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简介
1、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为“骚体”。
2、楚辞,其本义是指楚地的歌辞,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是诗歌的体裁,二是诗歌总集的名称。楚辞的创作手法是浪漫主义的,它感情奔放,想象奇特,且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
楚辞霸气男名
1、取名:冀海,名字寓意:其中采用了霸气字“冀”,代表了有志向,有希望,期望的意思,寓意着德高望重,雄心万丈,奋发有为的意思。楚辞引用:闻佳人兮召余,将腾驾兮偕逝。——[楚辞·九歌]
2、取名:召余,名字寓意:其中采用了霸气字“召”,代表了具有领导才能,组织能力的意思,寓意着运筹帷幄,智慧超群,运筹帷幄的意思。楚辞引用:该秉季德,厥父是臧。——[楚辞·天问]
3、取名:季德,名字寓意:其中采用了霸气字“季”,代表了重情义,讲信用,不食言,人缘好的意思,寓意着德才兼备,重情重义,博大精深的意思。楚辞引用:昭后成游,南土爰底。——[楚辞·天问]
4、取名:南昭,名字寓意:其中采用了霸气字“昭”,代表了希望,美好,明亮,光明的意思,寓意着光彩照人,深明大义,昭如日星的意思。楚辞引用: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楚辞·九章]
5、取名:江离,名字寓意:其中采用了霸气字“江”,代表了智慧,意志坚强,生生不息的意思,寓意着意志坚强,通今,持之以恒的意思。楚辞引用: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楚辞·九章]
6、取名:昆仑,名字寓意:其中采用了霸气字“昆”,代表了同心同德,统一,共同,精诚团结的意思,寓意着协力,精诚团结,同心同德。楚辞引用: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楚辞·九章]
7、取名:俊杰,名字寓意:其中采用了霸气字“杰”,代表了有智慧,品性等方面的出类拔萃,有才能的意思,寓意着出类拔萃,雄才大略,高才大德。楚辞引用:建雄虹之采旄兮,五色杂而炫耀。——[楚辞·远游]
8、取名:耀雄,名字寓意:其中采用了霸气字“雄”,代表了活泼,杰出,高大,强势的意思,寓意着气冲志骄,出类拔萃,高大勇猛的意思。楚辞引用:历太皓以右转兮,前飞廉以启路。——[楚辞·远游]
9、取名:飞皓,名字寓意:其中采用了霸气字“皓”,代表了洁白,活波,光明,朝气的意思,寓意着光明磊落,朝气蓬勃,冰清玉洁的意思。楚辞引用:涉青云以汎滥游兮,忽临睨夫旧乡。——[楚辞·远游]
楚辞中最唯美的名字有什么?
楚辞中最唯美的名字:
1、华采
取自于“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华采”两字,于诗文中形容的是华丽的服饰的意思,以小见,大取作女孩的名字,表达有雍容华贵、衣食无忧的美好含义。此两字外观简洁利落,是一个好记好写好读的女孩名字。
2、若竹
取自于“孰知其不合兮,若竹柏之异心”,“若竹”两字,既延续有诗文的文雅气场,也引申出了一股清雅的气息,因“竹”,自有高洁、淡雅、清明之象征,配与“若”字作为女孩名字,可表女子清丽脱俗、纯澈无暇、亭亭玉立的美好含义。
3、羲和
取自于“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羲和”两字于诗文中,指的是中国神话中的太阳女神,取作女孩名字,自有一股祥瑞之气,笼罩于名字之上,比喻有福泽深厚、超凡脱俗、受人喜欢、能力非凡的含义。
4、白霓
取自于“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诗词中的“白霓”,形容为像云彩一样美丽的衣服,取作女孩的名字,含义美好,少见独特,形容出了肤白貌美、肤若凝脂、婀娜多姿的寓意。此两字采用的是阳平调搭配阳平调,读来尤其的温柔,很是好听。
5、芷兰
在楚辞《离骚》中,有一句“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非常适合用以起名,它可以作为彭姓女孩的名字。芷兰均为花卉的名字,一个为香草,象征女孩善良纯洁的品性,二为兰花,象征女孩蕙质兰心的德行,两者均为好寓意的起名用字。芷兰字音仄平,有转调,给人起伏延绵的悦耳感觉。
楚辞九歌山鬼赏析
1、这首诗中的“山鬼”究竟是女神还是男神存在争议。宋元以前的楚辞家多据《国语》《左传》所说,定山鬼为“木石之怪”、“魑魅魍魉”,而视之为男性山怪。但元明时期的画家,却依诗中的描摹,颇有绘作“窈窕”动人的女神的。清人顾成天《九歌解》首倡山鬼为“巫山神女”之说,又经游国恩、郭沫若的阐发,“山鬼”当为“女鬼”或“女神”的意见,遂被广泛接受。此处品赏即以此说为据,想来与诗中所述山鬼的形象也更为接近。
2、苏雪林提出《九歌》表现“人神恋爱”之说以后,大多数研究家均以“山鬼”与“公子”的失恋解说此诗。该说法似乎不妥。按先秦及汉代的祭祀礼俗,巫者降神必须先将自己装扮得与神灵相貌、服饰相似,神灵才肯“附身”受祭。但由于山鬼属于“山川之神”,古人采取的是“遥望而致其祭品”的“望祀”方式,故山鬼是不降临祭祀现场的。此诗即按照这一特点,以装扮成山鬼模样的女巫,入山接迎神灵而不遇的情状,来表现世人虔诚迎神以求福佑的思恋之情。诗中的“君”“公子”“灵修”,均指山鬼;“余”“我”“予”等第一人称,则指入山迎神的女巫。
3、此诗一开头,那打扮成山鬼模样的女巫,就正喜孜孜飘行在接迎神灵的山隈间。从诗人对巫者装束的精妙描摹,可知楚人传说中的山鬼该是怎样倩丽,“若有人兮山之阿”,是一个远镜头。诗人下一“若”字,状貌她在山隈间忽隐忽现的身影,开笔即给人以缥缈神奇之感。镜头拉近,便是一位身披薜荔、腰束女萝、清新鲜翠的女郎,那正是山林神女所独具的风采!此刻,她一双眼波正微微流转,蕴含着脉脉深情;嫣然一笑,齿白唇红,更使笑靥生辉!“既含睇兮又宜笑,着力处只在描摹其眼神和笑意,却比《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之类铺排,显得更觉轻灵传神。女巫如此装扮,本意在引得神灵附身,故接着便是一句“子(指神灵)慕予兮善窈窕”——“我这样美好,可要把你羡慕死了”:口吻也是按传说的山鬼性格设计的,开口便是不假掩饰的自夸自赞,一下显露了活泼、爽朗的意态。这是通过女巫的装扮和口吻为山鬼画像,应该说已极精妙了。诗人却还嫌气氛冷清了些,所以又将镜头推开,色彩浓烈地渲染她的车驾随从:“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这真是一次堂皇、欢快的迎神之旅!火红的豹子,毛色斑斓的花狸,还有开着笔尖状花朵的辛夷、芬芳四溢的桂枝,诗人用它们充当迎神女巫的车仗,既切合所迎神灵的环境、身份,又将她手捻花枝、笑吟吟前行的气氛,映衬得格外欢快和热烈。
4、自“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以下,情节出现了曲折,诗情也由此从欢快的顶峰跌落。满怀喜悦的女巫,只因山高路险耽误了时间,竟没能接到山鬼姑娘(这当然是按“望祀”而神灵不临现场的礼俗构思的)!她懊恼、哀愁,同时又怀着一线希冀,开始在山林间寻找。诗中正是运用不断转换的画面,生动地表现了女巫的这一寻找过程及其微妙心理:她忽而登上高山之巅俯瞰深林,但溶溶升腾的山雾,却遮蔽了她焦急顾盼的视野;她忽而行走在幽暗的林丛,但古木森森,昏暗如夜;那山间的飘风、飞洒的阵雨,似乎全为神灵所催发,可山鬼姑娘就是不露面。人们祭祀山灵,无非是想求得她的福佑。现在见不到神灵,就没有谁能使我(巫者代表的世人)青春长驻了。为了宽慰年华不再的失落之感,她便在山间采食灵芝(“三秀”),以求延年益寿。这些描述,写的虽是巫者寻找神灵时的思虑,表达的则正是世人共有的愿望和人生惆怅。诗人还特别妙于展示巫者迎神的心理:“怨公子兮怅忘归”,分明对神灵生出了哀怨;“君思我兮不得闲”,转眼却又怨意全消,反去为山鬼姑娘的不临辩解起来。“山中人兮芳杜若”,字面上与开头的“子慕予兮善窈窕”相仿,似还在自夸自赞,但放在此处,则又隐隐透露了不遇神灵的自怜和自惜。“君思我兮然疑作”,对山鬼不临既思念、又疑惑的,明明是巫者自己;但开口诉说之时,却又推说是神灵。这些诗句所展示的主人公心理,均表现得复杂而又微妙。
5、到了此诗结尾一节,神灵的不临已成定局,诗中由此出现了哀婉啸叹的变徵之音。“靁填填兮雨冥冥”三句,将雷鸣猿啼、风声雨声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幅极为凄凉的山林夜景。诗人在此处似乎运用了反衬手法:他愈是渲染雷鸣啼猿之夜声,便愈加见出山鬼所处山林的幽深和静寂。正是在这凄风苦雨的无边静寂中,诗人的收笔则是一句突然迸发的哀切呼告之语:“思公子兮徒离忧!”这是发自迎神女巫心头的痛切呼号——她开初曾那样喜悦地拈着花枝,乘着赤豹,沿着曲曲山隈走来;至此,却带着多少哀怨和愁思,在风雨中凄凄离去,终于隐没在一片雷鸣和猿啼声中。大抵古人“以哀音为美”,料想神灵必也喜好悲切的哀音。在祭祀中愈是表现出人生的哀思和悱恻,便愈能引得神灵的垂悯和呵护。
楚辞中最唯美的诗句
楚辞中最唯美的诗句
1、何曾华之无实兮,从风雨而飞飏!
2、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魂兮归来赋》
3、关关雎鸠,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求。——《诗经·周南·关雎》
4、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楚辞·渔父》
5、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6、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渔父》
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楚辞·卜居》
8、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9、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10、愿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11、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12、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13、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物有微而陨性兮,声有隐而先倡。
14、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15、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16、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楚辞·九章·抽思》
17、揽瑶木之橝枝兮,望阆风之板桐。
18、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19、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20、怅惝罔以永思兮,心纡轸而增伤。
21、悲哉于嗟兮,心内切磋。
22、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
23、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楚辞·九章·涉江》
24、掔木根以结茞兮,贯薜荔之落蕊。
25、开春发岁兮,白日出之悠悠。
2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7、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28、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
29、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30、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31、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32、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33、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楚辞·离骚》
34、悲兮愁,哀兮忧!
3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6、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7、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