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是描写的春雨吗? 为什么会有南朝四百八十寺?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是描写的春雨吗?

这名诗出自杜牧所写的江南春绝句一诗,并没有特定写南京,但南朝所建的佛寺当时大都建立在南朝的首都,也就是南京,而当时据南史所载“都下佛寺五百余所”,也就是说诗人所说的可以归于描写南京。但从大多数文史都定义为广泛的江南景色。

这里是写南北朝时的南朝,并没有特指南京。这首绝句写春日即目所见的江南景色。诗中没有细致刻画景物,而是从大处着眼,抓住花鸟、酒旗、寺庙几个江南最常见的景物,淡淡几笔点拨,就描绘出了江南的春天,烟雨的江南。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白茫茫一片,被细雨笼罩的景物变得飘飘渺渺,朦朦胧胧,这是江南独有的美景。南朝留下的寺庙最多,被烟雨包围着,越发显得幽深和神秘,使人产生不尽的历史联想。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是描写的春雨吗? 为什么会有南朝四百八十寺?

为什么会有南朝四百八十寺?

根据史料中的描述,在刘宋时期(中国南北朝的第一个朝代)就开始在国家之中建造了大量的佛寺,数量达到了1913所。此外在萧梁统治的时期(南北朝的第三个朝代),修建佛寺的风气达到了顶点,以至于在当时社会上出现了大大小小2846所佛教建筑。

 

这些风格不一的佛教建筑也是当时南北朝时代最重要的建筑物,而且这些君王们不仅修建了数量众多的佛寺,还将国库中的大部分钱款用于装饰这些佛。就连是天子脚下的都城,都遍布着至少500多座佛教寺庙,可见当时的佛寺兴建的风气之旺盛。

 

在今天的南京,还存在着这样的一句俗语,那就是“出了南门尽是寺”。我们也可能从这句话中窥见在当时的南北朝时期,全国的佛寺数量是多么的庞大。而且在建康城中,最大的一座佛寺就是同泰寺了,这座也是梁武帝希望能够出家为僧的场所。

 

当时的梁武帝为了方便礼佛,于是便下令在都城修建一座佛寺,由此正对着皇宫宫门的同泰寺出现了。在这座寺庙之中,坐落着六个大殿以及十多个偏殿,而且也为佛像准备了供奉的佛塔,这些金身佛像每天都受到着来自君王和万民的敬仰。

 

但是这些佛寺的出现也给当时的百姓带来了苦难,因为佛寺是由统治者下令修建的,因此也受到了统治者的庇佑,于是佛寺里的僧人就开始雇佣廉价的劳动力去耕种,然后将食物高价出售给当时的百姓。于是就造成了这样的一种现象,那就是在金碧辉煌的佛寺背后,藏着来自劳动人民的辛酸。

南朝四百八十寺典故?

南朝四百八十寺诗句出唐朝诗人杜牧诗。杜氏江南春之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盖极言南朝寺庙之多。南朝由于佛法兴盛,帝王提倡佛教而造寺塔者颇多,其后妃、公主兴造寺塔之风尤盛,故南朝寺院林立,且以木材构筑者居多,绝大部分佛寺皆在都城建康(今南京)。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中的四百八十是指南朝一共有四百八十座寺庙对吗?

不对,“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说南朝寺庙之多,不是说共有四百八十做寺庙,这里是虚指。

“四百八十”是虚数,不是实指,突出佛寺之多,讽刺了皇帝依赖佛教。其中应指现存于江阴青阳镇的悟空寺。

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

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意思及全文赏析?

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 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蒙胧烟雨之中。

赏析: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全诗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