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本人是一个和平精英玩家,但最近玩游戏老是碰到小学生,一个个的都那么拽、那么坑,而且比我还能说脏话,真搞得我人都要气死了。
个人觉得总是依赖其他人,通过“禁止”“限制”的方式来防止,效果还是不那么理想的。
之前通过实名认证的方式来判断游玩的玩家是否是小学生,但是机器非常死板,只要借用其他人的身份证就能够轻松绕过检测。
所以想要检测当前玩家是否是小学生,那么必须进行面部识别,同时核对身份信息,不过小学生未必都有身份证,这个信息恐怕还不好检测。
而且即便是真的做到了用面部识别和身份信息双重验证,那么只要小学生想玩,还是可以绕过去的。比如自己只能玩1个小时,那么再找一个不玩游戏的朋友帮忙先绕过检测,然后自己再玩1个小时就可以了。
感觉怎么防止,都会有一定漏洞,最佳的方式就是家庭教育,讲道理,让孩子自身明白这个道理,自己有控制能力,这样什么防沉迷系统都不用。
抖音为什么要上线“防沉迷系统”?
3月19日消息,今日旗下短视频平台抖音今日宣布品牌升级,发布全新slogan“记录美好生活”,并上线了风险提示功能、时间管理系统等多个功能,帮助用户进行自我管理。
“时间管理”系统,也被称为“防沉迷系统”,则是针对使用抖音时间过长的用户而准备。该功能会在用户使用抖音时间过长时,自动提醒用户注意休息。在这一基础上,抖音还将上线“时间锁”的功能,帮助单日使用抖音时间过长的用户进行自我管理。如果用户单日累计时间达到设定时长,系统将自动锁定,用户需要输入密码才能继续操作。
据了解,这是国内首个上线时间管理相关系统的短视频产品。王晓蔚说:“美好生活仍然是在现实里,我们认为,抖音应该只是帮助大家发现它的一个平台。”
抖音推出“防沉迷系统”主要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抖音的内容非常容易让人沉迷;二是这也是有良心的产品所必须的“责任感”。
从内容本身上挖掘,抖音的内容本质上属于音乐短视频,和新兴的其他类型短视频一样,抖音便把短视频的呈现方式加以改进,另辟蹊径,以一种更接地气儿,更容易被用户接受的方式呈现给使用者,那就是走搞笑路线。
抖音上的音乐短视频,一般一个只有15秒视频时长限制,刚好足够展示一个用户的丰富创造力和音乐表达。迎合了移动互联网情境下,用户时间碎片化、快节奏浏览信息的习惯。
也正是抖音频繁变化的内容,更容易在短时间内频繁刺激观众的兴奋点,粘手度非常高,现在有很多人刷抖音一刷几小时,就如同当初刷微博,本质上是一样的。这就导致了一大批用户,特别是自制能力差的未成年人在抖音上浪费过多时间,甚至耽误正常的工作学习,因此抖音推出了“防沉迷系统”,帮助自制力差的用户更好地把控时间。
另外一方面,推出“防沉迷系统”也是抖音想要成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的重要体现,针对某些用户使用抖音时间过长等等现象,抖音提出的社会责任计划,并且身体力行落实到了“防沉迷系统”当中,这也是首个上线时间管理相关系统的短视频产品。正如抖音的王晓蔚说:“美好生活仍然是在现实里,我们认为,抖音应该只是帮助大家发现它的一个工具”。
抖音如何开启青少年模式?
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这四点:
1、每日首次启动短视频 App 时,需自动弹出是否进入“青少年模式”的提示;
2、每次使用时长不得超过 40 分钟,且晚上十点至早上六点之间,不得使用短视频 App;
3、无法进行直播、打赏、充值、提现等功能;
4、展示内容主要为教育类、知识类等。
不过在此基础上,产品又根据自身平台的定位做出了一些改善和优化。
抖音—功能设置更智能
在抖音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当中,除了有以上官方规定的要求外,还增加了一个“亲子平台”。即家长可以通过抖音的二维码,将孩子的抖音账号与自己的账号进行绑定,并为孩子开通时间锁和青少年模式。
抖音不仅是目前国内热门短视频平台之一,同样也是国内首个在短视频中上线防沉迷系统的平台。
早在去年 3 月,抖音就上线“时间锁”功能,即用户可以设置使用时长的触发时间,但使用时长到达限制时,系统将会自动弹出重新输入密码提醒。触发时间为:40 分钟、60 分钟、90 分钟、120 分钟。
之后在 2017 年 7 月,抖音还推出“向日葵计划”,主要围绕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抖音现在的青少年模式,就是此计划的升级版。此次官方设置使用时长,是抖音触发时间的最低限制,可见官方对于青少年的规定还是较为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