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重磅公示,来找找你孩子的起跑线
8月18日,教育部发布文件公示拟确定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等37项竞赛为2021-2022学年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全国性竞赛活动。
尽管是全国性的高水平竞赛,但教育部也明确提出竞赛结果不作为升学的依据。尽管和升学无关,但是让孩子参加比赛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学习能力,也能拓展视野,然而看到竞赛内容,很多家长沉默了。部分家长也不禁感慨: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太远了。有些竞赛光名字都看不懂。
此次公示的37项竞赛活动分为自然科学素养类、人文综合素养类、艺术体育类。
看到自然科学素养类的竞赛项目,本科毕业的小编表示没有信心入围啊!
人文综合素养类的竞赛项目相对更接地气,以作文为主,主要面向初中以上的学生。小编也终于看到自己有机会参赛的项目了,只不过我得穿越回十五年前。
艺术体育类的竞赛项目看起来难度也不低,不过相对前两类,更适合初中生和小学生参加。
小编为大家梳理了一下,有哪些具体的项目适合普通家庭的学生呢?
21.2021年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
31.2021年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
33.全国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大赛
尽管这三项竞赛看起来容易得多,但其实对于很多学生也只能想想而已,并不具备参赛能力。
家长:我家孩子不参赛,这跟我们没关系!
的确,大多数家长对这些比赛并不关心,有的甚至是闻所未闻。其实每年都会有一些各个级别的竞赛,但是很多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由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只能草草应付了事。
既然这些竞赛与升学无关,那么对于家长来说关注这些有什么意义呢?
1.认清差距,保持对孩子能力清醒的认识。尽管我们不提倡“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做法,但是通过这个竞赛项目,家长们可以认清孩子之间的差距。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再冷门、再难的竞赛都会有大量人参加,而我们的孩子是否还停留在连竞赛名称都看不懂的状态呢。
认真差距,我们才能清醒地认识到孩子的能力,才会有培养孩子多方面能力的意识,全面发展一直以来是国家倡导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直在努力贯彻的教育方针。
2.为孩子的兴趣发展提供参考。即便不参加以上竞赛或者现在还没有能力参加,家长们也不妨看看竞赛的项目,项目的方向和范围,这可以为我们给孩子发展兴趣,培养孩子综合素养提供参考范围。
古人说: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高速发展的社会竞争将越来越激烈,我们为孩子提供物质保障的同时,更多的是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竞争的各种能力。全面发展的目的其实也就是为了让孩子提升各方面的能力,以应对多样化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