信息。

一副眼镜粘了许多透明胶,说明什么?说明哈利在德思礼家生活的一点儿也不好,他的表哥达力经常欺负他,只是其一,还主要是因为德思礼夫妇对他也不好,一副眼镜都那样了,也没有给他换副新的。

圆眼镜,为什么不是像麦格教授那样的方眼睛?圆,透着圆润、灵活,说明哈利并不像麦格那样死板、教条,他是聪明的,灵活的,甚至在德思礼家11年的生活里,也是适者生存,带着点“圆滑”的。

但是,就我个人来看,我觉得哈利的这段外貌描写并不是很好。或许是翻译的缘故,写得有点乱。面孔、膝盖、头发、眼睛,这是个什么顺序?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

写外貌,可以有两个描写顺序:

第一,以首先主要特征,然后次要特征为序。先要能够最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的外貌,或是人物与其他人物有最明显区别的外貌特征来写,然后再写其他细节。这是写外貌时的首选。

比如,写邓布利多,上来就抓住他的长头发和长胡子。写德思礼夫妇,上来就抓住他们的脖子。

第二,以从上到下,或是从里到外,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去写。这是写外貌时的第二选择。基本上,也只有初学作文的你们才会这样“工工整整”的进行外貌的临摹。

这两种方法,不是独立的,很多时候,是糅和在一起用的。

就像这一处对哈利外貌的描写,就是先抓住他的主要特征,瘦小。然后写次要特征。为什么说此外描写不好呢,就是他的次要特征描写,没有按一定的顺序,给人感觉比较乱。

06

好了,余下的人物,你们自己翻翻找找,体会体会,像这样一部全世界都知名的小说里,作者是如何展开人物的外貌描写的。体会一下他的外貌描写对于人物性格的塑造有什么作用。

上一周的作文作业,包括日记,你们都按时完成了,作为奖励,本周就不再布置新的作文作业了。

作业1:把评讲过的,各自的作文重写一遍。你们作文中的优缺点已经给你们讲过,升格重写,下周五上作文课的时候,还读各自的这两篇作文。

作业2:日记两篇。

作业3:在自己目前正在阅读的课外书或是已学过的课本里,寻找并摘抄三段外貌描写的段落或句子,要求是主要人物。这个主要人物,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你们喜欢的动物小说的动物的外貌描写。摘抄之后,自己体会从外貌描写里反映出的人物性格。

另外,再寻找摘抄两段关于人物动作的片段。比如,你们喜欢的动物小说里,动物捕猎的场面动作;或是人物做某重要的事情时的场面与动作。

下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