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误时古文翻译的善是什么意思? 败絮其内是什么意思?

不误时古文翻译的善是什么意思?

1、完好;美好;圆满;共同满足。

例句:西汉 刘向《战国策・赵策》:岂人主之子孙则敢不善哉?

白话译文: 难道认主的子孙就一定不善良吗?

2、善良;好心。

例句:春秋 孔子《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白话译文:大学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3、慈善。

例句:唐 韩愈《原毁》: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

白话译文:提心吊胆地只怕那个人得不到做好事的益处。一件好事容易做到,一种技艺容易学会。

4、表示应诺。对,完好。

例句:西晋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善?”

白话译文:先生应答说:“好”

5、某方面,高明,工巧。

例句:春秋 老子《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白话译文:善于关门的人,不用门栓锁头却叫人打不开。善于用绳子打结的人,不用绳子捆扎却叫人解脱不开。

6、善于;擅长;领先。

例句:明 刘基《卖柑者言》:杭有卖果者,善藏柑。

白话译文:杭州有个卖水果的人,擅长贮藏柑橘

7、修治。

例句:战国 庄子《庄子・养生主》:善刀而藏之。

白话译文:将刀擦净,收藏起来。

8、喜爱。

例句:春秋 左丘明《左传》: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白话译文:老百姓喜欢的事,我就采纳实行之;老百姓憎恶的事,我就改正之。

9、羡慕。

例句:魏晋 陶渊明《归去来辞》: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白话译文: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感叹自己一生行将告终。

10、好人;好事;好处。

例句:宋 沈括《梦溪笔谈》:存抚良善。

白话译文:安抚好人。

 

扩展资料

古今中外关于善的名言

 

1、做一个善良的人,为人类去谋幸福。——(俄罗斯)高尔基

玛克西姆·高尔基(Maxim Gorky,1868年3月16日—1936年6月18日),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姆维奇·别什可夫,前苏联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

2、善良不是一种科学,而是一种行为。——(法)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1866年生于法国克拉姆西,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3、善是精神世界的阳光。——(法)雨果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作家,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4、善良与品德兼备,犹如宝石之于金属,两者互为衬托,益增光彩。——(英)萧伯纳

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年7月26日—1950年11月2日),爱尔兰剧作家。1925年因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是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

5、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聋子闻到。——(美)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Mark Twain),美国作家、演说家,真实姓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

不误时古文翻译的善是什么意思? 败絮其内是什么意思?

败絮其内的古文?

出自明代刘基的《卖柑者言》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

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

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 峨大冠、 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默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败絮其中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金玉其外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现象与本质的联系等各种各样的联系。败絮其中金玉其外告诉我们,不能被事物的现象,尤其是假象掩盖了事物的本质。

辩证的唯物论认为,人们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要发挥意识的能动性,要有火眼金睛。

有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原句?

 

【原文】

 

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出处】

 

出自《卖柑者言》,作者刘基。刘基,字伯温,是明代人,博通经史,著有《百战奇略》等书。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翻译解读】

 

外面像金像玉,里面却是破棉絮。这句话经常用来比喻表里不一,外表看似很华美,其实里面已经一团糟了。

今子是之不察察的意思?

察:观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你看不到这些现象。

这句话出自于明代刘基的《卖柑者言》。

原文

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译文

可是无论到哪里,又有谁不是外表如金似玉、内心破败得像破棉絮呢?你看不到这些现象,却只看到我的柑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