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新突破!首颗太阳探测卫星发射成功,羲和号有什么用?

国航天新突破!首颗太阳探测卫星发射成功,羲和号有什么用?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这是外国人望而怯步的,名字羲和,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人的浪漫色彩。2021年10月14日18时51分,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成功发射,代表着我国航天领域又向前迈进一大步,它是中国走向深空探索必修一课,它标志着中国进入“探日时代”,确定太阳活动的规律,掌握相关的机理,它象征中国对太阳探索的缘起与拓展。

“羲和号”名字的含义深刻,它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

羲和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太阳女神,羲和是太阳神帝俊的妻子。

羲氏和和氏的并称。传说尧曾命羲仲 、羲叔 、和仲 、和叔两对兄弟分驻四方,以观天象,并制历法,密切注视着时日的循环,测定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给大家制定出计算时间的历法。羲和以太阳母亲的形象为人们所认知。

中国航天新突破!首颗太阳探测卫星发射成功,羲和号有什么用?

早在11年前的“夸父计划”科学目标是观测空间天气事件,从太阳到地球的整体连续变化现象,揭示控制日地空间系统的基本物理过程,提高空间天气灾害预报的准确度,服务航天通讯等高科技活动。而探日羲和号的发射充分反映出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提升。

★这一次的实际情况可能不像一般人的那样,会距离太阳很近,甚至还担心抗高温的问题,其实真不用。这一次的羲和号的运行高度大约距离地球517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几乎不用担心高温的问题。

羲和号的全称是太阳H-a光谱探测与双超平台科学技术试验卫星,上面主要搭载了太阳空间望远镜,主要科学载荷为太阳空间望远镜。“羲和号”整星重量508公斤,设计寿命3年,运行于517公里高度、倾角98度的太阳同步轨道;该轨道将经过地球的南北极,能够24小时连续对太阳进行观测。简单来说,羲和号的主要作用就是观察太阳,

中国航天新突破!首颗太阳探测卫星发射成功,羲和号有什么用?

“羲和”太阳探测计划紧紧围绕太阳探测热点问题,提出中国特色太阳探测模式,如将实现国际首次太阳H-α波段光谱成像的空间探测;首次提出天文光谱测速导航新方法和新技术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航天新突破!首颗太阳探测卫星发射成功,羲和号有什么用?

不要觉得只是观察就小瞧了它,在轨运行期间,羲和号通过对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的观测,能够分析出很多原来我国对太阳的知识的不了解,甚至可以进一步了解太阳外在形态,和其爆发的内在联系。能够为我国之后的科学模型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除去实际的科学价值,羲和号的成功发射也存在巨大意义,最主要是我国在太阳探测的0的突破。再者它对我国新型卫星平台技术革命和跨越性发展,都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特别是提升了我国在太阳物理领域的国际地位,和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化被动为主动,为我国在这方面的话语权至关重要。

中国航天新突破!首颗太阳探测卫星发射成功,羲和号有什么用?

★什么是太阳H-α谱线?

专家解释,太阳H-α谱线是研究太阳活动在光球和色球响应时最好的谱线之一,通过对该谱线的数据分析,可获得太阳爆发时的大气温度、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研究太阳爆发的动力学过程和物理机制。

★早在2018年,美国航天局首次探索太阳和日冕“帕克太阳探测器”将逐渐靠近太阳,在距太阳表面600万公里处绕日飞行,其间它获得的观测数据有望帮助人们更好了解恒星、日冕变化和太阳风,并改进对重大外太空天气事件的预报。

知足常乐2021.10.29日于上海

中国航天新突破!首颗太阳探测卫星发射成功,羲和号有什么用?

说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过什么。(至少列举两个)?

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1986年2月1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通信广播卫星——东方红二号。

1990年成功发射我国承揽的商务卫星——亚洲一号。

2016年2月1日15时29分,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五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

2019年10月17日,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四号发射成功。

2019年11月5日1时43分,成功发射第四十九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9年11月23日,第五十、五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

2019年12月16日15时22分,式成功发射第五十二、五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

2020年1月7日23时20分,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五号发射升空。

2020年2月20日5时0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新3号发射工位,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以“一箭四星”方式成功发射新技术试验卫星C星、D星、E星、F星。

2020年3月9日19时5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四颗导航卫星。

2020年3月24日11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6组卫星发射升空。

2020年5月30日4时1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采取“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新技术试验卫星G星、H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中国航天新突破!首颗太阳探测卫星发射成功,羲和号有什么用?

"

中国第一颗卫星用了多久发射成功的?

航空航天专业的同学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就是大名鼎鼎的“东方红一号”【如下图所示】,于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且正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中国航天新突破!首颗太阳探测卫星发射成功,羲和号有什么用?

东方红一号的正式立项应该可以追溯到1965年1月,当时的国防部五院副院长钱学森向当时的国防科委提出了要开始中国人造卫星研究计划,这个计划得到了周总理和聂荣臻元帅的重视,随后被命名为“651工程”的人造卫星计划开始了。

所以准确的说,第一颗人造卫星从65年1月开始提出立项、到70年4月正式发射成功,总共经历了五年三个月的时间。

中国航天新突破!首颗太阳探测卫星发射成功,羲和号有什么用?

但是,本身人造卫星能够顺利发射,跟前期的准备也是有密切的关系的,比如说搭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就不是凭空造出来的,而是基于“东风-3”中程弹道导弹发展出来的。这一型火箭早在1966年12月就进行了首次飞行试验,可以说大大加速了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进程。【如下图所示,就是准备发射的长征一号火箭】

中国航天新突破!首颗太阳探测卫星发射成功,羲和号有什么用?

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离不开辛苦劳作的科学家、工程师们,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就是两弹一星元勋,尤其是钱学森,早就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真正的“中华民族的脊梁”。

中国航天新突破!首颗太阳探测卫星发射成功,羲和号有什么用?

当然,两弹一星的成功,更加离不开那些勤勤恳恳做好每一件事情的工作人员,也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今天中国能够在太空探索领域持续发挥出自己的能量,都是因为他们在幕后的辛勤奉献。

中国航天新突破!首颗太阳探测卫星发射成功,羲和号有什么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