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的CPU类型、型号众多,最常见的是酷睿、奔腾、赛扬系列,同代产品性能依次减弱,酷睿>奔腾>赛扬。很多小伙伴也发现,有些CPU后缀带有“K”,这些CPU是可以超频的,性能和价格比不带“K”的要高出一截。
酷睿
常见的酷睿CPU有i9、i7、i5、i3等,以核心数和线程数作为区分,比如目前9代酷睿,i3只有4核,没有超线程;i5有6核心没有超线程;i7有6核还有超线程等。
命名规则
酷睿处理器的命名规则如下图所示:品牌及标识符开头,接下来是代编号和产品系列名,最后是一个字母后缀。
第一位数字是处理器的代编号,就是我们所说的9代、8代处理器,过段时间,英特尔就要发布十代CPU了。
接下来的三位数字是CPU的型号,相对来说比较固定,比如i7-6700K、i7-7700K、i7-8700K等,都是指700这个型号。通常来说,数字越大代表频率越高,性能越强。
处理器末尾的字符,代表了功能组合,比如K表示解锁了CPU,可以超频等,具体辨识方法,如下图所示。
奔腾
记得读书时,最流行的就是奔腾处理器,代表了高性能处理器,奔腾是x86处理器品牌之一,1993年推出。英特尔推出酷睿处理器后,性能翻倍,奔腾品牌仍然在使用,定位入门级。
赛扬
赛扬处理器是intel的低端处理器,比奔腾低一级,这个品牌在1998年推出。
至强
至强处理器,主要给服务器和工作站使用,很多超级计算机也采用了至强处理器。E3-1230曾经因为高性价得到了吹捧,被称为“i5的价格,i7的性能”。
其它
除了上述处理器的类型外,还有面向服务器领域的安腾、面向平板电脑、工控机的凌动处理器等。
总之,intel的CPU命名一直比较混乱,不过从CPU的命名上,我们可以大致了解CPU的定位、性能、价格以及用途。了解了这些知识后,我们在选择CPU时,可以少走弯路。
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可以多多点赞哦,也可以随手点个关注哦,谢谢。
处理器后面带h和不带h有什么区别?
你所说的CPU后缀带不带H主要是指的英特尔移动版CPU,也就是配备在笔记本电脑上的CPU,一般来说这类CPU为了保证更低的功耗和发热,英特尔都会专门调低CPU的电压和频率,但是由于针对不同定位的CPU电压降低幅度也不同,所以英特尔给这些移动CPU加上字母后缀以便区分。
这几年我们现在最常见的CPU后缀为U、HQ和H,这些都属于英特尔的笔记本CPU后缀,其中U指的是“超低压CPU”,也就是大幅降低电压和频率的CPU型号,比较典型的就是i5-8250U,这类CPU基准频率只有不到2Ghz,最高加速频率也比较有限,当然超低压带来的功耗也很低,往往只有不到20w,主要用在超极本和一些主打轻薄便携的笔记本电脑上。
HQ则属于英特尔标压CPU序列,相对U型号CPU提供更高的电压和频率,从而达到仅次于同规格桌面CPU的性能,比较典型的就是i7-7700HQ,由于较大的电压驱动,其频率可以达到2.8-3.8Ghz,比同规格的低压U要高很多,而且高频率稳定性更好,这类CPU非常适合游戏本和移动工作站。
最后的H系列其实和HQ属于一类型号,都是标压高性能CPU,英特尔从8代酷睿开始把HQ后缀的CPU修改成H后缀,比如i5-8300H和i7-8750H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颗i9-8950HK,这是目前笔记本电脑上的最强CPU,不仅性能强大还拥有超频能力,可以用在一些发烧级笔记本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