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在天上水在瓶全诗?
云在天上水在瓶全诗?全诗如下: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云在青天水在瓶"出自李翱的《赠药山高僧惟俨》。这句话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说,云在天空,水在瓶中,就好像我们人的鼻子是直的和嘴巴是横的一样,都是事物的本来面目,没有特别的地方。你只要领会事物的本质,悟见自己的本来面目,也就明白什么是道了;第二是说,瓶中的水,好像人的心一样,只要保持清净不染,心就像水一样清澈,不论装在什么瓶中,都能随方就圆,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还能刚能柔,能大能小,就像青天上的白云一样,自由自在。
1566嘉靖最后那首诗?
1566嘉靖最后那首诗?
嘉靖皇帝开场白就是一句经典的诗:
李翱《赠药山高僧惟俨(其一)》
练得身形似鹤形,
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话,
云在青天水在瓶.
选得幽居惬野情,
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
月下披云啸一声.
咱家也最喜欢这句“云在青天水在瓶”。这是一种人生境界,不以外物主导内心,而是尊重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大化精神。
云在青天水在平后三句是什么意思?
出自:【赠药山高僧惟俨二首】
李翱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翻译:要做到淡薄高远,必须渐渐消除欲望,到最后,才能真正理解"云在青天水在瓶"。可见,"云在青天水在瓶"一句本是惟俨所言,被李翱融入诗中。李翱得到药山禅师的点化,茅塞顿开。潇洒作云,恬静作水,淡泊名利,修身正道。原来真理就在青天的云上,瓶里的水中!道在一草一木,道在一山一谷,道在宇宙间一切事物当中。李翱顿悟,下山后随即卸甲归田,去寻找闲云野鹤的生活,从此足不出户隐居山林。
云在青天水在平后三句是什么意思?
出自:【赠药山高僧惟俨二首】
李翱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翻译:要做到淡薄高远,必须渐渐消除欲望,到最后,才能真正理解"云在青天水在瓶"。可见,"云在青天水在瓶"一句本是惟俨所言,被李翱融入诗中。李翱得到药山禅师的点化,茅塞顿开。潇洒作云,恬静作水,淡泊名利,修身正道。原来真理就在青天的云上,瓶里的水中!道在一草一木,道在一山一谷,道在宇宙间一切事物当中。李翱顿悟,下山后随即卸甲归田,去寻找闲云野鹤的生活,从此足不出户隐居山林。
李翱问道诗解析?
练得身形似鹤形,
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
云在青天水在瓶。
这首诗是唐朝太守李翱的作品。
李翱听说药山禅师是大名鼎鼎的高僧,很想一见他的庐山真面,就到处打听,跋山涉水寻访,终于在一个山头的松树下,找到了正在参禅打坐的药山禅师。李翱十分恭敬地请求开示,药山禅师却毫不理睬。
那李翱身为太守,一向高傲,何曾受过此等冷落,终于忍不住讥讽地说:“真是闻名不如见面!”说罢,正要愤然离去。
药山禅师忽然开口讲道:“你何必贵耳贱目?”
为什么你只相信耳朵,却不相信眼睛呢?
李翱听后,心中略有所动,就接口问道:“什么是戒定慧呢?”
“我这里没有这些闲杂事物!”
“要如何才能修行?”
“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只见药山禅师一手指天,一手指着身旁瓶子里的水,闭起眼睛,再也不肯开口了。
李翱因此而悟道:山海并不是真的山海。立于山上比山高,潜入海中比海深。此偈无非是说,当求自身灵命的长进,不可拘泥于世人的评说。山,就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心灵高度,海,就是常人无法触及的智慧之海。不能舍弃最后根本的执着,终究还是无法找到真正的自己。遂得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