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宣布降息:1年期LPR为3.85% 5年期以上为4.65%。
昨天央行宣布新的LPR报价,1年期为3.85%,5年期以上为4.65%。其中5年期以上LPR相比上月调低了10个基点,这是自去年10月正式出台LPR机制之后的第二次调低。LPR是全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计算并公布的基础性的贷款参考利率,是全国商业银行定价的参考基础。这次降息是在市场预期之中的,因为上周政治局会议已经透露了要进一步运用降准降息工具来对冲疫情影响。而且不排除会有进一步降低的可能性。个人分析将产生三大影响:
-
切实降低房贷成本。因为5年期以上的贷款主要为房贷,所以,这次降息被视为是切实减轻房奴们还贷压力的务实之举。根据测算,以100万贷款按揭30年为例,每月将节约还贷成本62元,相当于每月可以多吃两斤猪肉了。这个利率也是近20年来最低的房贷利率了,相当于回到以前的折扣时代了,4.65%相当于LPR机制出台前央行基准利率的95折。
-
继续稳住房地产市场。上周的政治局会议重申了“房住不炒”的调控基调,而疫情以来,一些城市的银行和炒房者勾连起来,套取用于复工复产的低息经营贷来炒房,使得部分地区房价出现了不正常的飙升现象。这次降息仅针对5年期以上贷款,是典型的非对称性降息,也含有鼓励刚需型购房者入市的意图,因为炒房者套取的经营贷基本都是5年期以下的中短期贷款。
-
推进存量房贷客户换锚。自去年出台LPR报价机制后,央行也宣布了存量房贷客户将在今年3月至8月完成转换,而事实上,自3月以来,也有不少房贷客户接到了银行要求转换利率的通知。到底是选固定利率还是LPR?很多人难以抉择。而今,LPR降息估计会使得相当一部分人偏向于选择LPR。
但从长期来看,LPR会不会是一直走低?今后有没有上升的可能性,现在还不好定。如果以前享受了7折房贷利率的,个人观点还是慎换。毕竟目前LPR机制还不是很完善,比如那个加点一直不变就是不太合理的。
所以,从其影响来看,主要还是对在观望的购房者形成了比较大的吸引力,毕竟这是一次难得的窗口期。现在摆在刚需型需要按揭的购房者面前还是有两种心理在博弈:一是传闻很多开发商可能撑不住了,可能还会降价促销,再晚点买会便宜些;二是LPR降低了,现在入手,可能会比较划算,下个月会不会调升难说。这两种情况,答主身边都有类似心理的朋友。至于如何决策,答主不妄言,毕竟买房有风险,入市请谨慎!
怎么看央行LPR降息:1年期LPR降至4.05%,5年期以上LPR降至4.75%?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0年2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4.05%,5年期以上LPR为4.75%。
1年期贷款基础利率(LPR)下调10个基点,这是符合市场预期的,但是5年期以上LPR仅下调5个bp,幅度明显偏小,这说明在基准利率没有下调的基础上,银行的长期负债压力较大,所以长期贷款利率报价很难有效下调,这对缓解市场的债务压力很有限,尤其是在当前国内面临特殊周期的情况下,LPR缓慢的下调无助于缓解国内经济压力。
国内的利率市场一直存在长期扭曲现象,这一现象过去曾被很多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是利率双轨制造成的,其实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国内市场利率的扭曲在很大程度上是内外利率差异造成的,是外部资本输入造成的,所以国内的实际利率才会长期扭曲,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惑。
2008年次贷危机以后,由于中国推出4 万亿刺激计划,国际资本也随着国内市场的开放疯狂涌入内地,而这个周期恰好又是美欧日向市场纾困的周期,造成国际货币烂溢,所以国内流动性与国际流动性在中国大陆高度集中,逐渐形成了国内严重通胀的局面。
原本在高通胀前提下,国内应该通过央行的价格工具来控制通胀,需要通过加息等手段收紧流动性,但是次贷危机之后美欧日的利率很快就降至零利率与负利率,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如果加息将会造成利差扩张,国际资本可以轻易通过货币输入躺在中国的银行体系与金融体系中套利,所以为了防止内外利差的扩张,中国央行被迫压制利率上升,而主要采用提高准备金率的手段来控制流动性,一度将银行的准备金率提高到20%以上,这令央行的货币政策以及国家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干扰。
由于国内市场利率被强行压制,通胀就难以有效抑制,过剩的流动性就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通胀现象,造成房价飞涨,结果导致国内房地产泡沫问题的出现,给后期国内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困扰,例如产能过剩、社会高负债、地方债扩张、社会金融化、消费递减、企业融资难、两极分化等等一系列问题基本都是由此而发,并给未来中国经济留下了最大最严重的风险隐患。
国内的流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国际资本输入造成的流动性过剩,但是国内为了避免外资严重套利又不能轻易上调利率,这就为后来的货币政策带来一系列问题:一导致国内市场实际利率与基准利率脱节;二国内通胀的重要形态表现在房地产上;三导致经济逆周期中缺乏有利的价格工具调整手段;四导致国内负债上涨速度加快等。
更为关键的是,由于中国央行执行的是强制性结汇政策,所以当外资输入时,央行一面增发基础货币对冲外资输入,一面还要通过收紧准备金率控制国内流动性,这等于放外打内,外资的额度可以有效得到保障,而内资的供给反而被进一步收紧,这样的货币政策几乎等于给外资放权,给内资上笼头,所以才会出现国内企业融资越来越难的问题。
国内企业融资困难,就又把责任推到直接融资问题上,然后股市与债市大扩容,造成证券市场又出现了掏空广大股民财富的严重问题,居民财富被套取,社会负债就必然快速上涨,为了解决负债问题,银行表外、银行理财、债券市场扩容、互联网金融等都不断涌现,为什么?严格来讲就是负债的转移与消化,但是这一套负债消化系统西方经济已经验证是行不通的,所以国内经济才会出现当前的减速问题。
国内去年开始实行利率市场改革,想纠正利率双轨制问题,寄望LPR等积极来调整市场实际利率,这有些不现实,因为中国的利率水平缺乏自主性,受到外部环境的严重干扰,当前欧日都是负利率,美联储未来还有下调利率的可能,这就逼迫中国利率难以上下有效调节,而且由于央行持有巨额美国国债,中美利差如果过大,中国的损失会非常严重。
因此我前期谈过央行需要降息的问题,但是市场中有些人忧虑通胀,所以认为不能降息。不降息,基础利率就下不来,就难以调降市场实际利率,根本解决不了当前的社会负债问题与融资难问题,消费与供给都得不到缓解,未来国内经济会更困难。
其实通胀出现在食品等价格与房地产上是国内宏观调控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国内资本市场长期锁死了证券市场的财富分配功能,将证券市场的多项功能长期定位为融资功能,这就造成证券市场无法导入国内资源优化过程,造成证券市场长期掏空居民财富,由于证券市场丧失了一些最基本的功能,阻塞了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机制与资本循环机制,过剩的资本才会涌入房地产与食品等领域,结果形成了现在的复杂局面。
所以解决通胀问题并不在于市场当前是否降息,解决通胀问题的钥匙是疏通国内资本的有效运转渠道。正常的金融管道都没疏通,国内经济能好吗?正常的金融通道被堵塞了,国内经济能不出现肠梗堵吗?能不出现畸形的商品与资产价格吗?因此中国经济当前的问题不在于金融多么创新,而在于先把金融有效循环的任督二脉打通了,理顺资本市场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引导消费与供给端的平衡,中国企业才会有活力,中国经济才会健康!
刚刚!央行降息,释放了什么信号?房价会跟着降还是涨呢?
2月20日上午,新一轮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公布,降息如期而至。
根据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数据显示:
1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4.05% ,较上期下调10个基点(1个基点为0.01%);
5年期以上LPR为4.75%,较上期下调5个基点。
本次央行降息,释放了什么信号?
本次央行降息其实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毕竟现在全国各地因受疫情影响,经济都受到极大限制,在这样的情况下各行各业其实都相当缺钱。就拿房地产行业来说吧,因为受到疫情影响,成交受到巨大冲击,不少开发商都被迫宣布破产,数据就显示在今年前40天里出现了96家破产开发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央行必须要降息来“放水”。
所以在我看来, 现在央行不断降息,其实就是说明市场缺钱了!
那么央行降息的动作,会给市场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特别是对房价会有什么影响呢?
大家都知道,前面十几二十年里中国房价的上涨跟银行资金支持的分不开的,就是因为银行不断把钱投入楼市,房价才能飞速上涨。所以现在随着央行降息,不少人都担心房价会再次上涨,但在我看来现在行情不一样了,央行降息对房价并不会有多大影响。
因为现在央行降息,释放出来的资金并没有流入到房地产行业,而是进入到了其他行业里,特别是一些中小实体企业受到了资金的扶持。其实这并不是央行第一次降息了,在去年央行就多次降息了,但房价却并没有出现上涨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因此,对于这一次央行降息,大家没必要太过于担心。
毕竟楼市已经是一个房住不炒,逐渐回归理性的楼市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可能也不会有人能把房价炒作起来。所以对于未来的房价,大家其实没必要太看重,反正房价会一直平稳走下去,购房者在该买的就是买,不该买千万不买就行了。
新LPR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4.25%,这是降息了吗?对市场有何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19年8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4.25%,5年期以上LPR为4.85%。以上LPR在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有效。
中国人民银行20日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1年期LPR为4.25%,相较此前1年期LPR的4.31%小幅下降;5年期以上LPR为4.85%。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的初次试水显然比较谨慎,这符合市场预期。
从数据来看,市场的实际利率小幅下调,但是这样的调整可以看做是各银行对国家政策的呼应,严格来讲还并不具备实际意义。因为这样的市场利率的波动空间可以利用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轻易达到,这与LPR的改革目的显然还有较大的距离,这样的降息幅度不会改善利率的有效传导,不会对实体经济以及小微企业提供切实的帮助,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企业的融资成本要求。
由于LPR刚刚施行新规则,还需要各银行有一个适应期与调整期,所以18家银行报价会比较谨慎,毕竟这不仅涉及到银行业自身的利益,同时还涉及到金融与经济的安全问题,因此这样的降息幅度是可以理解的。报价银行首先会评估市场利率下调所带来的一些风险,之后才会逐渐将市场利率导入相对的平衡,这确实需要一个时间周期。
当前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小幅下调只是象征性的调整,所以对市场的心理作用大于实际作用,因此股市受此消息影响有所反弹,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也出现了一些变化,但表现都属于正常范围内的波动。而国债与银行间现券波动都不大,毕竟LPR报价下调幅度有限。
而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显然需要比较长的周期来考量,一般来说降息半年以后,利率向实体经济的传导作用才会逐渐显现出来,而且这需要一个降息幅度的累积,目前市场贷款利率的小幅回落显然还满足不了这一要求,所以就LPR的报价还要做进一步的中期观察。
若美国9月份继续降息,预计LPR的报价下调幅度会略放大一些,但是一次降幅达到25个基点的央行降息幅度预计会比较困难,所以LPR报价在一定的周期内还会受央行的基准利率与公开市场操作所引导,利率的并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市场化的矫正周期。
由于LPR新规则是国家对市场利率改革的表态,所以具有一定的市场指导作用,说明了国家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也说明国家对稳定实体经济将会出组合拳,而LPR改革只是组合拳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对实体经济有所利好,也可以看做是对外围经济风险的对冲。
房贷利率调整,如果现在买房按什么利率执行?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详细说到lpr可太长了,很多人看不懂也不会算。简单的说下我的建议吧:
如果您贷款计划五年左右还清的话,你还是用lpr利率贷款,这样比较划算。lpr利率是根据市场经济来进行调整的,这几年经济应该不会有太大起伏。
如果您是贷款10年、20年、30年的话,还是用固定利率吧。市场经济越来越好的时候lpr肯定会上浮,您用lpr利率贷款的花费肯定会比固定利率多些。
以上是我的建议,您可以依据您的实际情况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