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是谁?
魏文侯是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魏文侯,姬姓,魏氏,名斯(一名都),安邑人。
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名义尚存的周天子(周威烈王)正式封为诸侯。后世史家著书无不称赞魏文侯之贤。魏文侯任用西门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富国强兵,开拓大片疆土,使魏国一跃为中原的霸主。
魏文侯的特点?
魏文侯是一个知错就改,不愿听逆耳之言,爱听好话的人。魏文侯是战国初期魏国开国君主,三家分晋以后魏氏继承了晋国领土,此后便开启了魏国的百年霸业。魏文侯礼贤下士,采用了西门豹、子夏等一批能人,使得魏国国力迅速崛起,而且疆域扩大。
魏文侯逸事译文?
译文:
魏文侯和群臣饮酒,兴致正高时,突降大雨,文侯命令马上备车前往近郊。左右侍从劝说:“饮酒正在兴头,天又下雨,国君要到哪里去?”文侯回答:“我事先与虞人(管理山林的人)约好打猎,饮酒虽乐,但怎能失约呢?”于是起身前往,亲自告诉对方,因下雨取消打猎的事。
韩国向魏国借兵攻打赵国。魏文侯说:“我和赵国情同手足如兄弟,不能答应你。”赵国又向魏国借兵攻击韩国,魏文侯同样拒绝。韩、赵两国使者皆愤然辞去。事后,两国得知魏文侯的用意,都开始向魏国朝贡。自此,魏国开始强大,其他诸侯国不能跟它争锋。
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攻克后,封给儿子魏击。魏文侯问群臣:“我为君如何?”大家皆回答:“你是仁德的国君。”只有任座说:“国君攻克中山,不将它封给弟弟,却分给儿子,怎么能称得上仁德呢?”魏文侯大怒,任座匆忙告辞。魏文侯再问另一位大臣翟璜。翟璜回答:“国君是仁德的君主啊!”魏文侯再问:“你怎么知道?”翟璜回答:“臣听说只有国君仁德,臣子才可能正直。刚才任座言辞正直,我才得以知道。”魏文侯大悦,派翟璜速召回任座,亲自下堂迎接他,待作上宾。
魏文侯拜谁为师?
据说魏文侯拜子夏为师,请来给魏都坐镇的时候,他已是垂暮之年。丧子的痛哭已让他双目失明,耄耋老人做实际工作已然不大可能,所以他的到来更具象征性意义。其实,象征性意义很多时候比实际意义重要的多。
子夏比孔子小了44岁,在考虑到他的年龄,恐怕在当时可以说是像神一样的泰斗级人物。儒家本身就是教育职业,子夏及其弟子到来讲学,形成了影响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西河学派,魏国一跃成为华夏文化中心,天下士人纷纷到魏都求学。
魏文侯逸事?
魏文侯,即魏斯。战国时代魏国的第一代国君。
魏文侯任命卜子夏(卜商,字子夏,他是孔子的学生)、田子方(田无择,字子方,孔子弟弟子贡的学生)为国师。而且每次魏文侯经过段干木(卜子夏的学生,与卜子夏、田子方被后人称为“河东三贤”)的住宅时必式(式古代车上的横木。
古人乘车一般是站在车上,在车上行礼时俯身向这个横木一靠,这个动作就被称作“式”,简单理解就是行礼鞠躬)。
这样的行为就有助于魏文侯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声名远扬,招揽了四面八方一篮子的能人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