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衡中,你所不知道的秘密

关于衡中,你所不知道的秘密

关于衡中,你所不知道的秘密

 

文:美玲老师

编者前言

年年中高考后,网络热点离不开河北的高分,离不开河北的生源大战。面对河北匪夷所思的高考成绩,面对H城各学校的疯狂抢挖生源,年年愤懑,总觉如鲠在喉。可最终也就忍了,不想卷入和一些H中追捧者的口舌之争。看到龚老师《衡水,请放过那些还没有报志愿的孩子》一文,为龚老师点赞之余,意识到教育界之外,甚至教育界内也并不是都能认识到河北乱象之危害,每个负责任的教育工作者、每个心疼孩子的父母,都该努力发声,为河北的孩子们去争取一个正常的教育环境。或许说的人多了,情况就好起来了。最少,可以这样期盼,总比下面愤懑有用。

网络数据

关于衡中,你所不知道的秘密

数据分析

每年中高考结束,河北各地市所有中学都会被迫卷入生源大战。

因为河北有一个H城,这个城市的支柱产业叫“教育”,这个产业的领军“企业”叫“H中”,下面还有H一中二中WY中学等“企业”。

注意,在我眼里,H城各学校称之为“企业”也必须加引号。因为一个好的企业在追求盈利之外,还要有担当,要考虑国家民族之长远发展。而H城诸企业是只单纯以“牟利”为出发点的黑心企业。

他们不为河北学子的健康考虑,更不会虑及这些孩子的未来发展。所以可以一再突破做人做事各种底线,而打出的招牌旗号竟然是闪烁着光芒的“教育”二字,用来擦亮这招牌的则是令人咋舌的高考高分人数。

那么高分人数是如何来的呢?严格管理?高水平教学?

他们的追捧者都如是说。但是他们自己却并这样认为。或者说,他们对自己的管理模式与教学水平并没有多少底气,所以这些“企业”在管理、教学之外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做了一件事:挖地三尺搜罗全省各地市中高考优秀学生的信息,以电话联系、上门围堵、高价奖励的方式“诱惑”这些孩子到他们学校读高中或者复读。

明白人都可以分析一下,学校本是清水衙门,花销来自国家财政,当地税收。H城各“学校”哪里来的如此巨资?

答案只有一个:招生回报。

先期“招生”投资,保证了次年或三年后“高分”人数,而这些高分人数就会“诱惑”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家长主动送去更多的钱,求得孩子的一张入学通知书。

结果是H城教育企业越来越有钱,挖人的力度也越来越大。

曾有兄弟城市的一中老师来我校教研,说全市中考前500名学生几乎被H城各学校尽数挖走。

去年笔者所在城市的中考第一名被H中开价六万挖走。

今年笔者所在学校高考文科第一名竟也得到了他们“复读”的动员电话。

可想其掐尖与挖抢生源到了怎样丧心病狂的地步。

就这样,北至张家口,南到邯郸,河北各地市无一幸免。

于是一所又一所历史悠久教育质量优良的名校在河北的高考中沉寂,一年又一年,H城的名声越来越大,H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全省各地市学校陷入同样困境:不变成H中模式,你就无法生存。

劣币驱逐良币,被逼迫之下,河北教育几乎全省沦陷,河北高考分数不断再创新高。

于是,每年高考成绩公布,河北高考成绩一定会上热搜,一如今年的成绩以及这样的比较:

“真是逆天啊, 河北省今年高考700分以上157个,连加分共168个,600分以上竟然有两万四千人,700分都上不了北大清华,太牛了,真正的教育大省! 山西状元在河北排269名,江西状元在河北168名,福建状元在河北153名,安徽状元在河北117名,湖北状元在河北69名,看看河北!想想河北的孩子有多么不容易啊!为了河北孩子们转起来……孩子们太辛苦啦!中国的教育求改革!”

每年读到类似文字,我都感觉心痛,很想为河北孩子一哭。

比周边各省考的分高,哪里能说明我们是教育大省?某种意义上,河北高分人数是八省之和,只能说明河北思维落后。甚至这些数字摆在那里是对河北的一种鞭挞,每个人都该扪心自问:我们到底在做什么?为什么让我们的孩子比八省孩子都要辛苦?

众所周知,时间总是有限的。

无论怎样挤压,每个人每天可利用的时间也不可能突破24小时。当河北的孩子面对越来越高的分数线,只能投入越来越长的时间用来刷题。以前是一年备考,后来是三年,现在是六年,甚至有的地方从小学就开始月考、周测。

以前是上晚自习,后来是加上占用周末,现在是连吃喝拉撒睡都要精细管理,连翻身说梦话都要算作违纪。

每次想到孩子们被24小时严密监控,我就感觉窒息。我们的孩子哪里是在上学,明明是在做囚徒!

而我们这些做父母与做老师的,妥协退让接受,最终一起成为这囚牢的监管。

而我们打出的旗号是:这样你能考出高分,拥有更美好的前程。

如果这口号是真的吧,我们考了比各省都高的分,有比各省录取都要多的人数也就罢了。

事实是无论怎样努力,成绩怎样进步,录取比例不会改变!甚至,可能因为进入大学后,我们以高分被录取的孩子,没有外省低分被录取的孩子能力强成绩好,而被视为高分低能,而降低录取比例。

不做那样的悲观之想吧,但是全省孩子拼尽全力,也总是有同样比例的孩子赶不上上涨的分数线,总有同样比例的孩子与重点大学甚至大学擦肩而过。这是不争的事实。

能考高分的孩子因为要更高,必须牺牲掉考试之外的能力培养,丧失更优秀的机会,在未来更高平台的发展上受限;而原本可能不适合走常规发展路线的孩子,可能发现培养的兴趣特长没有可能再发现,甚至有很多孩子连未来其他可能发展需要的健康保障都要失去。

每每想到从某中毕业的孩子,80%有轻重不同的胃病,我就奇怪:损害孩子健康到如此地步的“学校”竟然可以办下去,竟然还被追捧,我们河北人到底怎么了?

如果对教育稍有认知,我们就该知道教育的作用是成就每个孩子,帮助每一个孩子发现发掘各方面潜能,让每个生命都有机会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有最好的发展,获得自己可能获得的成就,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

但是河北的孩子们呢?早早就失去少年的活泼,甚至早早丢失童年的快乐,更早早的牺牲掉了许多其他发展的可能性。

这是多么可悲的局面!

有时候,我们又必须配合人家H城的精明,为了GDP、H中等教育企业为了敛钱,巧妙利用了每个家长“望子成龙成凤”之心,大肆鼓吹不上大学人生无望,不上985、211没有前途,放大了高考的作用,焦虑情绪弥漫全省,“送钱”大军自然到来。

其实,人生是场马拉松,高考作为其中一站,虽然非常重要,但并非终点。无论是否走进了985、211,甚至是否上了大学,人生都远没有成为定局。

只要孩子有健康身体,有良好心态,了解自己的潜能所能,有自己的方向,有持续努力的能力,就有可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相比而言,和我们同用一张卷,录取率未必高过我们多少的八省家长与学校似乎要更理智一些。那二三十分的分差,就是家长与学校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给孩子留出的自由呼吸的空间,这空间的保护依赖的是家长们对孩子的信任与更长远的期待,还有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良知与教育底线。

如果心疼孩子,河北的家长都该帮助孩子努力争取降低学习强度,达到和八省孩子同等水平。

呼吁有关部门早作为,尽早结束河北招生乱局!

呼吁所有家长多理性,联合抵制H城无耻行为!

 

希望河北教育早日回归本来模样!

希望河北孩子重新拥有正常健康的学习环境!

编后

不吐不快,可说了这么多,仍愤懑难平。关于河北教育,还有太多的话要说,且留待下次言说。情绪激动之时,难免言辞失当。希望更多的朋友来冷静陈述自己的想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