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
诗经关雎原文及翻译注释(诗经关雎全文赏析)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
-
严先生祠堂记原文及翻译(严先生祠堂记赏析)
严先生祠堂记 ——范仲淹 先生,光武之古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 在...
-
秋水专升本文言知识点归纳(山东专升本秋水节选知识点)
《秋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②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③。于是焉河伯欣然④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 水端⑤。于是焉河伯始旋⑥其面目,望洋⑦向若而叹曰:“野...
-
论语八佾篇原文翻译及解析(论语八佾篇原文及注释)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
-
古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及翻译(先秦古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赏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国学成语经典故事(寓言类国学经典)
如今,大语文时代,国学知识盛行一波儿又一波儿,一波儿更比一波儿热。 作为一个中国人,这50个成语寓言故事,你get到了吗? 快来一起学习吧。 1、专心致志 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他有两个徒弟...
-
孟母三迁文言文翻译(孟母三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成语学习有技巧,只要能够弄懂成语起源,没有哪个孩子记不住、学不懂成语的。 每天一个成语,天天老师陪大家天天学成语,博古知今,活学经典! 【成语释义】 孟母三迁(mèng mǔ sān qiān):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
-
小学生必读的国学经典故事(宋濂借书)
宋濂是明初有名的大文学家,依据明史中的记载,宋濂原名宋寿,景濂是他的字,宋濂一生致力于文学研究,是明朝开国文臣之首。 宋濂小的时候,家里很穷,根本买不起书读,宋濂为了学习知识,常常借书来读。 有一次,宋...
-
诚实守信的成语和名言警句有哪些(关于诚实守信的成语或谚语)
关于诚信的成语 1、诚至金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季布一诺:季布:人名,很讲信用,从不食言。季布的承诺。比喻极有信用,不食言。 3、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4、守口如瓶:守口:紧闭着嘴不讲话...
-
《师说》原文及翻译注释(师说全文赏析)
《师说》 作者:【唐】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
论语学而篇原文及翻译(论语·学而篇感悟)
《论语·学而篇》15 【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
-
“叶公好龙”,让一代名臣叶公蒙受了千年不白之冤
《叶公好龙》是一篇著名的寓言,出自于汉代刘向编撰的《新序·杂事五》,原文如下: “子张见鲁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礼。托仆夫而去,说: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尘垢,百舍重研,不敢休息以见君。 七日...
-
论语泰伯篇原文及注释(论语·泰伯篇翻译)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
-
100句关于诚信的诗词古文名句(关于诚信的诗句古诗大全)
1.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礼记·中庸》 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心才能感化人。 2.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真诚,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诚,是为人处世之理。 3.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周易...
-
礼仪故事曾子避席(曾子避席礼仪小故事)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 君王和臣下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