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APP兼容性范围及问题”请参考以下内容进行测试。
1、硬件各个硬件结构。
2、软硬件之间:硬件dll库(C++),软硬件之间的通信,各个厂商提供的ROM。
3、软件:浏览器、操作系统、数据库、手机、功能兼容性(功能修改,二次开发)
要求:兼容性程度(产品定义)兼容的方向:向下(老版本的兼容)、向上。
4、app软件兼容性导致的问题
1、安装失败、启动失败、卸载失败,卸载不干净、程序运行过程中闪退。
2、部分控件显示不完整或者功能失效。
3、屏幕显示异常。
4、图片展示不全。
5、平台类型,人数从小到大排列:云测,内测,众测测试平台:百度云平台、testin、TA云测试平台、腾讯WeTest。
二、测试策略。
1、android设备众多,怎么挑选(不同类型设备)根据现有市场占有率数据,挑选出top n款手机,溶蚀挑选部分使用较少的手机进行验证。
2、同一android设备,存在多种操作系统版本,如何保证测试覆盖全面(不同操作系统版本)。测试设计过程中考虑每个版本差异,并给出差异分析报告。优先满足每款手机主流操作系统做一些调研,当前市场各版本和品牌的使用率。
3、不同设备的分辨率不同,对界面的展示效果不同,怎么进行兼容性测试(不同屏幕分辨率)。
1、与开发讨论在不同的分辨率下系统的适配方案。
2、列出重点测试的几类分辨率。
3、在主要的机型上覆盖。
4、不同厂商的ROM(只读存储器)不同,app在调用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兼容问题。
(1)分析各个厂商ROM存在哪些不同以及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调用方式。
(2)对差异性进行评估,验证主流厂商的ROM,并分析各个版本的ROM差异。
5、(不同网络类型)在不同的网络类型下,对APP的功能的影响。
(1)分析不同网络类型的差异性。
(2)在前后台交互过程中在不同网络下的差异,并讨论内部实现机制。
(3)同时需要分析各个类型的设备在不同网络类型下的区别。
6、(不同类型app)手机上安装多种APP,APP之间的兼容性问题。
(1)挑选主流APP与当前APP同时运行。
(2)测试多种APP之间是否有影响。
一份软件测试报告包含哪些内容?
1.概述:一般会在概述中添加项目背景、需求描述等信息。
2.测试过程:测试过程主要包含评审记录、测试范围、测试用例。
3.功能实现清单:一一罗列出是否已按本次测试计划实现功能。
4.测试统计:包括资源统计、执行情况、问题统计、问题列表、遗留问题。
5.测试总结:主要总结本次测试测了哪些内容、用例覆盖程度、bug解决程度等,以及最终是否决定通过本次测试。
6.测试风险:测试风险没有放在测试总结里,而是单独划分为一个模块,可见其重要性。测试风险一定要填写,这会涉及到责任追究。
配置和兼容性测试的区别是什么?
打个很通俗的比喻,就像一台智能电视机:
所谓的配置无疑就是这个电视有多少输入(HIDI、USB、TV、RGB、蓝牙、WIFI、)基础硬件配置就是电视的主板主芯片(看多少RAM+ROM多少G)、系统、解码芯片、电源主板、驱动主板、这些都是硬件配置;
所谓兼容性测试就是这个智能电视机上能装些什么软件,如果你在电视上装上微信,你可以发信息给到收件人,但你如果打视频电话,普通电视上是不内装摄像头,所以你不能打视频电话,这就是兼容性测试一种容易懂的,如果你在智能电视上加装上一个摄像头,再装好驱动之后,就可以打视频电话,但又有一个问题可能发生,如果你的摄像头上不带咪头,可能视频通话,听不到声音,如果摄像头带咪头,就可能顺利进行视频电话
上述所表现的比方就很容易懂这个意思了。
1、配置测试的主要是保证软件在其相关的硬件上能够正常运行
2、兼容性测试主要是测试软件能否与不同的软件正常协作
配置有软件配置文件(驱动),跟硬件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