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信、支付宝接连宣布与银联云闪付深化互联互通,阿里巴巴旗下应用,也陆续接入微信支付。
你对此有什么观点呢?
腾讯:微信支付已与银联云闪付App正式实现线下条码的互认互扫
9月30日微信发布声明称腾讯微信支付正与银联云闪付,在支付、服务两个层面推进更深入的互联互通。
支付宝:支付宝、云闪付扫码实现互认
10月2日支付宝也发文称正在与中国银联开展合作
在安全有序的原则下推动线上、线下的多场景支付互联互通。
支付宝、微信支付实现“双向奔赴”?
近日有消息称,阿里巴巴旗下饿了么、优酷、大麦、考拉海购、书旗等应用均已接入微信支付。淘特、闲鱼、盒马等App也已申请接入微信支付,正在等待微信审核。对此,阿里方面回应,阿里巴巴旗下应用陆续接入微信支付的消息属实。
响应国家政策,跟紧国家利益,很正常呀,也方便了大众,让用户有了更多的选择,微信,支付宝支付在当下就像我们每个人手中的货币,或者说是每个人的钱包,因为我们成了一种扫一扫的支付习惯,钱装在钱包里,消费的时候拿出来就能用,但是在微信,支付宝没有调整前,我们消费付款的方式总是没有掌握在消费者的手里,而是看商家的,这就像我们消费手必须有几个不同的钱包,才能满足我们日常生活,很不方便!这次调整,就是一种大整合,消费着把付款方式掌握在自己身上,方便快捷了许多,同时也感谢国家对我们人民的关怀和支持,让我们不再身手同时准备好几个钱包尔烦恼,也一定程度上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为什么腾讯不像阿里一样将支付功能分离出一个,比如支付宝呢?
支付宝独立,有其历史原因。2005年支付宝脱离淘宝,独立成为阿里巴巴的子公司。2011年,支付宝脱离阿里巴巴。2014年,成立蚂蚁金服,马云再造了一个阿里巴巴。所以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支付宝根本不属于阿里巴巴。马云虽然从阿里巴巴退休,依然控制着支付宝。
支付宝走向独立是不得已而为之,一个是马云要自保,阿里巴巴当时马云已经控制不了,大股东是雅虎,二股东是软银,两者持有阿里巴巴70%的股份,马云被踢出管理层只是人家一句话的事情;一个是支付宝要拿到第三方支付牌照必须去外资背景,保证血统纯正,完全掌控在马云手中,名正言顺。
下面再说说腾讯,与支付宝对标的财付通其实曾经有独立的APP,但是2014年就不更新了,转向幕后,成为微信,QQ支付的后端支持。比较尴尬的是,微信和QQ的财付通账号都是独立的,绑定银行卡也是要分别绑定,它们二者之间内部也是竞争关系。
回到题目,为何财付通要转向幕后?我的理解是腾讯核心业务是社交,支付只是其中一个功能,不如利用微信和QQ的天然优势,通过对用户关系和用户行为的集中和整合,避开与支付宝的同台竞技。而支付作为电商领域的核心业务,阿里必然会通过支付宝这一第三方支付应用集成大量于支付相关的生活化功能,并持续完善各种支付功能和体验。
不同的定位,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目的产生了不同的运营需要。
如果阿里开发一款同样的社交软件,大家愿意卸载微信使用其他软件吗?
我觉得这种问题已经提的没意义了!
1、阿里有社交工具:很明确的告诉题主,阿里现在有社交软件,阿里的社交都搞了5年了,结果没掀起任何浪花来,阿里对于社交可是从没死心,但是就阿里的属性而言,很遗憾,他做不成社交。
阿里现在的社交软件叫“点点虫”,非常边缘化的产品,这产品的前身就是“来往”,如果是混迹互联网多年的人一定是知道这APP的,当年阿里马云是下死令要求全员推广的,也烧了不少钱,但结果就是现在的结果,失败改名,就差彻底关闭运营了。现在没有关,只是表明了阿里的社交心还没彻底死而已。
2、支付宝也具备社交功能:另外,国内用户量第二大的支付宝目前也是有社交功能,各种聊天功能一应俱全,你想要通过支付宝社交也是可以的。目前和微信量级相同、功能整体相同的也就是支付宝了。但是,我就想问问有多少人愿意用支付宝来聊天社交。题主你可以不妨试试使用支付宝来社交吧,多数用户都装,省得再装一个新的聊天工具。
3、钉钉也是社交:剩下就是阿里还有个基于企业办公的钉钉,这东西用户量也是超多,而钉钉也是可以社交的,凡是使用钉钉的用户都可以通过钉钉来沟通聊天,并不仅限于企业内容,和外部人员也是可以的。但是这工具和社交不会有任何关系,因为是企业办公,大家都是被逼着用的,没多少用户愿意真拿这个来做社交工具。
从以上可以看出,阿里已有多款类似的可进行社交的工具情况下,微信依然很好的活着,显然阿里再新推出一款社交软件也掀不起任何浪花来。
总结:其实各企业干好自己核心的业务才是最好的,阿里就是电商、腾讯就是社交+游戏,其他的就不要想着都自己干,能投资的就投资,能收的就收购。只要能干好自己的核心业务,就同样能成为互联网巨头,因为未来的市场越来越细化。未来能超越微信的一定不是社交,定是其他类型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