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害群之马”怎么翻译?
《害群之马》原文如下:黄帝将(1)见(2)大【tài】隗【weǐ】(3)乎具茨(4)之山,方明为御,昌寓骖【cān】乘,张若、謵【xí】朋前马,昆阍【hūn】、滑稽【gǔ jī】后车;至于襄城之野(5),七圣皆迷,无所问涂。适(6)遇牧马童子,问涂(7)焉,曰:“若(8)知具茨之山乎?”曰:“然(9)。”“若知大隗之所存(10)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11)!非徒(12)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13)。”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予适有瞀【mào】病,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夫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黄帝曰:“夫为天下者,则诚非吾子之事。虽然,请问为天下。”小童辞(14)。黄帝又问。小童曰:“夫(15)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16)!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17)!”黄帝再拜稽【qǐ】首(18),称天师而退。[1]注释:(1)将:打算。(2)见:拜访。(3)大隗:传说中的神名。(4)具茨:山名,在荥阳密县(今河南省密县)(5)襄城:今河南襄城县。野:远郊为野。(6)适:恰巧(7)涂:通“途”,即路。(8)若:你。(9)然:是的,表应答。(10)所存:所在的地方(11)异哉:了不起啊。异:不寻常的。(12)非徒:不但,不只。徒:仅仅(13)为天下:治理天下。(14)辞:谢绝。(15)夫:发语词(16)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这与牧马有什么两样。奚:何,什么。以:有。异:不同。乎:相当 于“于”、“与”、“跟”(17)而已:罢了。(18)稽首:叩头。译文:黄帝到具茨山去拜见大隗,方明赶车,昌寓做陪乘,张若、謵朋在马前导引,昆阍、滑稽在车后跟随;来到襄城的旷野,七位圣人都迷失了方向,而且没有什么地方可以问路。正巧遇上一位牧马的少年,便向牧马少年问路,说:“你知道具茨山吗?”少年回答:“是的。”又问:“你知道大隗居住在什么地方吗?”少年回答:“是的。”黄帝说:“这位少年真是特别啊!不只是知道具茨山,而且知道大隗居住的地方。请问怎样治理天下。”少年说:“治理天下,也就像牧马一样罢了,又何须多事呢!我幼小时独自在宇宙范围内游玩,碰巧生了头眼眩晕的病,有位长者教导我说:‘你还是乘坐太阳车去襄城的旷野里游玩。’如今我的病已经有了好转,我又将到宇宙之外去游玩。至于治理天下恐怕也就像牧马一样罢了,我又何须去多事啊!”黄帝说:“治理天下,固然不是你操心的事。虽然如此,我还是要向你请教怎样治理天下。”少年听了拒绝回答。黄帝又问。少年说:“治理天下,跟牧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也就是去除其中危害马群的劣马罢了。”黄帝听了叩头至地行了大礼,口称“天师”而退去。
害群之马文言文?
害群之马
黄帝将见①大(taì)隗(wěi)②乎具茨③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④焉,曰:“若⑤知具茨之山乎?”曰:“然⑥。”“若知大隗之所存⑦乎?”曰:“然。”黄帝曰:“异哉⑧小童!非徒⑨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⑩。”小童辞⑾。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⑿?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qǐ)首⒀,称天师而退。
(选自《庄子·徐无鬼》)
【注释】
①见:拜访。②大隗:传说中的神名。③具茨:山名,在荥阳密县(今河南省密县)。④涂:同
“途”。即路。⑤若:你。⑥然:是的。表应答。⑦所存:所在的地方。⑧异哉:了不起啊。异:不寻常。⑨非徒:不但,不只。⑩为天下:治理天下。⑾辞:谢绝。⑿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这与牧马还有什么两样吗?奚,何。以,因。异,不同。乎,于,相当于“与”、“跟”。
⒀稽首:叩头。
“害群之马是什么意思?害群之马”是什么?
指危害马群的劣马。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 出处:战国时期的庄子《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译文:“治理天下,跟牧马哪里有什么不同呢!也就是去除过分、任其自然罢了!” 示例:他真是一个害群之马,跟着他一起玩的人都开始学会偷鸡摸狗了。 害群之马的近义词: 城狐社鼠 比喻依仗权势作恶,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 出自:春秋时期,晏子《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及敦将为逆,谓鲲曰:“刘隗奸邪,将危社稷。吾欲除君侧之恶,匡主济时,何如?”对曰:“隗诚始祸,然城狐社鼠也。 译文:王敦想要造反,便对他部下的长史谢鲲说:“刘隗是个奸邪小人,会危害国家的安定。我想将他从天子身边除掉,以使国家安定,你觉得如何。”谢鲲知道王敦此举的意思,便说:“刘隗固然是祸害的源头,但他毕竟是天子所信任之臣,除掉他就会得罪天子。” 示例:以事论,则现在的教育界中实无豺虎,但有些城狐社鼠之流,那是当然不能免的。
害群之马是什么意思?
害群之马
发音: hài qún zhī mǎ
解释: 危害马群的劣马。比喻危害集体的人。
出处:
《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害群之马
释义)指危害马群的马
[故事]
有一次,黄帝要到具茨山去拜见贤人大隗(kui)。方明、昌寓在座一左一右护卫,张若、他朋在前边开路,昆阍(hun)、滑稽在车后随从。他们来到襄诚原野时,迷失了方向,七位圣贤找不到一个人指路。
这时,他们遇到一个放马的孩子,便问他:“你知道具茨山在哪吗?”
孩子说:“当然知道了。”
“那么你知道大隗住在那里吗?”
那孩子说:“知道”
黄帝说:“这孩子真叫人吃惊,他不但知道具茨山,还知道大隗住在那里。那么我问你,你是否知道如何治理天下呢?”
孩子说:“治理天下,就象你们在野外邀游一样,只管前行,不要无事生非,把政事搞得太复杂。我前几年在尘世间游历,常患头昏眼光的毛病。有一位长者教道我说:“你要乘着阳光之车,在襄城的原野上邀游,忘掉尘世间的一切。现在我的毛病已经好了,我又要开始在茫茫世尘之外畅游。治理天下也应当像这样,我想用不着我来说什么。”
黄帝说:“你说的太含糊了,究竟该怎样治理天下呢?”
“治理天下,就像我放牧马群一样,只要能把危害马群的马驱逐出去就行了。”
黄帝大受启发,称牧童为天师,再三拜谢,方才离开。
害群之马的四种表现?
你好,希望能帮到你!
一、以自我为中心,很难与他人合作。
在团队之中,很多工作是需要成员之间相互协调、通力合作的。如果心中只有“自我”、工作中只想表现“自我”,我行我素,不管不顾,其他成员一般就很难与之合作,不利于团队的发展。
二、没有干劲,缺乏责任感。
有这种表现的人,一般是抱着“混”的态度在团队中生存的,他们普遍缺乏责任感,工作起来容易犯大意、草率、马虎的毛病,对分内的工作也不认真去做,基本上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至于这钟能不能撞得好、撞得响,他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三、心胸狭窄,容不下别人。
有这种表现的员工,一般个人能力并不差。但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有较强的自负心理。当然,只是如此,还不能说是害群之马,问题是他们没有容人之量,不愿看到别的成员超过自己,经常会发起恶性竞争,或者和其他人闹矛盾,这就会对团队带来很大的危害了。
四、净耍嘴皮子,不干实事。
团队中的每一件工作,都是具体而实在的,需要身体力行,不能只是口头上说得漂亮。社会上曾流传有这样一句话:“干的干,看的看,看的给干的提意见。”有这种表现的人,说得多,干的少,不但自己没有业绩,也会影响着其他成员的情绪,进而败坏整个团队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