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穿井得一人和杞人忧天的原句及注释? 穿井得一人体裁?

穿穿井得一人和杞人忧天的原句及注释?

穿井得一人

吕不韦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注释:

宋: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在今河南商丘一带。

而:于是,就。

溉汲:打水浇田。

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

居:停留。

于: 被

及:待,等到。

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道:讲述。

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对:应答,回答。

得一人之使:多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多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杞人忧天

《列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注释

杞:春秋时期国名,在今河南杞县。

崩坠:崩塌,坠落。

身亡(wú)所寄:没有地方存身。亡,同“无”。寄,依附,依托。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之,的。忧,忧愁、担心。

晓:开导。

若:你。屈伸:身体四肢的活动。

终日在天中行止:整天在天空气体里活动。行止,行动和停留。

果:如果。

日月星宿(xiù)不当坠耶: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了吗?星宿,泛指星辰。

只使:即使。

中(zhòng)伤:打中击伤。

奈地坏何:那地坏了(又)怎么办呢?

地积块耳:大地是土块堆积成的罢了。

四虚:四方。

躇(chú)步跐(cǐ)蹈:泛指人的站立行走。躇,立;步,行;跐,踩;蹈,跳。

行止:行动和停止。

奈何:为何,为什么。

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

穿穿井得一人和杞人忧天的原句及注释? 穿井得一人体裁?

穿井得一人体裁?

《穿井得一人》是一则寓言故事。

《穿井得一人》出于《吕氏春秋》,意思是打出一口水井后,可以得到一个人的人力,不用再派人去外面的井里打水;外人却理解错了意思,以为是“穿井得到一个活人”,到处传谣言。

这篇文章已被收入2016年人教版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第二十四课《寓言四则》里(2017年,教育部审定的人教版教材调整,《寓言四则》课数上调至22课[4])。

穿井得一人有关的成语或俗语?

穿井得一人有关的成语,就是穿井得人。穿井得人这一成语出自吕氏春秋,说的是宋国的一个人打了一口井,后来流传该人打井得了一人,传到宋国国君后,国君询问该人,该人说不是打井得了一个人,而是在打了井后,不用到很远的地方担水,从而得到或者节省了一个劳动力。

穿井得一人特殊句式?

1、判断句: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翻译: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2、倒装句: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翻译: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

3、省略句:(丁氏)告人曰。

翻译:丁氏把这件事告诉别人。

现在穿井得人是一个成语,成语告诫我们不要听信谣言。

穿井得人的解释:

原是指家中打井后省得一个劳力,几经传言后却变成打井时挖得一个人。 这个故事说明,对待传言,要持审慎态度,更不要以讹传讹,要经过辨别考察,才能确定其是非真相。

出处:《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丁氏对日中的对是什么意思?

对:应对,回答。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丁家的人回答说。

 

这句话出自于《穿井得人》。

 

原文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译文

 

宋国国君派人去问姓丁的。丁家的人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早知道是这个结果,还不如不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