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简介及著名诗句
1、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西北)人,居济南。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今有《李清照集》辑本。
2、李清照著名诗句:⑴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⑵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⑶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⑷红藕香残玉簟秋。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⑸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⑹花自飘零水自流。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⑺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⑻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李清照《夏日绝句》⑼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⑽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简介与爱情故事
1、李清照是济南商丘人,济南商丘就是如今的山东济南。她的第一任丈夫是李明诚,父亲是李格非。
2、李清照和第一任丈夫赵明诚十分恩爱。李清照和赵明诚有共同的爱好,有共同的追求和梦想。她的前半生有赵明诚的陪伴,幸福快乐地生活着,在她那段时间的作品里可以体现出来。然而好景不长,打仗让他们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虽然生活条件不及从前了,可身边的人还是对的人,这些就也没什么。但是不幸的是李明诚正值壮年就病逝永远地离开了李清照。当时李清照才46岁。
3、就在李清照最孤苦无助的时候,张汝舟出现了,在一个女人最脆弱的时候他对她表现出的关心,击破了李清照的心理防线,她以为是上天眷顾她,又赐给她一个爱人伴她走往后余生,她以为她是一个可以依靠的男人,所以她接受了她的追求,她的人生随着第一任丈夫的去世和张汝舟的出现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她又开始了第二段婚姻,这次她嫁给了张汝舟,可这个男人表面看着是百般苛护万般讨好,却是并没有真心。其实他接近李清照从一开始就是带着目的的,他喜欢的不是那个可怜的女人,他就是想得到赵明诚留下来的宝物,说到底就是想要骗钱的,根本没有真爱。李清照当然不会那么傻傻的拿出那些他视若珍宝的遗物,她还没被这段爱情冲昏头脑。张汝舟越来越过分,为了达到目的开始不折手段,他甚至虐待李清照,他以为李清照死了宝物就名正言顺归他所有了。偏偏李清照是个倔强的女子,最后她们的婚姻就维持了短短的三个月。之后李清照未再嫁人。李清照的生平简介
李清照的生平简介_百度知道
李清照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纵观李清照的一生,从一个深闺里无忧无虑的少女到最后颠沛流离的妇人,不论是哪种角色,李清照都自有一股气质在,让人敬畏称许,这就是李清照。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
1、李清照早期生活优裕,并且幼有才藻,饱含情趣,直到十八岁嫁给金石考据家赵明诚,夫妇感情甚笃,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故后,境遇孤苦,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在孤寂中度过晚年。
2、李清照是一位自信要强、敢于迎难而上的女强人。她非但不柔弱,反倒坚强自主。在宋代理学的压制下,李清照仍然凭借自身才华突出重围,成为了宋代文学史上重要一笔。她不仅聪慧过人,记忆力超群,在创作中也十分刻苦,曾在大雪天出门寻诗意,与赵明诚比试也是常胜将军。
3、在《词论》这部重要的学术著作中,她对当时词坛上重要的男词人逐一批评,充分显示出她对自身作品的自信,也侧面反映出她的勇敢。为了立足那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李清照始终保持她的孤绝,坚持创作,在傲人的天赋外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李清照始终以独立的精神出现在文坛上。
4、在赵明诚死后,她选择了再嫁,但婚后发现男方在科举中舞弊,便毅然决定离婚。在当时,她为了离开这个品行不端的男子,以入狱为代价检举男方的罪行。这种独立与果敢的精神,哪怕置于当下社会,也值得称赞。
她的改嫁与离婚将她从赵明诚之妻的身份中解放出来,更独立地以作家的面貌,凭借作品出现在后世视野中。这种精神也延伸进她的创作中。
她笔下的女性不再是男性词人笔下模式化的平庸女人,她细细描绘笔下女性的形象思考与感受的方式,通过这样的写法,她告别了男性词人所依赖的写作传统,使得传统题材在易安笔下独具一格,她创造出了同时代男性作品中未出现的女性。
扩展资料
李清照有关的诗:
1、一年重阳节,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当官的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
2、据《嫏环记》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赵问是哪三句,陆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李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她强烈的爱国情感,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隅,使李清照的希望成为幻影。
李清照在南渡初期,还写过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讽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痛快淋漓,表达对宋王朝的愤恨。
李清照的简介
1、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西北)人,居济南。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2、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关于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6年),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她出生于书香门第,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醉花阴》、《武陵春》、《夏日绝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