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思想感情和主旨?
《春江花月夜》的主旨是:表达对宇宙与人生关系的思索,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创作的七言长篇歌行,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乃千古绝唱,素有“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之誉。
《春江花月夜》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
春江花月夜分段?
从整体上看,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从开头到“但见长江送流水”,主要是由春、江、花、月、夜美景的描绘,引发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
“白云一片去悠悠”到结尾,是第二部分。
诗人的笔触又从思妇回到游子身上,想象他们会在梦中神游故乡:花落月潭,春光将尽,身在天涯。山高水长,不能乘月回家,情何以堪!
春江花月夜介绍?
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春江花月夜要讲什么重点?
《春江花月夜》描写了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美,抒写了相思离别之情,表现了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篇起笔便用景语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美妙图画,然后以江月为中心,用浓淡相宜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春江、花林、江月的画卷,诗人即景生情,从江月美景中托出客子离愁的情怀,融情于景。春江花月夜的良辰美景衬出离愁之苦,而离愁又将美景染上了感情色彩。那徘徊在明月楼的月光,成了知人意、通人情的有情体。那月夜扁舟中的游子,楼上镜台前的思妇,月光中飞去的鸿雁,江流里跃水的鱼龙,是景?是情?难以区分。全诗成功地融情于景,摄情入诗,相偕相融,构成了完美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