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竹诗赏析
文/董如福
根盘石土自成林,坚韧能承暴雪侵。
纵使身心成孔洞,依然振气发强音。
“但肯寻诗便有诗”,本诗写的是寻常景物,用的是寻常字面,一经作者烹调,便觉得清脆可口。真正达到“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至高境界。看字面都很明白如话,但是其诗的味道却非常感人。这是笔力和思力合作达到的结果。历代诗人咏竹佳作层出不穷,要写出新意很不容易,但这首咏竹诗却给人耳目一新。所咏之“竹”是作者的自况,与作者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竹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此是通过对竹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出来的,不生硬,不直白,语言有张力,能够让人有丰富的想象,写得鲜活生动。作者对于所咏竹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十分准确,做到了“不即不离”,既不停留在竹的表面,又切合所咏竹的特点。这一特点就是竹的坚韧,揉进了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独特的感情。起承句化用郑燮诗句,写竹虽然生长条件差但生命力旺盛。所处自然环境恶劣却坚韧。这首诗的精彩之处在转结句,这是作者超越古人的独创,他对绝句技法把握得炉火纯青,“纵使”一词转得巧妙,转出新意,转出高度。堪称精警句,满满的正能量,似乎看到这样一副画面,战场吹起冲锋号催人奋进。这是作者另辟蹊径,从竹子做成乐器作为切入点,抒发感情。“身心成孔洞”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很形象,因为竹子做成乐器是要把每节打穿的,这不由让人联想到“千疮百孔”这个词语,纵如此,竹依然鼓起勇气发出最强的声音。这何以是写竹,这分明是在写作者自己,数年征战商海,而商场如战场,心中时有冲锋号响起,虽然遇到很多困难,但从未动摇他的意志,依就自强不息,是真正的强者风范,才有今日事业之成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