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雄师过大江是什么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全诗内容)

百万雄师过大江是什么战役?

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追击的第一个战役,也是向全国进军作战的开始。它是由江河进攻战、陆地追歼战、城市攻坚战三种作战类型融为一体的战略性战役,其战场范围之广,参战兵力之多,阶段转换之快,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百万雄师过大江是什么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全诗内容)

扩展资料

渡江战役的指挥——

为了加强对渡江战役的指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早在1949年1月8日就作出决定,由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和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副政治委员谭震林在淮海战役期间组成的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继续行使统一指挥渡江作战的职责,

统一领导8个兵团部、26个军的百万雄师渡江作战。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专门强调:“此次我百万大军渡江南进,关系全局胜利极大。希望二野、三野全军将士,同心同德,在总前委及二野、三野两前委领导下,完成伟大任务。”

百万雄师过大江全诗内容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近代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译文:

革命的暴风雨震荡着蒋家王朝都城南京,解放军以百万雄师突破长江天险,直攻蒋军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南京城。

以雄奇险峻而著称的古都南京城回到了人民手中,她比任何时候都美丽。这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的。

应该趁现在这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不可学那贪图虚名,放纵敌人而造成自己失败的楚霸王项羽。

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不断地变异、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前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百万雄师过大江是什么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全诗内容)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49年4月20日,全面内战已进入尾声,国民党军队全线溃败,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令全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

当夜,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一千余里的战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23日晚,东路陈毅的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后欢欣鼓舞,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意思

百万雄师过大江是什么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全诗内容)

1、革命的暴风雨震荡着蒋家王朝都城南京,解放军以百万雄师突破长江天险,直捣蒋军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根据地—南京城。出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赏析整首诗不仅描述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揭示了它的重大意义,表现了它的激动人心,不只是穷尽了理、事、情;而且还显示了诗人的高瞻远瞩、破格创新、挥洒自如、神旺气足,还表现了诗人的才、胆、识、力。正是以在我之四衡,在物之三合,而为作者之文章。

有一首诗有一句百万雄师过大江,那首诗全诗是什么?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04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渡江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目的历史意义

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目的:

解放南方,统一全中国。经过三大战役后,中国共产党基本上统治了北方,但要解放南方,统一全中国,则必须要渡过长江,消灭以南京为首的国民党。

历史意义:

(1)、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并歼灭其重兵集团;

(2)、人民解放军伤亡6万余人,歼灭国民党军11个军部、46个师共43万余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以及江苏、安徽两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份;

(3)、为而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

百万雄师过大江是什么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全诗内容)

扩展资料:

渡江战役背景有两个方面:

一个是国民党方面依旧不死心。虽然国民党方面军力几乎已经不存在了,但是蒋介石仍然不死心的和外国人勾结,希望重新组装军队和共产党抗争。而当时国民党的最大支持者就是美国,在美国的强力支持下,国民党一方面假装和共产党和谈,一方面却依旧对自己的兵力进行部署,希望能阻止共产党前进的步伐。而蒋介石的这种意图被共产党发觉,于是共产党坚决的发起了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另一个背景是因为当时共产党正在准备筹备新中国。在新中国成立时期,不允许有任何的意外。新中国的成立时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代表着中国从此独立,所以一定要保证没有任何失误的完成。因此,共产党领导人在当时做出了决断,将国民党反扑的可能性扼杀在摇篮里,以确保新中国顺利成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渡江战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