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美理论赏析徐志摩雪花的快乐?
这首诗共四节,每节五句,而且每节的字数基本相同,给人一种“建筑美”。这首诗韵律也比较和谐,富于音乐美,如诗人运用反复的手法连用三个“飞扬”就不乏轻快的韵律。这首诗也富于绘画美,不仅那“清幽的住处”、恬静的“花园”等构建出了一幅幽雅秀丽的画面,重复出现的“飞扬,飞扬,飞扬”亦织出一幅深邃的灵魂图画。在用词上,《雪花的快乐》也富有想象力和象征性,如最后三节中的“她”可以象征诗人的“心上人”,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心中向往的理想追求。作者把对理想的追求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从而化实景为虚境,创造出了一个优美的意境,显示了他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
雪花的快乐的作者?
雪花的快乐作者是徐志摩。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是民国时期大诗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诗人,新月诗社成员。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其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了浪漫主义诗风。
雪的快乐的赏析?
赏析
《雪花的快乐》无疑是一首纯诗(即瓦雷里所提出的纯诗)。在这里,现实的我被彻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场,“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但这是被诗人意念填充的雪花,被灵魂穿着的雪花。这是灵性的雪花,人的精灵,他要为美而死。值得回味的是,他在追求美的过程丝毫不感痛苦、绝望,恰恰相反,他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雪花“飞扬,飞扬,飞扬”这是多么坚定、欢快和轻松自由的执著,实在是自明和自觉的结果。
而这个美的她,住在清幽之地,出入雪中花园,浑身散发朱砂梅的清香,心胸恰似万缕柔波的湖泊!她是现代美学时期永恒的幻像。
对于诗人徐志摩而言,或许隐含着很深的个人对象因素,但身处其中而加入新世纪曙光找寻,自然是诗人选择“她”而不是“他”的内驱力。
与阅读相反,写作时的诗人或许面对窗外飞扬的雪花热泪盈眶,或许独自漫步于雪花漫舞的天地间。他的灵魂正在深受囚禁之苦。现实和肉身的沉重正在折磨他。当“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令他唱出《雪花的快乐》,或许可以说,诗的过程本身就是灵魂飞扬的过程?这首诗共四节。
与其说这四节韵律铿锵的诗具有启承转合的章法结构之美,不如说它体现了诗人激情起伏的思路之奇。清醒的诗人避开现实藩篱,把一切展开建筑在“假如”之上。“假如”使这首诗定下了柔美、朦胧的格调,使其中的热烈和自由无不笼罩于淡淡的忧伤的光环里。雪花的旋转、延宕和最终归宿完全吻合诗人优美灵魂的自由、坚定和执著。
这首诗的韵律是大自然的音籁、灵魂的交响。重复出现的“飞扬,飞扬,飞扬”织出一幅深邃的灵魂图画。难道我们还要诗人告诉我们更多东西吗?
徐志摩的诗歌就是这样,让人读来心里都沉醉了,总是忍不住还想再读一遍。徐志摩大师就是以这样宽容的态度,将大自然的美和我们人的思想的美紧紧的结合在了一起,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徐志摩的诗这么吸引我们的地方吧。
雪花的快乐节选?
雪花的快乐节选:1、雪花是冬天的秘密,总有千丝万缕,雪花是冬天的蜜语,总有千般甘甜,雪花是冬天的寻觅,总有千山万雪,只在转身之间,大雪季节,希望幸福可以找到你。
2、点点雪花,零落在这季节的末端,冬季似乎也为这离别的到来,显得不胜娇羞,雪花是团团簇簇的,此时却倍显华美,在那一缕和煦的阳光下,五彩斑斓,散发出迷人的气息,冬天的雪花,分外妖娆,江山真是如此多娇。北方的冬季,是严寒的,少了南方的娇气。
雪花的快乐歌词声入人心?
雪花的快乐
谷行云演唱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漠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著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她身上有朱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她柔波似的心胸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著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