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刀断水水更流”是什么意思?
“抽刀断水水更流”字面意思是: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湍急了。这是李白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一句。
“抽刀”二句,也在抒写强烈苦闷的同时表现出倔强的性格。因此,整首诗给人的感觉不是阴郁绝望,而是忧愤苦闷中显现出豪迈雄放的气概。这说明诗人既不屈服于环境的压抑,也不屈服于内心的重压。
“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比喻是奇特而富于独创性的,同时又是自然贴切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谢朓楼前,就是终年长流的宛溪水,不尽的流水与无穷的烦忧之间本就极易产生联想,因而很自然地由排遣烦忧的强烈愿望中引发出“抽刀断水”的意念。由于比喻和眼前景的联系密切,从而使它多少具有“兴”的意味,读来便感到自然天成。尽管内心的苦闷无法排遣,但“抽刀断水”这个细节却生动地显示出诗人力图摆脱精神苦闷的要求,这就和沉溺于苦闷而不能自拔者有明显区别。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是什么意思?
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愁苦就似流水,用刀来割也割不断,用酒来销也销不掉。形容愁苦的绵延不断,沉重无比。 二、附原文: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译文】 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 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 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你的文章就像汉代文学作品一般刚健清新。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湍急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消去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 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退隐江湖)罢了。 【写作背景】 李白于742年(天宝元年)怀着远大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任职于翰林院。二年后,因被谗毁而离开朝廷,内心十分愤慨地重又开始了漫游生活。在753年(天宝十二年)的秋天,李白来到宣州,他的一位官为校书郎的族叔李云将要离去,为饯别行人而写成此诗。诗中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愤懑。 李云:又名华,是李白的族叔。是当时著名的散文家,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天宝十一年任监察御史。著有《含元殿赋》,此外还写有《鲁山令元德秀墓碑》碑文,颜真卿书,李阳冰篆额,时称“四绝碑”。独孤及《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公中集序》中记载:“(天宝)十一年拜监察御史。会权臣窃柄,贪猾当路,公入司方书,出按二千石,持斧所向,列郡为肃。”可见李云为官的刚直、清正和不畏权贵。这首诗是在李云行至宣城与李白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李白为之饯行而作。全诗辞语慷慨豪放,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 【赏析】 这首诗先写虚度光阴、报国无门的痛苦,而后赞美主客双方的才华与抱负,最后以挥洒出世的幽愤作结。全诗感情色彩浓烈,情绪如狂涛漫卷,笔势如天马行空。 诗中抒发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苦闷,盛赞汉代文章、建安风骨及谢眺诗歌的豪情逸兴,最后流露出消极处世的情绪。 诗的开头显得很突兀,因为李白当时很苦闷,所以一见到可以倾诉衷肠的族叔李云(李华),就把满腹牢骚宣泄出来。李白于天宝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时间不长便弃官而去,过着飘荡四方的游荡生活。十年来的人间辛酸,作客他乡的抑郁和感伤,积聚在心头,今天终于可以一吐为快了。 “长风”两句借景抒情,在秋高气爽之日,目接风送秋雁之境,精神为之一振,烦恼为之一扫,感到心与境合得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油然而生。 “蓬莱”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以“建安骨”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中间”是指南朝;“小谢”是指谢眺,因为他在谢灵运(大谢)之后,所以称小谢。这里李白是自比小谢,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一句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抱负。并且“览”字富有表现力。用了夸张的手法。抒发了作者的远大抱负。 “抽刀”一句用来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举杯”一句道出了他不能解脱,只能愁上加愁的不得志的苦闷心情,同时也抒发了离别的悲伤。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激愤之词。李白长期处于不称意的苦闷之中,不得不寻求另一种超脱,即“散发弄扁舟”。逃避现实虽不是他的本意,但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他不愿同流合污的清高放纵的性格,都使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这首诗运用了起伏跌宕的笔法,一开始直抒胸中忧愁,表达对现实强烈不满。既而又转向万里长空,精神一振,谈古论今,以小谢自比自己,表露出自己“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远大抱负。接着诗人又从美丽的理想境界回到了苦闷的现实当中,只得无奈地选择逃避现实。全诗大起大落,一波三折,通篇在悲愤之中又贯穿着一种慷慨豪迈的激情,显出诗人雄壮豪放的气概。 1、《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明“云”与己都有凌云壮志的诗句是: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2、诗中李白用比兴手法写出愁多的诗句是: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3、诗中诗人的心理变化历程是什么? 愁苦烦忧——振奋——更加愁苦。 三、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登临谢眺楼全诗?
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这是李白作的一首风格独特的怀旧诗。谢眺北楼是南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而去之后,一直处于失意之中,过着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所以寄情山水,尚友古人。
不见当年李太白全诗?
这首歌的歌名叫做《李太白》,是由小少焱作词编曲,魏小然演唱的一首歌曲,歌曲发行于2017年11月15日。
李太白歌词:
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
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 丹丘生
将进酒 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
几许人是惊世才
樱花白鹭落两排
今朝天子船又来
不见当年李太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今朝有酒醉百篇
千古诗句写云烟
只因君是酒中仙
蜀道难行路难
君不见这天地残
问君几时未有还
天子呼来不上船
天生我才有何用
手中笔有几两重
又是一场黄粱梦
山河在这酒中动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把酒醉看窗外雨
天外星辰没了你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三千杯酒敬王侯
那此后天下任我游
飞流直下三千尺
万丈了豪情一张纸
将心已老战马死
那谁是天地一枚子
这白发三千丈
来抵我相思忘
这千杯了烈酒送狂放
它照那君王和模样
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写下了昆仑句
我欲透着苍穹力
这半首残诗后人续
举杯邀明月
看对影成三人
这春去花又谢
那何处故人坟
将进酒 杯莫停
夕阳走 天地行
千古三百帝王赢
终抵不过一句情
你看那窗外明月
再看那前朝的孽
这史书前后三千页
哪一页没沾着血
人生得意须尽欢
凌霄玉酒醉云端
轻舟已过万重山
男儿了花下死一关
我欲写破这个天
世人却在另一边
酒后醉在彩云间
我才对得起一句仙
天地间你把我囚
扬鞭策马少年游
一杯浊酒醉白楼
与尔共销万古愁
恨我晚了千年
不得与君醉酒眠
待着琴声断了弦
把酒高歌唱我然
天地间你把我囚
扬鞭策马少年游
一杯浊酒醉白楼
与尔共销万古愁
恨我晚了千年
不得与君醉酒眠
待着琴声断了弦
把酒高歌唱我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