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是安徒生派去的,你信么?

安徒生的经典童话《皇帝的新装》,相信你是一定读过的。那位可笑又可怜的皇帝,赤裸着身子,在百姓一片质疑声中故作镇定、佯装自信地展示着他那美丽的"新装"。我每次读到这里,总在想,皇帝大人一定身材很好,否则哪来勇气如此暴露!

 

骗子是安徒生派去的,你信么?

既然是故事,那人物的命运自然掌握在讲故事的人手中的。我就纳闷,安徒生何至于把一个身居高位的皇帝搞得如此之惨呢?而安徒生就把整蛊皇帝的事情交给了骗子,骗子也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骗子能使一国臣民入其圈套,确实厉害。且看他的高明之处,就在织的布料:"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布料可是迎合了皇帝的喜好,因为色彩和图案分外美观;布料还适合皇帝的权位,因为可测统治范围之内臣子的忠诚度。细细推敲这句话,骗子思维可算缜密了,称职与否是考验具有权与利者,愚蠢与否侧重于卑微无权之人,可谓全城皆入罗网,人性的弱点成了牵动着所有人的一根绳子,而牵绳子的人恰是那个骗子。

骗子是安徒生派去的,你信么?

人性之弱点在于怕失去拥有的,拥有的越多越担忧,所以他们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去保护自己拥有的。讲真话如果带来的后果是失去,那就不讲真话。皇帝是这个国家的至高无上者,他可以随意到用国库的钱财无底线地满足他那可笑的恋衣癖。拥有如此丰厚的物质财富和如此无边界的权力,谁愿意有一天让别人知道自己根本不配拥有这么多呢?大臣们亦是如此,权、利、名有哪一样能丢失呢?骗子就是掐准了君臣们的命脉,并无情地让一群衣冠楚楚的家伙尽情地表演他们的"不要脸"。

骗子是安徒生派去的,你信么?

那么问题来了,安徒生操纵骗子让君臣自己剥掉那层漂亮的外衣,如此彻底地揭露他们的嘴脸,何由?不妨再回到那衣服的特殊属性上来,"凡是不称职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是看不见的。凡是不称职又不敢承认的人,一定是要丢丑的。一个皇帝,成天泡在更衣室里,不问民生,不问军队,不问政事,能算称职么?不称职也罢,还占着茅坑,怎么处置?扒了那身代表皇权的衣服,给大家看一看。作者把反抗意识、批判思想了无痕迹地、高明地融入一个幽默诙谐的故事中,如果我等俗人则说:"什么狗屁皇帝,占了茅坑不拉屎,耗费老百姓钱财,衣冠楚楚的,真是死不要脸。"所以文学的魅力就在于替我等用我们想要的方式去惩治那些生活中不称职的人。也算是警示那些身居要职的人,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尊严和赢得民众的尊崇。

骗子是安徒生派去的,你信么?

写到皇帝被裸体游行还不够,安徒生还安排了一个孩子进一步戳穿他。可惜他什么也没穿啊!一个孩子天真的声音。是啊,孩子不怕别人说不称职和愚蠢,纯粹的人才能毫无顾忌。至此,安徒生还觉得不够,他最后安排了满城百姓揭开真相。人啊,成年人会丢失纯厚,或许不是名与利,只是那么一点点可笑的面子。百姓们的觉醒,是安徒生的一个理想与愿望:保持内心的纯善,回归本心,大胆地揭露丑恶,让那些德不配位的人有所惧惮。

骗子是安徒生派去的,你信么?

那么,骗子他并非作者贬斥的对象,他恰恰就是安徒生派去的惩治不称职皇帝的勇敢又智慧的"士"。而那个质疑发声的孩子就是作者的代言人,他负责向民众发出呼呼和警醒。讲真话,有多难,谁都知道,但历史的推进正因这些大胆的"孩子"和充满智慧的"骗子"。

骗子是安徒生派去的,你信么?

骗子是安徒生派过去的,你信了吧。那么你想想所读文学作品,那李逵,那孙悟空,那宝玉,那简爱,那尼摩船长⋯是不是都是作者派出去执行任务的呢?这么一想,或许就该知道文学与现实与理想的关系了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