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4日,英国方面宣称:2020年12月31号停止采购华为的5G设备,2027年之前停止使用华为的一切5G设备,并拆除相关的5G设施。从英国的表态中,我们看到了两个时间节点:一个是2020年12月31号,一个是2027年之前。
既然英国要停用华为的所有5G设备,为什么会有这样两个时间节点呢?英国完全可以立即停用华为的一切5G设备,并且立即拆除华为已经修建的5G设施。英国之所以定在这两个时间节点,其实有一定的用意。那么为什么英国要将禁用华为所有5G设备的时间延长到2027年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
应对来自于美国的压力
从根本上说,英国人自然知道5G的作用,自然也知道华为在5G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华为公司是世界上5G领域,最领先的公司。华为在整个5G市场中所占的份额达到了35%左右,远远超出排名第二的爱立信。华为与英国的合作时间也非常长。如果从2G、3G开始算起的话,华为与英国的合作已经长达20年时间。今年年初,英国方面曾经表态,继续使用华为的5G设备。当时在不少人看来,英国的行为无疑打了美国老大哥的脸。几个月过后,英国又突然间宣布停止使用一切华为5G设备,其中自然和美国有一定关系。
前两天,美国总统特朗普曾经公开宣称:他亲自游说一些国家不要使用华为的5G设备。英国自然在特朗普的游说范围之内。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三个国家可以说是美国最忠实的盟友,在基本问题上基本上完全遵照美国的意图。英国此次宣布停止使用华为的5G设备,自然有美国的原因。其实英国人也知道停止使用华为的5G设备,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也会使得英国的5G技术落后于世界2--3年。迫于美国的压力,英国只能选择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英国将停止购买华为5G设备的时间节点放在2020年12月31号,其实给自己留足了充足的时间。今年11月份,美国将举行大选。那时候特朗普能不能当选总统还未可知。在此期间,美国对华为的政策有可能发生某些变化。英国将时间定在12月31号,就是看将来美国政府的具体策略。将拆出华为所有基站的时间定在2027年,期间所有六七年的时间。英国可以利用这一段时间,观察美国对待华为的政策。如果美国对华为的政策有所松动,英国则可能立即停止拆除华为的5G基站。如果美国对待华为的政策继续严厉,英国也有足够的缓冲时间。
华为和英国合作时间较长,需要缓冲期
华为已经和英国合作了长达20年的时间。华为的技术已经涉及到英国通信的方方面面。英国人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清除华为对于英国的影响。华为在英国的4G领域的份额大约占到了35%,在高速光纤网络方面占比达到了45%左右。华为在英国已经有了相当多的基础设施和基站。华为的这些设施,不是英国想拆除就可以立即拆除,英国拆除这些基站或者设施需要有一定时间。
英国不仅需要时间拆除华为的5G基站和设施,还要厘清国内公司和华为的关系。英国国内不少公司都和华为有合作关系,甚至有些公司依然和华为有合同在身。英国不可能立即断绝这些公司和华为的联系,也无法让这些公司立即停用华为的所有设施。英国需要一些时间来理清这些关系,或者等一些合同到期。
英国的四大通讯运营商全部都使用了华为的设备或者技术,如果短时间内移除华为的设备,英国的手机用户极有可能面临着断网的危险。英国一方面要拆除华为的设备,另一方面也要引入其他公司的设备填补华为的空缺。一方面拆除,另一方面填补,需要一个较长的缓冲期。这个缓冲期需要一定时间。
英国拆除华为的5G基站或者设施,理清国内公司与华为的关系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可能也是英国将时间定为2027年的一个重要原因。
英国尽可能降低经济损失
5G通信设备领域,华为占据绝对优势。华为的市场总额占到了35.7%,第二名的爱立信只占到了24.6%。第三名为诺基亚,占到了15.8%。所有5G发明专利中,华为持有3147项,位列全球地第一,占比为15.05%,中国公司占比为34%。华为和中国公司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和公司。任何国家发展5G设施都不可能绕过华为和中国公司。
英国禁用华为的5G设备,肯定会对应对华为造成极大损失。华为有可能损失一个非常重要的欧洲市场。受到损失的不仅是华为,英国也将受到严重的损失。禁用华为的5G设备,英国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能会达到20亿英镑。英国的5G技术有可能会落后于世界2—3年。华为在英国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禁用华为的一切5G设施,也需要解决这一部分人的安置问题。
英国也许能够承受20亿英镑的经济损失,却难以承受5G技术落后2—3年的打击。现在是高科技数字化时代,落后2—3年时间已经算是相当大的一段距离。英国需要一定时间减轻禁用华为5G设备的损失。
英国留给自己一定操作空间
最近十年通信领域发展非常快,2014年前后4G还是一个相对新颖的概念。4G普及几年之后,5G概念就已经提出。2年前5G也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今年则无人不知5G!5G时代已经到来。现在华为等高科技公司,在研究5G的同时,也开始投入6G研发。2027年之后的科技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谁都不知道。说不定到了那时候,6G技术已经推出。
英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继续利用华为的设备和技术,发展英国的5G技术。英国在宣布禁用华为的5G设备之后,又提醒国内公司加紧囤积华为的设备。半年时间足够,英国相关公司进购大量华为的设备。7年的缓冲时间,也足以让英国继续发展5G技术。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无论是鲍里斯约翰逊,还是特朗普都不可能在现在的位子上呆7年之久,这期间可能会发生许多事情。英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做许多事情。英国一个明确的脱欧行为已经拖了三四年时间,完全禁用华为5G的禁令能不能撑七八年时间也未得而知。
其实英国非常清楚全面禁用华为5G设备的影响,但是迫于美国的压力,英国又不得不做出一些表态。老奸巨猾的英国,通过这样的方式算是向美国表明了忠心,向“主子”纳了投名状。只不过英国政府是在拿英国人的利益和国家前途向美国表明忠心。
5G技术是大势所趋。华为又是5G技术的领先者。英国和美国想用政治的方式,压制华为的发展,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反而容易让自己逐渐落后。历史告诉我们,先进的技术根本不可能被打压,所有打压者必将自食其恶果。英国历史上不是没有这样的例子。当年英国为了保证自己煤油灯和蒸汽机的优势,拒绝使用电力和内燃机,结果导致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落后于德国和美国。最终也失去了自己日不落帝国的地位。如果英国和美国继续将自己排斥于5G技术之外,所产生的的后果也只有自己承担。
对于英国5G网络建设停用华为设备,你怎么看?
即便是不关心国家大事的普通百姓,现在也已经明显能感觉到,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正在急剧恶化,伴随着美国施压的加剧和国际形势的,一张围堵封禁中国的大网,正在以超出预料的速度迅速铺开——美国自身的动作就不说了;在印度,边境争端也引爆了印度反华浪潮,抵制中国制造成为潮流;在欧洲,英国和意大利在特朗普的亲自施压下,最终还是改变了之前的中间立场,正式宣布封杀华为,而法国也陷入摇摆当中。至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则在早在先前便已站队;后面,其他西方国家是否会出现变化,现在也难以预料。可以说,中国即将经历90年代初以后,近30年内最严重的一次外部战略封锁——而这场战略封锁所持续的时间以及烈度,将仅次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那次——甚至超过也不一定。美国的目的很明确,通过长期的经济封锁尤其是科技封锁,阻断中国国力继续向上突破的空间,让其逐步陷入内卷化困境,最终像苏联那样,在内外交困中崩溃解体。
编辑
毫无疑问,这将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面临的最大挑战!美帝已经露出了獠牙,必欲将其眼中的第二个苏联,置之死地而后快!
当然,大家对此也不必过于紧张。毕竟,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所以这一仗本来就是不可避免的——对于这一点,中国早有预料。至于现在的全球脱钩站队浪潮,其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美国再怎么说是全球霸主,唯一超级大国,它既然已经发出了明确信号,那出现一批追随者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如果大戏刚开始都无人响应,那才真是事出反常必有妖,大跌眼镜不合理了。
所以,形势虽然严峻,但总体而言,并没有出脱战略预期——最多就是比之前预料的稍稍快了点而已——但结合美国国内矛盾和积弊的升级速度,以及新冠对中美不同打击程度造成的此消彼长,这种提速其实也是符合逻辑和道理的,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乃至惊慌失措。
不过,不慌张,不代表不重视,更不代表不积极防范。面对美国的全球封锁,如何应对,这将成为摆在中国面前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关注时政的人们应该已经有些了解。近段时间以来,“内循环”这个词汇的出现频率明显提高,扩大内需的重要性也明显增强——虽然很多人简单的将其理解为应对新冠疫情冲击下外贸萎缩的临时性措施,但实际上,如果仅仅只是临时性举措,是犯不着如此强调的,更不会炒热一个“内循环”的专用名词并将其摆在如此显眼的位置。这种临时性的表象背后,其实也蕴含着应对美国长期封锁的战略考量。
中国与前苏联最大的一个不同,就是中国拥有齐全的工业门类和全球的最大产能,并且依托几十年财富积累,中国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内需市场——并且依然有极大的增长潜力。
这是中国应对美国封锁的最大底气。虽然鉴于美国的优势实力和影响力,中国无法阻止——至少在斗争的中前期无法阻止美国全球锁华大网的建立,但中国可以也必须通过庞大的内需市场,以及潜力的不断挖掘,对冲这种封锁带来的消极影响和冲击。(从这个角度来看,房市真的可以歇菜了,而股市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不过,我们也必须明白,光靠内循环,是不可能突破美国封锁的。虽然短期内,内循环可以对冲美国封锁,但如果长期这么走下去,必然是一条死路。
编辑
这一点可能很多人不以为然。最近的网络上,很多爱国青年激情澎湃的认为:光靠中国市场,华为(或者其他企业)依然可以活的很好
但云石君想说,短期内确实如此,但长期依靠国内市场,无论是华为还是其他市场竞争性企业,都必死无疑!而中国,也会不可避免的陷入内卷化困境,最终步苏联的后尘。
为什么会这样?逻辑很简单:中国市场再大,潜力再强,也不可能跟全世界相比。如果单单依靠国内市场,虽然短期内可以通过爱国主义的情怀支持,以及内部潜力的有效开发,勉强实现与西方分庭抗礼并驾齐驱,但随着随着美国以及西方对自身乃至全球市场的逐步蚕食以及开发,中国VS外国,光凭这种体量差距,就决定了,中国不可能是西方的对手。
而科技同样如此。别说现在中国在科技方面本就落后于西方,哪怕双方实力对等,一个依托14亿人的新兴市场,一个依托差不多同等人口量级的发达市场——二者所获得的资金和资源支持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而在这种支持面的差异,最终也会让二者在科技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最终让西方实现对华的全面碾压。
所以,光内循环和国内市场,并不足以对抗西方。将希望全寄托在这二者身上,苏联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但这并不意味着内循环和国内市场就不重要。实际上它们依然相当重要。只不过这种重要的价值体现和大家理解的不一样。具体来说,内循环,它之于中美博弈的作用,是为中国打破封锁争取战略时间;而国内市场,它的价值则在于为中国打破封锁提供战略空间。
这个战略时间和战略空间该如何理解?
这个要从中美斗争形势来解读。
中美之间的这场封锁与反封锁,和当年的美苏博弈态势,呈现出两个巨大的外部环境不同:
首先,当年的美系阵营,正处于蒸蒸日上的长期态势中。
以二战结束,冷战开启为标志——美国自不必说,二战本土就没受什么影响,二战结束后更是一跃成为全球霸主,发尽了战争财;而美系同盟——欧洲、日本等,虽然战争期间本土被打的七零八落,但在战争结束,冷战开启后也开始逐步反弹,这种反弹态势一持续就是几十年。
这种良好的态势,大大增进了同盟的紧密程度——毕竟利益是政治永恒的追求。大家只要跟着美国这个老大,就能有源源不断的肉吃,这种好日子,谁不愿意过——别说没什么历史积怨的英法了,就是有深仇大恨的德日,在糖衣炮弹的攻击下也迅速沦陷,心甘情愿的充当美帝马仔。
编辑
这种情况下,美帝要办事情就简单多了。它说要揍谁,大家都会抄起家伙跟着上——赢了就一起分赃,就是没赢,美帝也能给它别的好处补偿——就算美帝不给,至少把跟美帝的关系搞好了,大家接下来搞钱也更容易。
而苏联就不同了。苏联本身实力就不如美国,本土在二战中同样被摧毁的稀里哗啦——所以底子先天就比美国差了一大截;而在二战后,虽然苏联也靠着地缘扩张发了一把战争财,又通过内部挖潜壮大了自身,但这个跟美国毕竟没得比。所以反弹的空间和天花板不如美国——最要紧的是,苏联由于以前都没有殖民地,所以做不到吸全世界的血来满足自身,最多只能吸吸社会主义小兄弟的血——但苏联盟友的数量和质量本就不能和美系盟友相比,所以斩获天然有限,而且这种搞法会大大侵害了盟友利益,搞得大家民怨沸腾,所以苏联只能靠武力强行维持联盟,等到后来自己内力耗尽,再也镇不住场子,小兄弟们也就一夜间变了颜色,朝着美国爸爸欢呼而去。
这就是美苏发展态势以及发展天花板不同,导致二者对其他国家捆绑力度的天然差异。
而现在的中美态势,与当年的美苏态势是不一样的。
首先,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现在都处在一个长期性的衰落趋势之中——而且这种衰落还因为新冠的冲击而骤然加剧。
当然,衰落归衰落,但美西底蕴深厚,所以一时半会说要致命那是不可能的。但持续衰落的这种态势,却大大限制了美国对华封锁战略的成型以及能效发挥。
鉴于美帝的衰落,所以它现在要号召盟友建立对华封锁,难度是很大的。因为现阶段欧洲这些盟友也在衰落,它们急需养血,而美国这时候喊它们帮自己去搞人——这下大家当然就会有意见。
当然,搞人也行,美国如果能给补偿,那也没什么。可问题是美国自己现在也供血不足,所以叫小弟搞人的同时,并不会给他们辛苦费——这意味着小弟们要自己为美国的战略利益出血。
这就有点过分了!
好吧,大家退一步,就算自己出血,但只要能跟美国搞好关系,然后以后从其他方面获得回报——就像以前那样,那大家也认了。
但问题是,现在西方正处于长期整体走衰的趋势中,所以现在给美国助拳,也看不到其他方面有什么回报的可能性——最多就是画个大饼,大家合伙把中国彻底撂倒,然后一起割它的肉。可问题是中国肉虽肥,但身子也够壮,想彻底撂倒并不容易。所以这种画饼,就算能实现,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甚至,美国这个老大自己都越来越不地道,在特朗普这厮带领下,动辄向盟友小弟举起屠刀打贸易战——这等于说我一边我出血帮你揍人,一边还要割肉给你补疮——而你的回报,最多就是让我少点割肉而已!
而最最无语的是,中国本就是可以给这些美系盟友输血的最好对象——它有强大的内需市场,而且这个市场潜力也很大,开发难度也比其他地方更低。而且为了中国也愿意让美系盟友进来分享自己的利益——只要他们不追随美国封锁自己就行。
从上面的分析,大家就可以看出,美国的这种要求,明显就是太坑小弟了。说白了,现在西方的状况就是,小弟们现在都缺血,美国不仅不能给他们输血,却还要他们自己放血去帮自己锤人,小弟们锤人的同时,还要给美国爸爸献血;而它锤的对象,还是本来愿意给小弟们供血的血牛。
这就是这次美国启动对华封锁的最大BUG。
而美国对华封锁的另一个大BUG,就是科技停滞。
当年美苏冷战时,有一个对美国非常有利的时代大环境,就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爆发。鉴于美国本身就在资源和技术积累方面大幅领先苏联,所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发,以及成果的转化,美国从中获得的收益要远远大于苏联——这不仅意味着美国可以借科技革命成果转化的东风,推动经济高度增长,进而牢牢捆绑盟友;同样也意味着美苏之间以科技为驱动的国力差距越来越大。这种环境下,苏联虽然也奋力追赶,甚至不惜扭曲自己的经济结构,但由于技术、资源、体量方面的先天弱势,所以光靠自己的努力,并不足以在这种高速前进的时代环境下,实现对美国的追平和反超,反而被美国越拉越远,最终支撑不住,而轰然解体。
而现在的时代大环境不一样。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已经基本被人类吃尽,第四次科技革命连发展方向都还没有完全明确,更别说爆发和成果转化。这种大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先发者,在科技创新方面实际上已经陷入总体停滞状态。这就给作为后发者的中国提供了追赶的空间——虽然中国资源、技术和市场纵深同样不如美国,但鉴于科技在宏观层面的停滞,中国可以凭着自身努力实现追平,甚至局部反超,然后再利用自己的性价比优势,实现对外部市场的吸引——尤其是对美国那些手头紧张的西方盟友的吸引,最终瓦解他们的反华决心,打破美国的封锁——虽然这个目标现阶段没有实现,但是从逻辑和方向来看,是完全行得通的。
编辑
正因为以上两点,我们看到,这次美系组织对华封锁,比当年组织对苏封锁要艰难的多——当年杜鲁门自己还没开腔呢,丘吉尔就先跳了出来发表铁幕演说,直接掀起冷战和封锁的序幕。而这一次,美国吆喝了半年,盟友们除了澳大利亚加拿大这种二等货,真正当打的几个却都首鼠两端,直到美国使出了吃奶的劲儿逼迫,这才让英国和意大利屈服而放弃华为5G。而更有实力,对美国有更多利益冲突,在华收益更多的德国,则在英国刚刚宣布排除华为5G后不久,就立即重申其选择“持平、且对技术和生产商保持中立”的做法,不会从一开始就将特定参与者排除在外——德国这个重量级国家,在这个节骨眼上做出这番表态,这对华为可谓雪中送炭。而这种举动,也足以证明,德国这个欧洲老大,已经在对华封锁方面跟美国的利益冲突已经大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铁杆盟友英国的长期扭捏,以及最强盟友德国的正面硬杠,这足以证明,这次的美系对华封锁,其实从一开始,就是极不稳固的。而这种不稳固背后,体现的正是西方整体衰落背景下,美国对盟友利益供给能力下降,以及中国对美系盟友的利益诱引,这两股力量,同时作用在美系盟友身上,二者互相博弈,互相争夺,共同构成中美封锁和反封锁的斗争主旋律。
那么,中国内循环和内需市场,在这场斗争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前面说了,就是给中国争取更多战略时间和空间。
毕竟现在,中国的实力和影响力还不如美国,所以我们看到,在这场针对美系盟友的争夺中,现阶段总体而言中国还是处于下风的——美国既不给钱还扒皮,就这样,依然能逼得一票盟友放弃唾手可得的中国利益,而加入美国对华封锁阵营,这背后,既反映了美国实力和影响力的强大,也侧面体现出,西方衰落的还不够狠,中国能拿出的利益诱惑也还不够多。
这时候,就需要内循环和内需市场出场了。
通过经济内循环和内需市场,一方面稳住自己的阵脚,坐等西方衰落更深——反正西方这鸟样,一时半会儿是扭转不了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越陷越深,所以越往后拖,他们亟需外部供血的迫切性就更强。
而另一方面,也是创造出更多的利益,以便更好引诱美国盟友反水——中国的内循环和内部市场,论上限天花板肯定是比不过全球市场的,但好在掌控在自己手中,开发潜力较大——最关键的是开发难度也相对较低,变现速度快。所以,通过对它们的有效开发,辅之以被美国挤压后剩下的海外市场,那么至少在中短期内,依然还是能够支撑中国经济的整体向上,以及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
以上二者,共同构成了中国打破封锁的战略契机。只要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制造的品质依然能升级提升,中国内需市场还能不断做大,这对越混越灾的美系盟友来说,诱惑就越来越大。这种趋势下,只要中国继续坚持利益分享,给他们足够的甜头,他们反水的动力就会越来越大。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还各自飞,又何况一堆本来就对美国越来越不满的盟友?只要美系盟友因为自己撑不住,又受中国利益诱惑,而挣脱美国控制,那中国就可以逐渐打破美系封锁,在给它们利益的同时,将它们的市场乃至经贸体系,与自己紧紧关联,并在此基础上整合资源,创造出更多的利益和财富。
而一旦进入这种正循环,美系盟友反水的就会越来越多,美国就会成为逐渐孤家寡人,它的对华封锁,不仅不能达到目的,反而让自己游离于中国主导的全球经贸新秩序之外。
这样一来,攻守之势异也,美国封锁中国的渔网,最后就会成为禁锢自身的铰链!到时候中国不求他,他都会自己解除封锁,加入到新贸易循环中来。
这就是内需市场和内循环的意义和价值。光靠内循环和内需市场,那绝对是没有前途的——以明清之强,苏联之盛,闭关锁国,都免不了内卷化困境,GAME OVER 的结局。但面对外部强势封锁,以内循环和内需市场争取时间和空间,最终打破封锁,这个不仅在逻辑上可行,在现实中也完全具备可操作性。
从这个角度看,经济内循环和内需市场开发,虽不足以作为中国打破封锁的战略方向,但却可以作为打破封锁的战略依托。以内强实力为基础,打出开放合纵新局面,这就是中国在面对美国全球封锁的新形势下,破局而出的逻辑和思路。至于能否实现,那就要看老天的造化,和中国自身的努力了。
这是宏观层面的分析。而说完了宏观,再说微观。具体到这一次英国禁用华为5G,中国应该如何应对?会采取哪些反击措施。这些反击措施,能不能稳住局面,如何才能既让英国感到肉痛,又为未来策反留下空间和契机?这些技术操作手段,同样考验中国的智慧。那么具体如何操作?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下一节继续为您解读。
本文为云石海外风云系列2055章。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云石,系统收看全部云石海外风云系列全部原创文章。
英国停用华为5g,这对华为有何影响?
当地时间7月14日,英国政府作出决定,将从2020年12月31日起停止购买新的华为设备,除此之外,英国5G网络中目前所使用的华为设备必须在2027年前拆除。
看到英国这种做法,其实很多网友都是非常愤怒的,认为英国这种做法非常不厚道,因为前段时间华为刚宣布将投资10亿英镑在英国建设华为光电研究中心。
而且一直以来华为在英国的投资也是比较大的,也为英国提供了一些就业机会,比如2018年华为在英国的研发投入超过1亿英镑,雇佣了300名工程师和技术专家,在人工智能、5G以及光学技术等方面开展研发,2019年这个研发团队人数已经扩大到400人。
但是华为对英国的支持和投入并没有能够得到英国的支持,英国最终还是选择站在美国的那一边。
至于英国停止使用华为5G设备之后,对华为来说会有什么影响,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
第一、最直接的影响是华为5G设备在英国没有销量。
现在英国正式宣布停用华为5G设备之后,这意味着从2021年开始,英国将不会采购华为新的5G设备,这对于华为来说又少了一个客户。
虽然英国并不是什么大国家,但英国的通讯市场还是有一定分量的,而且之前华为在英国市场的份额是比较大的,英国一些主要运营商所使用的通讯设备都是华为,比如李嘉诚旗下的电信公司70%以上的通讯设备都是采购自华为。
其中在2019年的时候,李嘉诚还宣布跟华为签订价值389亿的订单,而现在英国政府宣布停止使用华为5G设备之后,李嘉诚旗下的电信公司肯定也会受到影响,有可能跟华为签订的这个订单会被取消掉,如此一来华为直接损失的订单将超过300亿。
第二、其他国家有可能效仿英国停止采购华为设备。
自从美国限制华为之后,很多国家都陷入了到底要不要使用华为5G设备的艰难抉择当中。
一方面是华为在5G设备上拥有先进的技术,是5G贡献技术最多的一个企业,另一方面华为的5G设备相较于爱立信,三星,诺基亚等厂家来说更便宜一些,采购华为的5G设备是性价比最高的一个方案,所以很多国家的运营商一直以来是更倾向于采购华为设备的。
但另一方面是,尽管华为的产品有优势,但是面对美国的制裁,很多运营商其实也有所顾虑,毕竟美国前段时间已经发出通知,禁止使用美国有关设备、技术、软件和服务的企业向华为提供产品,对于美国这种做法,不排除如果一些运营商采购华为的设备有可能也会受到美国的刁难。
因此面对美国的压力,很多西方国家的运营商可能会放弃华为的设备,特别是在英国做出示范之后,很多国家有可能会跟随英国的步伐减少或者停止采购华为的5G设备,这才是最让华为担心的地方。
当然,至于未来全球通讯市场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可以肯定的是英国停止采购华为5G设备之后,不会打垮华为,相反只会让华为变得更加强大。正如美国从2019年开始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之后,原以为华为的总体业绩会受到影响,但事实相反,2019年华为营业收入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营业收入已经突破8500亿人民币。
到了2020年,即便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全球总体经济表现不太理想,但华为在2020年上半年仍然实现了4540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达到13.1%。
这说明美国想通过一些手段来限制华为的发展其实并不奏效,我相信大多数国家的消费者眼睛都是雪亮的,面对华为物美价廉的商品,我相信他们会做出自己正确的选择。
所以即便英国停止采购华为5G设备了,但对华为5G设备的总体市场也不会有太大的冲击,我相信很多国家仍然愿意采纳华为的5G设备。
正如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长阿尔特迈尔所表态的那样,关于德国5G建设不会排除华为的表态“一如既往地”有效,德国联邦政府选择“持平、且对技术和生产商保持中立”的做法,不会从一开始就将特定参与者排除在外。
究竟谁是内鬼?是谁把华为参与英国5G建设的内部消息泄露出去的?
感谢您的阅读!
英国为什么要揪出“内鬼”?更多的是想给美国特朗普交代,毕竟在美国的多次号召下,英国政府还在内部研究,让华为参与英国5G网络非核心部分建设。这对于联系紧密的英国和美国,确实会带来一大裂痕。
我们看看这件事的起源是什么呢?在4月24日,英国的《电讯报》曝光了一份来自英国政府的机密信息,内容是英国首相决定让华为参与英国5G建设。
英国应该是最早一批拒绝华为的国家,不过这种拒绝也几次发生逆转,比如英国就认为华为设备存在安全漏洞,而且质疑华为没有网络安全质量。而面对英国的质疑,华为表示愿意接受最严格测试!
在之前,华为和英国的合作很久,而且华为对于英国很多大学都有合作,但是在2019年初,牛津大学将暂停接受华为的捐款,原因公众担忧。而华为在英国的发展不利,却并没让华为受打击,反而在全球的5G合作中,发展迅速。
比如,到2019 年 4 月 15 日,华为已经签订了 40 个 5G 商用合约。可见所有的质疑反而对于华为来说,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反而让华为越战越勇。
那么,这一次内鬼到底是谁?是好心,还是别有用心?!实际上,这确实是一种别有用心,因为这件事爆出后,很多英国媒体对此的态度是反对的,有的建议政府不应该和华为进行合作。
可见舆论压力之外,还有可能来自美国方面的压力,作为“五眼联盟”的一员,美国怎么可能放任英国的决定呢?所以,这内鬼的心思不外乎将华为和英国的合作,进行打断而言,试图通过公众压力和美国压力,让英国政府做出无奈选择。
如英国或arm制裁华为,海思麒麟芯片是否还能继续研发、生产、使用?
感谢您的阅读!
看到一个海思员工的帖子:连续加班一年多,没有双休过,虽然累,却不抱怨。只为以后和自己孩子说:你老子当年没有怂!
我们担心的两个问题,目前已经发生了一个。ARM切断和华为合作,让华为芯片不能持续研发;另外一个就是台积电代工问题。
我相信,很多人已经知道,我们对于ARM的切断技术输出,目前也不用过于担忧,因为华为拥有了ARMv8架构的永久授权,即便ARM公司按照美国要求不再向华为提供指令集授权,对于华为自己研发ARMv8处理器并不影响!只是,华为收不到更新的服务而已。
ARM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据BBC报道,因为ARM部分技术包含美国技术成分,为了遵守美国法律,暂停与华为部分有效合作。
很多人不了解,到底ARM和华为,以及台积电有什么关系。我们就拿盖房子来举例子:我们把芯片比喻为房子,而设计图纸就是华为自己设计的,而其中的砼(混凝土)是ARM公司的;按照图纸和材料,台积电用更好的工艺进行生产。
所以,对于ARM公司,我们可能以后得不到更好的混凝土的配方,可是华为已经有了可以使用现有的配方!唯一担忧的是台积电会不会再给华为造房子!
如果,台积电的工艺制造的技术也涉及到美国方面,可能也会让台积电采取措施,不过目前台积电表示美国禁令经过初步评估,台积电认为其符合出口管制规定,因此不会停止向华为的供应计划。
所以,目前麒麟980处理器还不受影响。所以,ARM短期内不会影响华为,但是长期内,如果ARM 更新的指令集不能让华为拿到,估计会影响。不过,那时候这种影响还存在吗?
看看海思员工们的努力,你就知道为什么我们不担心ARM公司:
新项目自研海思架构,哪怕ARM继续授权,我们也不再使用!因为华为一直在研发芯片,未来我们真的可以骄傲的说:日以继日,有一群人在为了科技自主在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