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看点的审核比较容易只要你的资料完整!填写资料,账号名称,账号介绍,头像200*200请准备手持身份证照片,身份证上的信息清晰可见,身份证号码必须清晰可识别,大小不超过2M,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填写内容链接,注意必须是微信,今日,百度百家,一点资讯,并且还要有一定的阅读量,才容易通过!我是用一点资讯,作为内容链接,如果你的微信公众号阅读量少的话可以用一点资讯,一点资讯阅读量很快能就能达标!注意:为核实此内容链接,若您有微信公众号,请在微信新建素材“此文为看点(您的看点昵称)原创内容,特此声明”,提交此链接至内容链接。若您有专栏或博客,请在最新一篇文章结尾处写上“此文为看点(您的看点昵称)原创内容,特此声明”注意昵称一定要用括号。
"
现在什么自媒体平台最火爆?你用的是哪家?
非今日莫属!今日他是一个男女老少都喜欢的平台!也是目前最火的一个平台!
今日最大的特点是你关心的才是!他给推荐的都是适合你的,你需要的,他会每天跟着你的心思来推荐!
信息创造价值!这是今日最关键的地方。他不但发布你喜欢的,还支持你把自己喜欢的分享出去,传播出去!
今日不只是有文章,还有小视频,抖音。今日所传播的东西都是健康、正能量的平台!
你入驻了多少个自媒体平台?
最早当然是微博。
2009年,新浪博客影响力逐渐式微。路金波在博客上发了一个新浪微博的内测邀请链接,进去填了一些资料,很快获得了内测资格,那时的微博还叫围脖。
(早期新浪微博的外放物料都使用“围脖”这个形象)
中间微博出了一个产品叫「微刊」,大概是想做成微博版公众号,不幸的是阅读量一直不高,遂停了,这个产品在之后也悄没声的下线了。
再后来,大概是2015年左右,微博没有做好,大概粉丝在5000人左右,这时从创作上也开让我始有意识的摒弃微博——碎片化的信息流让我的语感开始有点支离破碎。
这时已经是微信公众号方兴未艾的元年,遗憾的是,由于当时还没认识到微信后来的价值和用户体量,没有很好的抓住成为早期用户的机会。(熟悉的朋友可能知道微信公众号早期用户有哪些逆天待遇)
同年注册知乎,答了几个问题,结交了几个当时的知乎大V,但后来一直没有在知乎这个平台深耕下去。
还是2015年,此时已经后知后觉的意识到自媒体的重要性,几本重量级纸媒的加入让这个战场变得好玩,内容创业这个词被反复提及。
恰好被朋友邀请到一个有30万粉丝的行业垂直影评公众号做主笔,也算是开始真正接触自媒体这块。
2016年离职后,我与当年在上海作协认识的几个小伙伴吴清缘、王辉城、三三等人共同组建了一个自媒体矩阵,每人每周一篇稿件。
由于我们早年间在纸媒如《萌芽》《文艺风赏》等杂志创作过的经验,笔力还可以说的上不错,很快就有了一批种子用户。
同时,我们开始为了导流在知乎答题引粉,这算是我个人在知乎的真正运营。
一年左右达到了20k粉,算是一个小V的体量。这一年微信公众号也达到了80k粉,盈利或许谈不上,足够自给自足了。
谈盈利是为了什么呢?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有无足够盈利是内容创作者能不能继续在平台创作下去的最直接驱动力,甚至能决定这个平台的兴衰。
因此,2017年我受邀来到了今日。非常意外的是,今日此前就邀请过我们,但那时我们没有当回事,现在有钱啦,当然要当回事了!
入驻过的自媒体:
网易博客(自行入驻,已经放弃)
新浪博客(自行入驻,已经放弃)
新浪微博(自行入驻,已经放弃)
微信公众号(自行入驻,定时更新内容)
搜狐自媒体(邀请入驻,自动抓取内容)
猫眼电影(邀请入驻,自动抓取内容)
百度百家(自行入驻,已经放弃)
大鱼号「UC云观」(邀请入驻,已经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