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10月15日正式并入腾讯,王小川卸任CEO,搜狗未来会如何发展?如何评价王小川的业绩?

10月15日上午消息,搜狗CEO王小川今日宣布卸任搜狗CEO,并表示,从今天开始,搜狗融入腾讯大家庭,向新而行,共赴山海。据王小川介绍,经过自腾讯发出初步收购邀约至今的383天调整,通过充分优化的整合方案,目前搜狗业务和团队的调整已经基本就位。未来,搜狗搜索、输入法、PC浏览器等核心产品将继续保持搜狗品牌运营,同时搜狗引以为傲的搜索技术与AI能力,也将赋能到腾讯业务体系。根据收购协议约定,今天也是王小川卸任搜狗CEO的日子。王小川表示,“这封邮件代表着我与搜狗的正式告别。从2010年8月10日成为搜狗CEO到现在,已经4083天,是非与成败,既是一瞬间,也是永恒,而我这21年的坚持,喜悦、荣耀、曲折、遗憾,也已经定格,化为勋章,在心底安放”。(文猛)以下是王小川内部信:各位搜狗同仁:自腾讯发出初步收购邀约,经历了383天。在和政府、股东、团队充分地论证、沟通、调整后,今天是搜狗正式并入腾讯的大日子。从今天开始,搜狗融入腾讯大家庭,向新而行,共赴山海。在这383天里,我们的团队稳定,业务平稳健康。在尊重、真诚、专业的氛围下,通过充分优化的整合方案,业务和团队的调整已经基本就位。在这过程中,部分同学有过焦虑和不安,但现在都已经井然有序,斗志昂扬。未来,搜狗搜索、输入法、PC浏览器等核心产品将继续保持搜狗品牌运营,同时搜狗引以为傲的搜索技术与AI能力,也将赋能到腾讯业务体系,有机会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根据383天前的约定,今天也是我卸任搜狗CEO的日子。这封邮件,代表着我与搜狗的正式告别。从2010年8月10日成为搜狗CEO到现在,已经4083天。若从2000年9月1日加入搜狐算起,则是7714天。这21年里我与搜狐、搜狗同仁并肩前行、激情奋斗,一起书写了太多故事,青春与激情,历历在目。前段时间我在敦煌看千年的洞窟壁画,感叹那千年来的是非与成败,既是一瞬间,也是永恒。而我这21年间的喜悦、荣耀、曲折、遗憾,也已经定格,化为勋章,在心底安放。圆满的告别,会助推新的生命旅程。感谢张朝阳先生,他是中国互联网的开创者,也是我的精神教父。20年前我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有幸加入搜狐,他的言传身教,他的正直、勤勉、极致追求和永不放弃的精神让我受益终生。感谢马化腾先生以及腾讯的各位同仁,他们推动着中国互联网走向开放繁荣,他们所践行的“科技向善”使命,也让我为之折服。在他们给搜狗提供的至关重要的支持与认可中,我深刻感受到腾讯人的善良和胸怀。感谢搜狗的同事们,带着信任、执着和热爱一路前行。正因为有了你们的精诚付出、坚定不移,搜狗的每一步才能如此坚实。我并没有和你们分离,你们未来的成就,依旧会是对我的鼓舞,祝福你们。感谢曾经极致努力的自己,把全部的爱奉献给了搜狗。我曾经对媒体骄傲地告白:“搜狗就是我老婆。”爱过,无怨无悔。爱过,就成熟了。告别搜狗,我获得了更大的能力去爱亲人,去追寻一份迟到的爱情。此外,二十年来萦绕在我心中的还有对生命科学的好奇。往后二十年,若能为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发展尽一份力,为大众健康做出一点贡献,生命就更有意义了。感谢这个美好的时代,山海远阔。我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享受着中国富强和互联网革命带来的红利。我们更是历史的创造者,以互联网为事业,我们有机会在工作中为数亿人的幸福做出贡献,生命的意义因此而变得充实,而世界因为有了搜狗也有所不同。搜狗此次融入腾讯大家庭,希望世界因此再有所不同,不负热爱。与诸位共勉。搜狗CEO王小川2021年10月15日王小川:搜狗今日正式并入腾讯,自己将卸任CEO

搜狗未来发展,那就要看腾讯相关的管理团队运营能力了。

王小川在搜狐内部多年艰辛创业,靠搜狗浏览器-搜狗输入法-搜狗搜索,实现了人生很大的飞跃。

能够在百度搜索绞杀下异军突起,王小川带领的团队功不可没。

搜狗10月15日正式并入腾讯,王小川卸任CEO,搜狗未来会如何发展?如何评价王小川的业绩?

曾经,我在百度搜索成都服务中心,工作过多年时间,对搜索营销十分熟悉。

我做过多年搜索引擎关键词销售和销售团队管理工作,对谷歌搜索、百度搜索和搜狗搜索烂熟于心。

搜狗之所以能力不被绞杀,主要得益于浏览器+输入法+搜索的完美搭配。

搜狗10月15日正式并入腾讯,王小川卸任CEO,搜狗未来会如何发展?如何评价王小川的业绩?

后来,腾讯投资了搜索,并把腾讯的搜搜作为嫁妆给了搜狗。

那时,腾讯吞并搜狗已经埋下伏笔。

腾讯对搜索、电商和短视频等等业务一直就没有死心了,到处投资布局。

最近几年时间,搜狗做了不少硬件设备和人工智能产品,搜索引擎业务却一直是老二的地位没有改变。

搜狗10月15日正式并入腾讯,王小川卸任CEO,搜狗未来会如何发展?如何评价王小川的业绩?

另外,360搜索和百度搜索一度对投资收购搜狗也充满了兴趣。

最终,搜狗投入了腾讯怀抱,这个选择还是比较高明。

假如选择百度或360搜索,可能搜狗早就被雪藏起来多年了。

搜狗10月15日正式并入腾讯,王小川卸任CEO,搜狗未来会如何发展?如何评价王小川的业绩?

搜狗上市,腾讯和搜狐谁将成为最大赢家?

搜狗10月15日正式并入腾讯,王小川卸任CEO,搜狗未来会如何发展?如何评价王小川的业绩?

从股权比例来看肯定是腾讯

2013年09月16日,腾讯向搜狗注资4.4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4亿元),并将旗下的腾讯搜搜业务和其他相关资产并入搜狗,交易完成后腾讯随即获得搜狗完全摊薄后36.5%的股份,而且腾讯持股比例后续会增加至40%左右。腾讯投资后,搜狐及其关联方仍是搜狗的控股股东,而搜狗继续独立运营。

后期不断增持,今年搜狗上市计划退出后据招股书公开的搜狗股权结构:腾讯持股占比43.7%。搜狐持股占比37.8%。

再来看一首扶持了搜狗的搜狐。当时,王小川提出浏览器、输入法加搜索引擎的“三级火箭”理论用来解决流量问题。搜狗输入法的成功让王小川信心大增,但搜狗输入法的流量要转化成搜索流量还是蛮曲折的。于是他决意进入浏览器的市场,从输入法到浏览器,从浏览器到搜索。

王小川身上将感动是匠人精神,十几年他是一直兢兢业业搞技术,即便在创业最疯狂的那段时间也没有动摇,最近上市,虽然市值跟百度相差甚远,。王小川始终给人很稳重的感觉,他上台发言,流泪,感激自己的母亲。上市是完了之后接受采访说,要回去继续加班加点。

他纯粹就是一个勤勤恳恳的技术人员。厚积薄发,而且在他的招股书当中说明的AI技术都非常接地气,不是卖概念,而是个个落到实处,是个责任心很重很踏实的人。

微信属于张小龙还是马化腾?

他们俩什么关系,怎么合作? 搜狗10月15日正式并入腾讯,王小川卸任CEO,搜狗未来会如何发展?如何评价王小川的业绩?

搜狗10月15日正式并入腾讯,王小川卸任CEO,搜狗未来会如何发展?如何评价王小川的业绩?

张小龙

微信终究也还是腾讯的,张小龙也是。

2000年的张小龙被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描述成“悲情人物”,因为张小龙的FoxMail是免费的,而越来越有名气的他并不知道如何去商业化这个产品,也就是挣不着钱。

周鸿祎早在98年见到张小龙时就批评张小龙,你要加广告啊,要盈利。而张小龙从不以为意,只要有情怀和用户,其他的都无所谓。周鸿祎后来也很疑惑,这样的人怎么就做出微信了呢?

那时候的Foxmail如日中天,腾讯也不过刚刚十万用户,Foxmail就已经200万用户了。

就在人民日报这篇文章发布的一个月后,张小龙选择了把Foxmail以1200万的价格卖给了一个叫“博大国际互联网”的公司,然后自己买了辆车去了西藏。再五年之后,博大走下坡路,Foxmail连同张小龙被打包卖给了腾讯。

再之后就有了微信,和被神化的张小龙。

2010年时的马化腾(Pony)正在如何移动化上迷茫,在广研主管QQ邮箱的张小龙有天看到了一款叫Kik的App,他觉得这种新兴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IM会对QQ产生威胁,于是给Pony写了封邮件,而Pony很快回复了他,微信就这么开始了。

而当时张小龙不知道的是,作为Pony “革自己的命” 的一部分,还有另外两个团队也在做微信,而且名字都相同。在张小龙先做出来并发布后,同样在做的无线事业部的人很懊恼,但也没办法只好改名字叫Q信了。

在微信1.0到2.0的过程,用户其实没有爆发式增长,2.0的语音功能也只是让微信续了一条命而已。当时的早一个月推出的米聊也早微信一个月推出了语音功能,两者用户基数差不多,都差不多在500万左右,不分伯仲。而市场上同类产品多得数不清。

让微信甩开对手的就是在接下来的2.5-3.0版本。加入了摇一摇,附近的人和漂流瓶的微信爆发了。这些功能抓的都是陌生人社交的痛点。

而张小龙可能也没想到的是这波爆发会这么的彻底,当时张小龙和Harvey、Justin(当时微信开发团队的成员)一起吃饭,聊到国外有一款叫bump的产品,通过摇手机交换名片等信息,限于熟人,很小众。几个人后来想到为什么不能直接摇一下手机,干脆不要停留在熟人,陌生人也可以摇到呢,那不就每个人都可以使用了么。于是摇一摇就这样一拍即合出来了。

其实这个痛点在QQ刚诞生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在QQ最开始的一段时间内,马化腾和其他几个创始人都要扮成女孩子去和别人聊天,这也是陌生人社交。人们的好奇心是无限的,尤其是对异性陌生人的好奇心。

当QQ绑定了你所有熟人的社交关系而太过于庞大的时候,人们是需要一个全新的身份来重新洗牌自己的社交关系链的。微信恰巧在这个时候承载了这个功能。就像你在“撩妹”的时候,与其申请个新的QQ为何不试下微信呢?

这个版本的微信就像上了秋明山的86,一个亿的用户已经把像阿木一样的对手甩的尾气都看不到了。

2012年4月19日,微信4.0的iOS版发布,朋友圈的入口打开了微信社交化平台的进程。

当你在微信以新身份形象逐步建立起新的社交圈子,这时候需要一个平台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观点,就像QQ空间一样,但是又不需要空间的开放性。因此朋友圈的私密性,能更方便简捷地维系自己建立起的社交关系,并对其产生依赖性(刷存在感和获取好友最新动态)。

就像早期的空间一样,朋友圈很好的增加了用户的黏度。而随后的版本把QQ的视频聊天功能也搬到了微信上。

终于在而后的7月,微信推出了网页版,触角伸到了QQ最开始的地盘。这个月,张小龙在腾讯内部做了8个小时20分钟的演讲,178页PPT,他聊哲学、聊产品、聊人性,没有人能打断他。

张小龙一战封神。

次年1月,微信用户突破了3个亿。终于没有人能威胁到微信了。

微信在14年升级为独立的事业群,而张小龙要面对和当年面对

Foxmail

一样的一件事——商业化。独立事业群的成立也标志着以Pony和Martin为首的高层将商业化交给了张小龙。再也不想把自己的产品交出去的张小龙终于从Foxmail的乌托邦走了出来,大概他想的是:既然商业化不可逃避,那就由自己来完成吧。

走上第一线的张小龙,终于还是踏上了马化腾走过的那条路。

承载了腾讯转型的理想的微信不可避免的要开放越来越多的接口,整合金融、电商、O2O、游戏入口、广告、内容......,使得微信最终形成腾讯QQ之外的另一个完整生态。

当你再回过头看看马化腾带领QQ走过的路,又何尝不是一样的呢?

而张小龙不同的是,他尽量在减少这些商业化对自己产品造成的影响,甚至在内部有项目排队等着接入时,张小龙也要要求先跑一个半月的数据再筛选决定。

对于产品,张小龙的乌托邦还是在的,而这个乌托邦能存在多久,就要看被神话的张小龙能否在庞大复杂的商业利益版图里纵横捭阖了。

而套路相同的微信,终究是要和QQ殊途同归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