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温如题龙阳青草湖全文?
《题龙阳县青草湖》是元末明初诗人唐温如的作品,全诗如下: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③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④,满船清梦压星河。
诗词大意:秋风劲吹,洞庭湖水似乎衰老了许多,一夜愁思,湘君也应多了白发。醉后忘却了水中的星辰只是倒影,清朗的梦中,我卧在天河上。
我与春风皆过客李清照全诗?
我与春风皆过客原诗: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1.“我与春风皆过客,你携秋水揽星河”是现代人杜撰的,作者的来源不详,是根据古诗《题龙阳县青草湖》中的后两句,续接而来,它是唐朝诗人“唐温如”所作。
2.这两句话是表达了自己和心爱之人相识一场,但是最后却爱而不得,分道扬镳的落寞、悲伤的心情。我和春风在你的世界,就好像只是无关紧要的过客一样,连一点影子都留不下,而在我看不到的地方,你却携带着熠熠生辉的星河,将眼光深情地注视着别人,成为别人的盖世英雄,这如何不令心痛呢?
你携秋水揽星河全诗?
你携秋水揽星河全诗内容是: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我与春风皆过客,你携秋水揽星河。
谁共明月赴长生,痛伴思念泪无痕。
赏析:
前两句“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是出自诗人唐温如的《题龙阳县青草湖》,从诗句可以看出是描写爱情的,“春风”是喻指“无限的美好”。在古诗中也有不少讲到“春风”,如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两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我与春风皆过客”则是表达了作者爱而不得的无奈,“你携秋水揽星河”中“你”便是作者倾慕已久的人,“秋水”喻指眼睛,在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中有“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而唐温如的是“压星河”,因为唐温如是躺在船上,船压水中的星辰倒影,“揽星河”则是与“携”相呼应。
“我与春风皆过客,你携秋水揽星河”同样是种浪漫的写法,描述了作者一片真心,但却爱而不得,所倾慕之人带着如同星河一般璀璨的心情,深情地注视着另一个人,也表明了作者打算放弃这段感情。
继而“谁共明月赴长生,痛伴思念泪无痕”,又询问道谁是那个可以相伴一生我的人,回忆起曾经的美好往事,就倍感痛苦,眼泪直流。
醉梦不知天在水全诗赏析?
元代 唐珙《题龙阳县青草湖》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前两句,诗人由对眼前自然景色的深广感受而引起对神话中人的向往,借以对神话的幻想,反映出是时境界的逐渐深入。“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诗中境界由一“老”字带起。秋风飒飒,洞庭湖水渺渺茫茫。那景象,与春日轻漾宁静的碧水相较,是和乐世间另一面的深邃的人生。
诗人所思所忆渐渐入深。所思所悟如何细言,唯有诉付对白发湘君的神往,那江山与人生的化境,即是这般深沉了!这等思悟境界深广,洞庭深广的秋色可谓遇到了知音。思绪沉沉,竟至幻象,昼晓和乐尘世,此夜却换了人间。以神抒情,寄思于景,至幻乃深。
后两句“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意思就是说秋风已久,赏景渐忘景,不分是天上星、水中星?夜深思量长,怎知何时已醉?昔杜甫心怀长安,所目疮痍,“春水船如天上坐”,但悲其生不能已,故无缘这般深然长醉、安然入梦。泊舟、泊梦,天河或曰星河,景中或曰境中,所思或曰所忘。
诗人的梦境,满船清梦,是诗人思量着的人生。然而,秋湖相往来,物我无碍,陶然自在,正是快哉。一二句亦真亦幻,愈是明了,愈是痴然;三四句境中心中,却深沉了,方潇洒了。所以,境界深了,夜即梦了,此真人生佳境也。
醉后不知天在水全诗欣赏?
作者驾舟畅游与洞庭湖相连的青草湖,因游兴浓郁故深夜不归,他在船舱里独自饮起酒来,直喝得酩酊大醉。醉后却不知星空倒映在湖水中,船儿满载着作者的奇幻清梦。究竟是航行在青草湖上,抑或是压在湖水中星河的倒影上,他自然分也分不清了。诗句写青草湖夜深时分水天一色、两相映照的胜景。其间又贯穿作者的奇特梦幻,究竟他船行湖中还是空中,似乎读者也被弄糊涂了。如此高妙的手法实为难见。
全诗原文:
出自元代唐珙的《题龙阳县青草湖》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