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捏作态和忸怩作态的区别?
扭捏作态是指具有矫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意思。而忸怩作态形容不自然,不大方,含羞做作的样子。出处:巴金《谈〈春〉》:“倘使小说不能作为我作战的武器,我何必化那么多的功夫转弯抹角、忸怩作态,供人欣赏来换取作家的头衔呢?”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丑泥作态什么意思?
忸怩作态,汉语词语,拼音是niǔ ní zuò tài ,形容不自然,不大方,含羞做作的样子。出自巴金《谈〈春〉》。
成语出处
巴金《谈〈春〉》:“倘使小说不能作为我作战的武器,我何必化那么多的功夫转弯抹角、忸怩作态,供人欣赏来换取作家的头衔呢?”
成语辨析
【近义词】惺惺作态、矫揉造作
【反义词】大大方方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你不要忸怩作态好不好。
论教养的生字解释?
贸然[ mào rán ]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涵养[ hán yǎng ]滋润养育。
恪守[ kè shǒu ]严格遵守。
自持[ zì chí ]控制自己的欲望或情绪。
汲取[ jí qǔ ]吸收;摄取。
遵循[ zūn xún ]遵照。
箴言[ zhēn yán ]规劝告诫的话。
彬彬有礼[ bīn bīn yǒu lǐ ]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大发雷霆[ dà fā léi tíng ]比喻大发脾气,高声斥责别人。霆:响雷。
随心所欲[ suí xīn suǒ yù ]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一意孤行[ yī yì gū xíng ]《史记·酷吏列传》:“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本谓谢绝请托,坚持自己的主张。后多指不顾客观条件,无视别人的意见,独断专行。孤行:独自行事。
自吹自擂[ zì chuī zì léi ]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矫揉造作[ jiǎo róu zào zuò ]形容装腔作势,极不自然。矫:使曲的变直。揉:使直的变曲。
附庸风雅[ fù yōng fēng yǎ ]1.旧指官僚、地主、商人为了装点门面,抬高身份,结交知识分子,装做文化人的样子。2.本来不懂,但也跟着别人搞一点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风雅的事。
忸怩作态[ niǔ ní zuò tài ]忸怩:羞惭的样子。形容不自然,不大方,含羞做作的样子。
随机应变[ suí jī yìng biàn ]根据情况灵活地应付事态的变化。《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孙权)乃问曰:‘公平生所学,以何为主?’统(庞统)曰:‘不必拘执,随机应变。’”
利哈乔夫简介
德米特里·利哈乔夫(Dmitri Likhachev,1906年11月28日-1999年9月30日)是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从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基督教和俄罗斯文化之根。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忸怩作态和扭捏作态的意思?
扭捏作态是指具有矫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意思。而忸怩作态形容不自然,不大方,含羞做作的样子。出处:巴金《谈〈春〉》:“倘使小说不能作为我作战的武器,我何必化那么多的功夫转弯抹角、忸怩作态,供人欣赏来换取作家的头衔呢?”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形容一个人很做作的网络词?
挢揉造作:矫揉造作。指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矫揉造作:矫:使弯的变成直的;揉:使直的变成弯的。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
矜情作态:作态:故意作出一种姿态。故意做作。
举止大方:举动不俗气,不做作。形容人行为动作不拘束,堂堂正正。
烂熳天真:形容心地纯真,不虚伪做作。
拿腔作势:拿腔拿调,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