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松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黄山松平均寿命是多少?

黄山松的养殖方法?

黄山松由独特地貌和气候条件下而形成的一种中国特有种,黄山松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较其他松树品种有着很好的特性,其松针、鳞片等都非常好看。

 

1、浇水黄山松盆景耐寒耐高温,适合放在光照充足、空气流通的地方养护,目前市场上多半用赤玉土栽种、沥水性较强、根据盆土的干湿情况去浇水(浇透)对于盆土较少的微型盆景可以制作一个简易沙盘,如盆龄久的可以将小盆置于水中浸泡(直至盆中没有水泡泛出)针叶可经常喷雾水,利于生长。春、夏生长旺季适当扣水,使针叶短小,增加美感。

2、施肥

黄山松施肥主要以薄肥勤施为主。可用菜籽饼(饼肥水既发酵的肥水)玉肥、等缓释肥进行施浇,注意避开根部施肥,为避免施肥过多应在根部四周施肥,施肥后浇一次水即可。注意新换盆或者新上盆的在一年内禁止施肥!

3、修剪黄山松的修剪以摘芽为主,每年在新芽尚未抽生针叶时进行,一般将新芽的2/1或者3/2摘去。摘芽多少可依据树形和今后造型需要决定。如枝条不需要增长,可将顶芽全部摘去,枝条薄弱需增长处则可少摘或不摘。

切芽主要以短针保型为目的,可根据当地气候进行,一般在端午节前后,可将老针保留3-5束,多余的枝条直接剪除。切芽过后需要根据自己的养护经验去控水控肥,二次芽发后根据树型的需求剔除多余的芽点!

对影响造型美观之枝叶,可在冬季休眠期剪除,剪枝后的伤口如遇松脂外溢,可用蜡或愈合剂进行封口。

4、翻盆黄山松翻盆宜隔3~5年进行一次,一般在春节2~4月萌芽钱进行。如在温室内进行,可提前至1月进行。秋后亦可,但不如春季为好。翻盆时要换去3/1或2/1的旧土,整理根系,剪去烂根、枯根和影响上盆的长根,再按上盆的技术要求进行栽种。也可同时修剪枝叶。栽植时应做好树木的固定、填土压实、浇一次透水。用土可在某宝购买赤玉土!

5、病虫害防治黄山松的病害主要有松栎锈病、松针锈病、叶枯病等;虫害有松梢螟、松黑叶蜂、蚜虫、介壳虫、红蜘蛛等。平时要加强管理、主要以防范为主、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防治,用药一般为杀虫(辛硫磷、敌敌畏等)、杀菌(多菌灵等)两种,具体用量可以根据说明书、或者在农资店购买时咨询清楚。

黄山松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黄山松平均寿命是多少?

黄山松平均寿命?

黄山松生长在海拔600米以上,较马尾松其叶更为粗短,喜光、深根性树种,喜凉润、耐瘠薄,但生长迟缓,寿命都比较长,一般都在1200年以上,因此,我国民间有“寿比南山不老松”的比喻。

黄山风景区现有比较有名的黄山松寿命如下:

迎客松:黄山奇松之首,树高10.1米,树龄约800多年。

望客松:树高5.6米,树龄约450年。

送客松:树高4.8米,树龄约450年。

探海松:树高仅3.5米,树龄约500年。

蒲团松:树高2.9米,树龄约350年。

黑虎松:树高8米,树龄约450年。

卧龙松:树高2米,树龄约300年。

麒麟松:树高4.6米,树龄约500年。

团结松:树高17.4米,树龄约400年。

连理松:树高20.6米,树龄约400年。

竖琴松:树高8米,树龄约550年。

黄山松养殖技术?

黄山松是花岗岩独特地质环境和海拔较高气侯条件下而形成的一种中国特有种,一般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在皖、浙、赣、闽、湘、鄂及两广等地多有分布,因在黄山分布最为典型,故名黄山松。黄山松多为天然形成,人工种植比较困难,黄山著名景点"梦笔生花"原松树自然枯死后,黄山管委会组织邀请国内森林学、大树移植学、盆景学、园艺学、古树保护学等方面专家,开展科技攻关,成功移植一株黄山松——新的"扰龙松",使这一著名景观得以完美重现,并获得2007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黄山松什么季节修枝最好?

迎客松又名黄山松,如果是黄山上那株迎客松有专人看护,具体时间不是很清楚。

如果是黄山松盆景,它的剪枝宜在冬季进行,应剪除病虫枝、枯弱枝、交叉枝、重叠枝、过密枝等其它杂乱枝,将过长枝剪短。每年春季3—4月发新针叶之时摘芽,晴天为宜。一般将顶芽摘去1/2-2/3。摘芽多少可根据生长势和造型需要而定。如枝条不需增长,可将顶芽全部摘去,如生长势较弱可少摘或不摘。通过多年的修剪和摘芽,可使枝叶短密,树形紧凑。

黄山松为什么生生不息?

原因是黄山特殊环境造成的。扎身岩石缝隙中营养稀少决定黄山松生长缓慢,山顶风大使得树冠扁平,加上光照因素让树枝向着有阳光的方向生长,于是有的松树形如旗,有的长成伞形。黄山上大多是裸露的岩石,养料十分稀缺,黄山松的根能分泌出一种有机酸,一点点浸蚀花岗岩,使岩石加快风化,形成少量的岩土,供其扎根。除此之外,黄山松还能从空气、雨雪中汲取养分。恶劣的环境让它们的树干长得矮小一点,叶子变得细短一些,叶面还附着了一层厚厚的蜡质,减少水分蒸发。所以黄山松在悬崖峭壁上生存下来,繁衍后代,岁月也一并在树形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