斛律皇后? 周朝十大名将排名

斛律皇后?

斛律皇后,朔州(今山西省朔县)人,丁零族,左丞相斛律光之女,北齐后主高纬的第一位皇后。

初为皇太子时高纬的太子妃,高纬即位后,立为皇后。其父斛律光被杀后,被废黜皇后名号,移居别宫,后被勒令削发为尼,北齐灭亡后改嫁开府元仁。

斛律皇后,是左丞相斛律光之女,初为太子高纬的太子妃。河清四年(565年)高纬受父武成帝高湛禅让继位,立其为皇后。武平三年(572年)正月,斛律皇后生下一女,高纬想取悦斛律光,假装说生了个男孩,为此大赦天下。斛律光被杀后,斛律皇后被废住在别的宫殿,后来下令削发为尼。北齐灭亡后,出嫁成为开府元仁的妻子。

斛律皇后? 周朝十大名将排名

周朝十大名将排名

十:斛律光

斛律光(515年―572年年),字明月,朔州(今山西朔县)人,高车族,北齐名将。善于骑射,号称“落雕都督”。他骁勇善战,在与北周近20年的争战中,多次指挥作战,均获胜利。

他治军严明,身先士卒,不营私利,为部下所敬重。斛律光南北朝时期北齐名将,平生为高家打过无数恶仗,又帮助高纬坐稳帝座。但不贪权势,不懂交结高纬的宠臣穆提婆和祖珽。两个人于是同上谗言劝高纬杀掉他。高纬性怯,不敢诛杀如此重臣。祖珽给他出主意:“赏赐斛律光一匹马,说明天一起游猎东山,他一定来谢恩。”

斛律光来到凉风堂,高纬卫士刘桃枝从后击其后脑,斛律光不倒,回头说:“你们常常干这样的事,但我到死也不干对不起国家和皇帝的事。”刘桃枝和三个大力士用弓弦勒在不做丝毫抵抗的斛律光脖子上,勒死了一代名将。

九:曹景宗

曹景宗(457—508年),字子震,新野(今河南境内)人,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出身将门,幼时就以勇猛闻名。后追随萧衍(后来的梁武帝)起兵,南征北战,为梁朝的开国功臣。梁朝建立后又被委以重任,进号平西将军,改封竟陵县侯。多次与魏军交战,立下赫赫战功。

公元508年,病逝,时年五十二岁。曹景宗不失为一个英雄豪杰,生性粗犷豪放,一生都在追求金戈铁马、铿锵有力的人生风格,但他嗜酒好色、奢靡浮华的性格一直为世人所不齿。

八:陈显达

陈显达(427—500),南北朝时期南齐名将。中国杰出军事家、政治家。499年(永元元年)正月,陈显达率平北将军崔慧景等部4万人,进攻北魏,企图收复先前被北魏攻占的雍州(治今湖北襄樊)五郡。魏孝文帝元宏派前将军元英领兵抵御。

元英为北魏名将,陈显达领兵于二月间与其交战,屡破之,遂围马圈城(今河南镇平南),历时40天。城中食尽,守军饥疲,食死人肉和树树。魏军被迫突围逃走,被俘斩数以千计。南齐军入城后,将士争抢城中的绢丝,所以没有对魏军进行穷追。陈显达又派军主庄丘黑攻击南乡(今河南渐川西南),拔之。

陈显达作为中国历史名将,其出人的军事统帅能力,善于权变的处世哲学和政治才华,历来为人称道。

七:韦孝宽

韦孝宽(公元509年—公元580年),名叔裕,字孝宽,汉族,京兆杜陵(陕西西安南)人,南北朝时期西魏、北周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韦孝宽一生南征北战,官拜大司空,封上柱国。玉壁之战,东魏军攻城,昼夜不停,韦孝宽则随机应变,竭力抗御,东魏军尽用攻城之术,但皆被韦孝宽所破,而且还守城有余。高欢攻城不克,后派人劝降也没有成功。

高欢攻城50天,士卒死亡7万人,精疲力竭,用尽心计,仍未攻克,高欢急得旧病复发。时有陨石坠入东魏军营中,东魏军惊惧,高欢遂于十一月初一解除对玉壁的包围,撤军。高欢回到晋阳后,一病不起,于次年正月死去。

六:檀道济

檀道济(?—公元436年),南朝宋将领。汉族,祖籍高平金乡(今属山东金乡县卜集乡檀庄),出生于京口(今江苏镇江)。身出寒门,从军20余年,由士兵升至大将军。东晋末,从刘裕攻后秦,屡立战功,官至征南大将军。后文帝以其前朝重臣,诸子皆善战,忌而杀之。

檀道济戎马倥偬,战绩卓著。根据他多年的战争经验,总结出三十六计,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军事著作遗产,被载入史册。檀道济死后,南朝在军事上转入守势,北朝则占据主动地位,屡次南征。后北魏曾南征至长江北岸的瓜步,宋文帝刘义隆登石头城北望,面有忧色,长吁道:“如果檀道济还在,怎么会到这个地步!”

五:宇文泰

宇文泰(公元507—556年),字黑獭(一作黑泰),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西魏王朝的实际建立者和权臣,也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掌权22年。

西魏禅周后,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武成元年(公元559年),追尊为文皇帝。宇文泰是杰出的军事家、军事改革家、统帅。宇文泰一生,正处在由乱到治的历史转捩点,他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历史条件下,观时而变,顺乎历史发展的潮流,终至取威定霸,转弱为强,南清江汉,西克巴蜀,北控沙漠,奠定了北周王朝之基础。

他在位时所颁行的兵制、选官之法等等更是开隋唐政治制度之渊源,宇文泰的功业可谓盛矣,堪称是中国历史上继孝文帝元宏之后的又一位鲜卑族杰出的人物。

四:高欢

北齐神武帝高欢(496年-547年),鲜卑名贺六浑,祖籍渤海调蓨(今河北景县南)。北朝东魏权臣。因祖犯法,遂移居怀朔镇(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北,一说内蒙古固阳),成为鲜卑化汉人。

他曾参加杜洛周起义军,继归葛荣,为亲信都督。后判降尔朱荣,并收编六镇余部,镇压青州流民起义,任第三镇酋长、晋州刺史。他竭力调和汉胡关系,依靠鲜卑族和汉族高门,扩充政治实力。普泰二年(532),一举消灭尔朱氏残余势力,以大丞相控制北魏朝政,永熙三年(534)逼走北魏孝武帝,另立孝静帝并挟其迁都邺城。高欢专擅东魏朝政16年。

其子高洋取代建立北齐,追高欢为献武皇帝。高欢足智多谋,眼光深远,善于权谋机变,极具军政天赋。从他替尔朱荣出谋划策,到后来击破掌权的尔朱家族都显示了这一点。另外,高欢临终前嘱咐儿子高澄,指出侯景必然造反,但只要用慕容绍宗为帅就可讨平。

结果不出高欢所料。并且高欢用人惟才是举,高澄、高洋日后的班底,基本不出他的建制,为北齐立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陈霸先

陈霸先(503年—559年),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今浙江长兴)长城下若里人,汉太丘长陈寔之后。

陈霸先出身低微,受萧映赏识,随任为广州府中直兵参军,不久出任西江督护、高要太守。通过平定“侯景之乱”,陈霸先渐渐控制了梁朝的政权,太平二年(557年)废梁敬帝,自立为帝,建立大陈,改元永定,是为陈武帝。

掌权后平叛之战主要有三:平王僧辩余部之战、平萧勃之战、平王琳之战。陈霸先生逢乱世,尽管身经百战,收拾的却是百废待兴的江山,在位三年,任贤使能,政治清明,江南局势渐趋稳定。陈霸先在抵御落后势力摧残,维护社会稳定,恢复南方经济,保护华夏传统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历史的贡献,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而且,就陈霸先治国、治军、从政、为人的自身品格来讲,更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陈霸先不仅是一代开国皇帝,他还具有彪炳千古的贤明人格。

二:拓跋焘

拓跋焘(408年—452年),字佛狸,鲜卑族,明元帝拓跋嗣长子,母明元密皇后杜氏,北魏第三位皇帝,423年―452年在位。公元422年,拓跋焘被立为太子。公元423年登基,改元始光。

拓跋焘在位期间,亲率大军灭亡胡夏、北燕、北凉等诸多政权,统一北方。北伐柔然,使之不敢南侵;南败刘宋,占据河南之地。公元452年,拓跋焘被中常侍宗爱杀害,时年四十五岁,谥号太武皇帝,庙号世祖。

拓跋焘率军讲求战法,指挥灵活,为南北朝时期杰出的骑兵统帅。魏太武帝拓跋焘,雄才大略,聪明雄断。在位期间,借二世之资,奋征伐之气,遂戎轩四出,周旋险夷。扫统万,平秦陇,翦辽海,荡河源,南夷荷担,北蠕削迹,廓定四表,一举统一了中国北方,使西晋末年以来北方地区的割据混乱局面得以结束,为北方社会经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当时也是大魏武功鼎盛的时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在中国历史也极为罕见。

此外,他广泛搜罗汉族士人,整肃吏治,修订律令,督课农桑,崇尚儒学,推动了魏朝的封建化进程。

一:刘裕

宋武帝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小名寄奴,汉族,祖籍彭城县绥舆里(今安徽省萧县县城东北二十里,在今萧县境内),兴宁元年三月生于京口(今江苏镇江),曾两度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功勋卓著。

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刘宋开国之君。于隆安三年(399年)参军起义,对内平定战乱,先后消灭刘毅、卢循、司马休之等分裂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了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

对外致力于北伐,消灭桓楚、西蜀、南燕、后秦等国。420年7月10日(宋武帝永初元年六月十四日),刘裕废东晋恭帝司马德文,自立为帝,国号大宋,都建康,南朝开始。执政期间,吸取前朝土族豪强挟主专横的教训,抑制豪强兼并,实施土断,整顿吏治,重用寒门,轻徭薄赋,废除苛法,改善了政治和社会状况。

他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重大贡献,被誉为“南朝第一帝”。为元嘉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奠定了南朝政治的雏形。被明代大思想家李贽誉为“定乱代兴之君”。刘裕的军事思想非常丰富,为中国军事史做出过重大贡献,是时势造就的英雄。刘裕是东晋南北朝,颇有作为,成就最大,最有建树的皇帝。

他所做的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历史的发展。

北齐名臣?

 

北齐的名将斛律光斛律光(515~572)中国北齐名将。字明月,朔州(今山西朔县)人,高车族。出身将门。

初任都督,善骑射,号称“落雕都督”。后拜大将军、太傅、右丞相、左丞相。他骁勇善战,在与北周近20年的争战中,多次指挥作战,均获胜利。北齐天统五年(569)十二月,周军围攻宜阳,断齐军粮道。武平元年(570年)正月,他率步骑3万破宜阳周军,再通粮运;周军复攻,他领军迎战,又获胜利,俘北周开府仪同三司宇文英等。二年,率众于平陇等地筑垒,迎战北周骠骑大将军韦孝宽所率步骑万人,大破之,俘斩千计。

他治军严明,身先士卒,不营私利,为部下所敬重。三年,北齐后主高纬听信谗言,将其诱杀。

北周三杰?

南北朝后期,由宇文泰建立的北周和高欢建立的北齐之间长达数十年的两雄争霸局面,在高欢死后,传高澄、高洋、高演,高湛,到最后的亡国之君猪头皇帝高纬,北齐是一代不如一代。此消彼长,逐渐的北周在军事上由宇文泰时代的战略防御,逐渐转为战略进攻,但要想吃掉北齐,还真不那么容易。北齐的朝政虽然被败家子高湛搞得污七八糟,可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高欢留下的底子确实很厚。北齐不仅在经济积累、文化沉淀上仍然强过北周,更有一批英勇善战的宿将。其中最强悍者,是所谓北齐三杰:段韶、斛律光和高长恭。

段韶是三个人里年龄和资历最老的,作为高欢老臣段荣的儿子,他自高欢信都起兵以来就屡建战功,高欢与宇文泰的邙山大战中他射杀贺拔胜的战马,救下高欢一命,从此愈发得到高氏父子的信任,在军中威望极高。武成帝高湛即位后,他先后任大司马、太傅,位列三公。

斛律光比段韶小十多岁,《周书》喜欢叫他斛律明月,明月是他的字,很可能也是他胡名的意译。斛律一族在北齐声名显赫,斛律光的父亲斛律金深受高欢重用,在高欢帐下南征北战,北齐建国,他官至左丞相,礼遇有加;斛律光的弟弟斛律羡与斛律光一样射术极佳,擢升为持节,都督北方六州;斛律家的女人更是不得了,一共出了一位皇后、两位太子妃,斛律的子弟还娶了三位高家的公主。

斛律光本人早早就崭露头角,十七岁时他跟随父亲征讨西魏,生擒宇文泰大将莫孝晖,被高欢提拔为都督。高澄继位,任命他为亲信都督、征虏将军、卫将军,北齐武成帝高湛又把他先后升到尚书右仆射和司空。斛律光言语不多,性情刚直,治军以严明著称,对手北周怕他,他手下的北齐士兵也对他敬畏不已,斛律光指挥的军队,一向是勇往直前,战斗力极强。

北齐三杰中最年轻也最有魅力的,无疑当数兰陵王高长恭。高长恭的大名叫高孝瓘,然而人们更喜欢以“长恭”这个名字称呼他,他是高欢的孙子,高澄的第四子,论辈份比前两位要低一辈(段荣和斛律金与高欢基本是同辈人)。

兰陵王时期名将?

斛律光(515年—572年8月22日),字明月,朔州敕勒部(今山西朔州)人,北齐名将、军事家。祖父斛律大那瓌,为北魏光禄大夫,第一领民酋长,父亲斛律金。

天保三年(552年)从征出塞,班师后被任命为晋州刺史。大宁三年(562年)正月北周遣将达奚成兴等进攻平阳(今山西临汾市),率步骑三万击败之,追入周境,获二千余口,升为司徒。同年率五万骑兵前往会战大破之,升太尉,又封冠军县公。武平二年(571年)北周柱国普屯威、韦孝宽等率步骑万余进犯,在汾水之北交战。大破之,又封中山郡公。回师后又率领五万大军出平阳道,攻姚襄、白亭城戍,皆克之,又别封长乐郡公。其后曾多次击败北周进犯。治军严明,身先士卒,不营私利,为部下所敬重。

武平三年七月戊辰(572年8月22日)遇害于凉风堂,时年五十八岁。北周武帝灭亡北齐后,追封上柱国、崇国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