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作者为什么无言独上西楼?

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南唐后主李煜风流倜傥、才华横溢,作为一位词人,他被人喜爱;但作为一位皇帝,他却被后世讥讽不断。只是当他被推到风口浪尖时,已经完全不由自主。

 

“无言独上西楼”中“无言”暗写词人的愁情,“独上”暗写的是孤独,这4个字即是叙事又每一个字都寓情,无一字可换。下面写景,从天边的月亮写到人世间的深院,很有层次。月亮都不圆满的如钩月,深院是清秋下冷清的庭院,梧桐树是孤独寂寞的树儿,这放眼望去秋色没写一个“愁”字,其中凄苦却浓得化不动。

 

是因为李煜的如此凄苦,有想念恋人的想思,丢掉了了天下的缺憾,有对将来的忧虑,是通常文人墨客感受不上的苦。

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作者为什么无言独上西楼?

作者为什么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无言”表面意思是无话可说,但想要表达的却是内心的愁苦。“独上”指出作者孤独一人登上西楼的情景。此时的李煜作为真正的孤家寡人,默默无语地看着天上“如钩” 的月亮,凄凉、哀婉之情溢于言表。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梧桐树孤零零地矗立在院子中,树叶早已被秋风扫落,光秃秃的树干尽显悲凉。“寂寞”、“深院”以及被“锁”住的“清秋”,实际上暗喻的都是被囚禁的痛苦。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词句应为“是离愁,剪不断,理还乱”。

实际上是用自己的青丝,来比喻一种无法排解的忧愁,以及对故国的思想之情。而青丝又寓意情思,这种情思的对象就是曾经的南唐。

独上西楼全诗赏析?

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几句词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相见欢》。全词内容为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赏析:这首词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真挚的感情。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一切无不渲染出一种凄凉的境界,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同时也为下片的抒情做好铺垫。作为一个亡国之君,一个苟延残喘的囚徒,他在下片中用极其婉转而又无奈的笔调,表达了心中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与悲伤。

无言独上西楼是哪首歌?

无言独上西楼是歌曲《独上西楼》这首歌中的一句歌词。作词 : 刘家昌

作曲 : 刘家昌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

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有

一番滋味

在心头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

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有一番滋味

在心头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有一番滋味

在心头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

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有

一番滋味

在心头

无言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什么意思?

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深层意思:游子登高望远,怀念亲人,见不到又音信难通,就如一名学者刚开始在学问时那种对知识的惆怅迷惘的心情跃然纸上。

 

后来被人们隐喻为一种苍凉深沉的一种意境。

 

扩展资料: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译文】

 

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上露水似乎是饮泣的泪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燕子双飞走离开了。皎洁的月亮不熟悉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都照入大户人家。

 

昨夜西风猛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了天涯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封信,可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