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村居"拂堤杨柳醉春烟"是什么意思?
拂堤杨柳醉春烟这句诗出自清代诗人高鼎的七言绝句《村居》。意思是,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这句诗写村中的原野上的杨柳,“拂”,“醉”,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
古诗的“拂堤杨柳醉春烟”是什么意思?
“拂堤杨柳醉春烟。”的意思是:“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原文:
《村居》
清代: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释义: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背景:
诗人晚年遭受议和派的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于上饶地区的农村。在远离战争前线的村庄,宁静的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受到田园氛围感染的诗人有感于春天来临的喜悦而写下此诗。
作者: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村居》诗。著有《拙吾诗稿》。
高鼎的村居前两句交代了这首诗写于什么季节?
春天。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是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一、二句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二月里,春光明丽,草长莺飞,杨柳以长长的枝条轻拂堤岸,好像被美好的春色陶醉了。三、四句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
村居拼音版?
村居 高鼎
cǎo zhǎng ying fei ér yué tian,
fu dt yàng liǔ zui chun yan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
烟。
ér tòng sǎn xué gut lǎi zǎo
mang chén dōng feng fang zhiyuan 。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
鸢。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
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
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
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
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
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
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